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米青 《陕西教育》2006,(3):18-18
3月21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国家治理教育乱收费的相应政策措施,并提出各级各类学校收费标准要在9月份之前在当地政府网站上向群众公布,做到完全公开透明。教育部监察局长刘金平指出,近三年来,治理教育乱收费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引发教育乱收费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主要存在四个问题:一是义务教育阶段择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从上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中学、大学,各类学校,尤其是稍有名望的重点学校,诸如“择校费”、“赞助费”、“建设费”等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为制止乱收费不得不多次下发红头件,甚至将收费标准公诸报端,但仍有不少学校顶风而上,别出心裁乱收费。如以组织活动、统一做校服,向学生强行推销教辅材料等形式乱收费,或频繁收取临时性费用,如考试试卷费、班务活动费、补课费等,有的学校还强迫学生订阅学习资料和报刊,强行向学生推销背心、遮阳帽和健美裤等等。办学行为发生明显扭曲,教育成为充满铜臭的商业活动,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不满。因此,对教育乱收费进行深入研究,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本试图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揭示教育乱收费的危害和成因,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今天在京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认真总结了2003年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研究确定了2004年治理工作的主要任务,继续将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今年全国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重点工作来抓,切实做到工作格局不变,力度不减。  相似文献   

4.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在困扰教育的诸多问题中,“乱收费”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似成顽症,久治不愈。“乱收费”的帽子越压越重,压得整个教育界喘不过气来。造成“乱收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校与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和管理水平上存在着差异,由此而引发的择校热,是造成学校“乱收费”的一个重要原因。面对极大的择校压力,校长苦不堪言。有一些学校的校长,一方面因“窗口”效应享受着各种名誉和实惠,但另一方面又在扛着“乱收费”的帽子。在招生时节,校长们往往要东躲西藏,躲避想择校的家长和各种关系户。这是当前教育面临的一个困…  相似文献   

5.
声音     
——今年9月初,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这样公开斥责。关于“乱收费”,〈南方周末)给出了如此的界定:一类是学校自身的违规行为,一类是政府对学校或通过学校向学生进行摊派。有关专家在解读乱收费屡禁不止的原因时称:最主要的是各级政府对教育投资的严重不足。“不是学校在乱收费,是地方政府逼着学校乱收费。”对此意见,张保庆表示认同。  相似文献   

6.
声音     
“哪个学校出现了乱收费问题,要撤销校长的职务!”──教育部部长周济对遏止学校乱收费现象的蔓延态度坚决。在教育部举行的全国教育系统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周济强调,由于种种原因, 学校乱收费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扭转,有的还相当严重。必须进一步采取切实措施,坚决予以治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各司其职,共同努力,使教育乱收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学校收费逐步规范,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但治理工作发展很不平衡,一些地方和学校乱收费依然存在,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群众对此反映依然强烈,治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各地对此要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制教育乱收费。秋季开学在即,  相似文献   

8.
秦琴 《教育学报》2008,(1):76-82
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学校与家庭在教育收费上存在着矛盾:一方面是政府积极采取治理和修正措施,三令五申禁止教育乱收费,为学生减负为老百姓减压;另一方面是家长口头上高呼"严厉整治教育乱收费"与实际行动上助长乱收费相背离.作为教育收费的直接体--学校,在社会的声讨背后也存在隐情.就学校的收费动机来看,一则是制度性的,二则是逐利性的.前者如政府摊派,或者学校为正常运作与发展而收取的费用,后者如学校不规范的收费行为,用以解决结构性工资的补贴部分.而就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资来看,家长在情绪上抵制学校各类教育收费.却在行动上为子女缴纳各种培训班费用,当发现校外的培训费用远高于校内时又转而要求学校重新开办各类辅导班,使学校无所适从.加上国家为促进教育公平而对教育乱收费采取的各种治理措施,更使学校有苦难言.通过梳理1986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治理义务教育乱收费问题上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及其采取的相应治理措施,剖析政府、学校与家庭在教育收费问题上的矛盾,会对我国的"义务教育乱收费"有更客观、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田淑兰在日前教育部与国务院纠风办在大连和乌鲁木齐两地分别召开的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汇报会议上强调,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八月和九月,各级各类学校也将相继开学,是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重点时段。有关部门要高度关注,团结协作,坚决打好“八九攻坚战”。  相似文献   

