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撑,现代学徒制是培养高端应用型物流人才的有效方式。从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入手,对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保障措施、制度建设、毕业要求、就业等方面对现代学徒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对东北区域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物流人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部门对不同层次物流人才需求分析、员工职业核心能力分析,以及对中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就业岗位、核心课程、教学内容的比对分析,构建了对接产业集群的高职物流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高职院校更好地培养与社会零距离接触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跟踪调查,分析某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岗位群、行业分布,把握就业规律,并提出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培养能力矩阵,分析现有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优化提供指导,以确保培养物流管理人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就业质量、缓减就业压力。随着大学扩招,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困难,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另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却招不到自己所需的人才,这就是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的脱节,这个问题必须要引起广大高校的重视,从而下大力气去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服务产业,它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对促进生产、拉动消费的作用大。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猛,物流人才紧缺,但我国物流专业就业并不理想,形成了物流需求与物流人才供应错位的怪圈。加强物流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对于全面提升高职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理性就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教学改革则是物流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办学方向给其人才培养模式带来极大挑战,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物流专业价值创造的重点和核心,本文以物流客户服务专员岗位为例,探索胜任力模型在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应用,提出改革课程体系,更注重学生隐性胜任力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全程化职业规划教育等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逐步增强,作为国民经济之新兴产业的物流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且物流产业随着物流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进步,对物流管理人才也极度渴求。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所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远远无法满足企业对该类人才需求的矛盾,致使出现企业物流人才严重缺失而物流管理专业人学生就业困难的尴尬局面。本文对如何从高职物流专业建设的视角出发培养出当前企业急需的物流人才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分析高职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现状,在辨析物流与供应链专业基础知识、物流信息系统实操、物流机械设备使用、物流专业英文等影响高职物流人才就业的关键能力基础上,结合福州市物流企业的招聘需求,使用RP/SP方法设计问卷调研福州市人才市场需求,建立二项Logit模型。结果显示:数据分析与处理、物流机械设备使用、物流系统实操、物流与供应链专业基础知识和电子商务知识为企业选择高职物流人才时较为看重的关键能力。结合参数替代率结果,从培养体系建设、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实操能力提升、跨专业教学设计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推进高职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为区域物流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是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需要全方位探索更好的方式将物流学生输送给本区域企业.本文旨在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浙江省高职物流专业与物流园区联动的职教模式,通过“院一园”联动促进学生实习与学生就业衔接.  相似文献   

9.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因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改革方向。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实训课程体系的改革,参考国内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设置的经验,对高职骨干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课程载体进行设计,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技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今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各个专业的人才,但是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却并不乐观,究其原因是各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方向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脱节。总结泉州理工学院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做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计应采取差异化策略,定位明确,服务行业,并通过相应实训去达成目标。  相似文献   

11.
高职物流教育肩负着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因此,要着力发展物流业,必须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从物流人才的供需现状分析入手,对高职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等进行简要论述,提出了高职院校培养物流人才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高校物流专业本科生就业稳定性问题愈发凸显。环境、工作、个体等因素都会对大学生的就业离职率造成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通过构建因果关系模型,从系统动力学视角阐述这些因素对物流本科生就业稳定性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增强物流本科生的就业稳定性,要在保障良好的就业环境的同时,重点发挥工作因素和个体因素的积极作用,关键是要大力发展物流行业和完善物流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3.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优化,是解决其就业质量的重要措施。建立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应以就业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强化办学指导思想;二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教学体系;三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从而提高毕业生自身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物流营销专业毕业生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物流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模型.该模型由实践经验、专业技能、个人特质、求职能力、就业指导等五个维度构成.通过对数值的分析,得出了物流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概况.  相似文献   

15.
高校后勤部门作为学校组织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校发展与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型高校后勤部门的社会化改革与发展,必须建设和谐、高效的后勤队伍;树立系统的人才观念,构建科学的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完善"以人为本"的用人机制;加强后勤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已明确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即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将后勤管理从高校行政管理中分离出来,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根本出路是:改革管理体制;明晰产权;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现行的工资制度。在高校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7.
“用工荒”与“就业难”——物流人才供需错位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实体经济的复苏,物流人才市场一方面表现为"用工荒",因物流业火了而使得企业急需各类人才,一方面又表现为"就业难",大批物流专业毕业生一职难求。"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解决企业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矛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0):39-41
目前市场上物流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而又有很多的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出现就业难问题,究其原因所在,是物流专业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与企业需求不吻合。因此,结合物流专业发展及专业建设的现状,对物流专业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目前,北京物流业飞速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不足;就业人员素质偏低,物流标准化水平偏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应提升物流基地功能,完善城市配送网络,建立物流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大力发展物流业,可以保障北京城市正常运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竞争力,增强首都综合服务功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电子商务物流涉及经济、管理、营销和技术四大领域,是具有综合性质的课程。在高职电子商务物流教学中,应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紧密结合,着眼于培养物流专业学生良好的物流岗位素质,为他们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