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在认知语法框架下,探讨以"f o r m e r boyfriend"为例的"时间形容词+名词"结构的语法表现形式和概念结构之间的关系及该关系形成的概念基础。研究发现,"former boyfriend"具有语法转喻关系,此关系产生的理据是激活域,形成这种关系的概念基础是三次连续性的认知参照过程。本研究有助于二语习得者在不同语境下把握该类结构的深层意义及其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2.
语法学界对动词名词化作中心语的英语名词短语研究颇多,但大部分局限于形式分析,没有对其所包含的命题,涉及的概念、范畴等进行全面的分析。文章在认知语法的视角下对这些英语名词短语进行概念结构分析,其目的是探讨句法结构下该种名词短语所具有的概念结构特征。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动词名词化作中心语的英语名词短语反映了它们所对应的句法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3.
对非常规“及物动词+处所名词”结构的认知理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结构中的处所名词存在三种不同的语义;该结构的形成归因于两类语法转喻操作:“容器代内容”和“处所代受事”;语法转喻操作受到句法语义的限制和语境因素的调控.语法转喻能够对非常规“及物动词+处所名词”结构的形成作出统一解释.  相似文献   

4.
在认知构式语法视角下,运用构式-词汇双重压制和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中"很+NP"这一特殊结构的运作机制进行考察和解释。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压制整合观",认为"很+NP"结构是人们在概念化过程中,运用"压制整合理论"创造出来的。"很+NP"结构中名词"NP"在构式和词汇的双重压制下,其与名词有关的表属性的、抽象的、描述性的内涵语义得到凸显。再经过人们在心理空间中对概念元素进行识别、整合,该构式具有了特定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语法化是语言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当代认知语言学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语法化体现了人的认知及语言的共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以英语人体词"head"和汉语人体词"头"为例,分析英汉人体名词的语法化过程、语法化特征及机制.  相似文献   

6.
"程度副词+NP"是一个特殊的短语,"NP"是指名词或名词短语。这一短语言简意赅,生动形象,但它的结构不符合传统的语法规则。本文主要运用构式语法理论来分析该短语,说明其存在的合理性,"程度副词+NP"是一个构式,它有自己独立的语义和语用意义,并对进入这一构式的名词进行压制,认知转喻是其内在的理解机制。  相似文献   

7.
语法隐喻是功能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韩礼德(Halliday)认为名词化是产生语法隐喻的强而有力的表现方式。名词化的作用在于可以将小句、语篇中的信息结构通过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的变化或小句层次和词组结构的变化进行重新组合后所形成的意义。笔者以Halliday的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重点分析概念语法隐喻中名词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8.
从历时角度探求了"专门"词汇化及多元语法化路径和过程,并探讨了其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最初,"专门"连用有两种结构类型:定中结构与述宾结构。到了唐代,"专门"出现了两条演变路径,一是定中结构的"专门"出现在名词前面修饰语的位置上,一是述宾结构的"专门"出现在动词前面状语的位置上。由此,"专门"形成了多元语法化路径。到了宋代及明清时期,"专门"进一步词汇化和语法化,形成了"专门+NP"结构和"专门+VP"结构。到了民国时期,"专门"彻底完成了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专门"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包括语法位置的改变、使用频率和重新分析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别+A"祈使构式是汉语中一类特殊的否定祈使句式,本文从语法转喻的视角探讨了该构式的生成机制。研究发现,概念转喻模型"结果代动作"是该祈使结构生成的认知理据,而构式义对形容词词汇义的语义压制是实现概念转喻具体操作的深层动因。"别+A"否定祈使构式形成的认知机制的构建有助于界定进入此构式的形容词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0.
古汉语“则”的语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汉语中,"则"是一个词性和用法都颇为复杂的词,也是一个具有典型语法化过程的词.它最初是动词,后来逐渐发展出名词、副词、连词和助词."则"的语法化过程是语义、语法、认知和语用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张恒 《华章》2011,(36)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一个重要概念,体现词汇和语法之间的转换.名词化作为语法隐喻的主要实现手段,反映人们对经验世界的不同认知方式.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存在一个概念重构过程以此来理解输入的语言信息.本文以语法隐喻为理论基础,力图探讨名词化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尤其是在语言输入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陶玲 《凯里学院学报》2011,29(4):113-115
"贼"一词在汉语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由动词演变为名词、形容词、副词,体现出了典型的语法化特征。本文在充分调研汉语语料的基础上,从历时角度,分析"贼"由实词到虚词的语法化过程及路径,并从句法、语义、语用、认知等视阈对其语法化的形成机制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3.
朴正林 《现代语文》2016,(4):155-158
语言的发展演变过程离不开语法化,语法化是语言发展演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语法化也是认知语言学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两种语言的语法化对比研究还比较少,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以人体名词汉语"头"和韩国语"??"为例,对比分析汉韩人体名词"头"从基本义到功能扩展及产生的特征与机制。希望能为第二语言教学和汉韩翻译实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名词化或名物化是汉语语法研究的棘手问题,直接影响汉语中名词和动词的划界.从认知语法角度观察,名词化是作为一般认知能力的概念物化作用的结果,光杆动词,动词短语、小句都可以发生名词化.  相似文献   

15.
语法隐喻是语言形式和意义的重新配对,是语言变体。遵循系统功能语法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架构,在小句层就概念语法隐喻所能引起的人际功能改变进行论述。通过"隐喻式"和"一致式"的对比分析,以及"名词化"和情景成分"动词化"的考察,认为"隐喻式"在形成过程中弱化了语气功能;"名词化"明晰了命题责任,突出了评价意义;情景成分"动词化"将命题成分重组后重新配置命题责任,改变并丰富了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们”的语法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们”作为表复数意义的语素,其功能是构形,它与名词结构组合构成复数形式,这类名词既包括指人的名词,也包括指物的名词。“们”在组合关系和句法功能上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构形虚语素的语法特征,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语言学界普遍从修辞角度出发,将现代汉语的动词化及形容词化现象界定为词类活用现象。以语法隐喻理论为视角重新研究发现:“词类活用”现象尤其是“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是概念语法隐喻认知机制的产物,该机制旨在使语句具有原一致式无法比拟的语言效果,将名词化隐喻中“级转移”现象范围扩大至动词化以及形容词化隐喻。概念语法隐喻研究应从聚焦英语名词化的范围扩充至各种动词化和形容词化。  相似文献   

18.
从句组合过程也属于语法化的范围."一面"经历了并列结构>主从结构的跨从句语法化,同时这也是个从复句向单句转化的过程.这里从句法、语义、认知等角度进行研究,并提出可能引起该语法化过程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以现代汉语新奇构式"副名结构"中的名词为研究对象,通过例证分析其语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认知语义学理论分析其进入"副名结构"的认知动因,以及该结构对名词进入的限制条件。认为性状义是名词进入"副名结构"的语义基础;现代汉语中名词与副词的组合体现了词汇的多义性特征和意义建构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汉语中,"管"字不仅具备名词、量词、动词的语法功能,而且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产生了介词、连词、助动词和语气副词等用法。该论文首先对沈丘方言词"管"同时具有的以上这七种词类举方言实例进行论述,然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及相关文献资料,试图梳理出名词"管"虚化成了动词、语气副词的过程。名词"管"的语法化,主要经历了"名词>动词>副词>语气副词"这样一个过程。同时,"管"的语法化动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个原因共同促成名词"管"的语法化,语义的变化、句法位置的变化以及隐喻模式、降类原则都是"管"字语法化的重要动因和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