10.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为教育乱收费说话了。读了他在2003年10月2日《南方周末》上发表的《反对教育乱收费的另类思考》一文,笔者的第一感觉是,茅先生对重点学校(高质量教育)的高收费,充满了理解和同情,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业已存在的富人教育经济观。此文不仅表达了一次“理性的谬误”,而且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在8月29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指出:“农村义务教育乱收费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投入不到位,才使一些地方教育机构、学校,包括省级政府通过各种变相的名目乱收费。我调查的结果是,中小学乱收费主要是地方政府的乱收费,不是学校在乱收费。”  相似文献   

12.
劳凯声 《河南教育》2005,(11):18-18
学校乱收费的成因复杂,应作具体分析。对于“利益驱动型”乱收费要坚决查处,但要彻底遏制“生存型”,“发展型”乱收费现象,还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需要探讨和解决。教育经费的短缺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性问题。教育投入的不足滋生了一部分地区和学校的乱收费现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导致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有偿分配。  相似文献   

13.
教育乱收费是当前社会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产生乱收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从完善法律法规入手,保证教育经费的足额投入,加大审计力度,加强社会监督,实行教育收费“一费制”和“公示制”,做到收费公开、透明,教育乱收费问题一定能得到治理。  相似文献   

14.
滕朝阳 《教育》2006,(3):17-17
2月19日,国家发改委曝光了在第三次全国教育收费专项检查中查出的8所教育乱收费学校,乱收费金额总计2270万元。此事及其引发的后续反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刘力 《山东教育》2005,(28):61-61
“到底是谁乱收费了?是教育官员?是教师?是学校?还是教育产业?‘教育乱收费’的提法使整个教育行业蒙冤,大家反而不知道谁在乱收费,‘灰钱’到底落在谁的口袋里了。”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邵巍对目前这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提法,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教育》2005,(7):97-98
“到底是谁乱收费了?是教育官员?是教师?是学校?还是教育产业?‘教育乱收费’的提法使整个教育行业蒙羞,大家反而不知道谁在乱收费,‘灰钱’到底落在谁的口袋里了。”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邵巍对目前这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提法,提出自已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华章》2005,(9)
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2005年8月29日下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语出惊人:“我调查的结果是,中小学乱收费主要是地方政府的乱收费。不是学校在乱收费,都是地方政府逼着学校乱收费。”(8月31日中新网)众所周知,教育多收费、乱收费已成为影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顽疾”,教育支出成了  相似文献   

18.
王素玲 《教育导刊》2004,(19):11-12
自1995年以来,中央政府对教育乱收费问题已连续整治近10年。但由于种种原因,该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控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教育乱收费已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到普及教育的完成以及公民素质的提高。因此,根治教育乱收费,已成为时下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治理教育乱收费今年必须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学校乱收费,校长要撤职”。此前,教育部连续出台了“一费制”、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等系列举措,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力度,以确保今年取得明显戍效。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力争从源头杜绝教育乱收费。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实施后,农村学校的乱收费现象较以前有所减轻,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但是,农村学校的乱收费现象并没有完全得到遏止。本文从思想和制度两个层面分析了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下教育乱收费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3月24日召开全国教育系统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在会上强调,必须加大工作力度,从严治教,狠抓政策落实,进一步做好学校乱收费的治理工作。周济在讲话中指出,治理学校乱收费,是切实减轻群众负担的一项重大措施,事关广大人民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