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事物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出现的。例如:日子总是黑夜白天交替出现,一个星期有7天,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年有十二个月等。我们在数学问题上也会碰到相类似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周期问题"。这些问题看上去很复杂,其实认真审题之后,我们是可以找到其中的规律的。  相似文献   

2.
周期的妙用     
早、中、晚每天重复出现,一周每七天重复一次,在日常生活中这种重复出现的现象还很多,比如:过节日街道两边插彩旗一般也是按一定规律重复出现,这种现象我们把它叫做周期现象。巧妙地利用周期使一些看上去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都能顺利解决,下面举几个典型例子说明。  相似文献   

3.
你熟悉周期规律吗?你会利用周期规律解题吗?其实,周期规律就在我们身边.例如,每周的周末过后,新的一周就又开始了,像这种重复出现的现象就是一种周期规律,7是它的循环周期数,在一些隐含着周期性变化规律的题目中,若能发掘并充分利用这一条件,不但可以走出“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困惑,而且还可以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请看以下诸例: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找规律”一课,例1安排让学生探索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周期现象在我们的身边普遍存在着。例如,每个星期总是以七天为周期循环;每年都总是按春夏秋冬四季年复一年的延续不断;机器部件在运转时也都沿着一定的轨迹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运动……虽然周期现象并不复杂,但是理解和运用它的规律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下面试举几例,供教师在辅导学生时参考。1.1992年元旦是星期三,试问2000年元旦  相似文献   

6.
求解振动周期的问题经常在高中物理竞赛中出现,而且常以非完整简谐运动周期的求解形式呈现.学生普遍感到这类问题比较难,要么不知如何下手,要么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其实,非完整简谐运动的周期可以用简谐运动参考圆的方法求解.简单地说,非完整简谐运动的周期就等于非完整圆周运动的时间.下面通过几个例题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找规律》主要教学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在研究盆花的问题时,教师先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一个小游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在做中体验,以便系统地回顾和整理找规律的知识:①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对应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②熟练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2.通过整理和复习,熟练运用最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0.
“找规律”是新教材编入的内容,安排的是周期问题。周期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的结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的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因此,周期问题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并且能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象无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周期问题。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二阶非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组的正周期解,应用锥理论不动点理论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问题有一个正解和两个正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细胞周期、生理周期、生长大周期、生活周期、生物节律等5个方面论述了生命世界中蕴含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了其外在表现和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周期问题"中的排列规律时,如果讲解的方法太多反而会让学生思路不清晰,容易产生混乱。本文力图从精准的角度帮助学生整理这一问题,使之思路清晰,理解到位。  相似文献   

14.
在业余田径运动员训练中,制约田径运动员全年训练分期的因素有竞技状态形成、发展和保持规律,人体的适应性规律,生理、心理特点,不同项目的特点,运动技术水平差异,在校学习和活动规律,运动员承担的比赛任务七个方面,而不同训练周期结构安排又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主题这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二次出现找规律的内容。一年级下册主要以简单的周期排列为主;在此基础上,二年级下册则以循环排列为主,按一定的变化规律出现。从教材安排和学生实际看,要解决如下问题:1.如何处理好两幅主题图的关系?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厨房装修来引出规律,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规律在日常生活中是处处存在的。但主题图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主题图呈现的墙面和地面图案,它们的排列规律是相同的,只是图案的形状和颜色不同。可见它们的思维含量是相同的。该选用哪幅图呢?其次,主题图是静…  相似文献   

16.
通过目前模具生产中存在的影响生产周期的问题,从标准化、加工设备、管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控制模具生产周期的方法,实现了模具生产周期的有效控制,得出了控制模具生产周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几个典型问题出发,给出类谐振子的物理原型,用基本动力学规律推出类谐振子的动力学方程,并由此给出周期.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现象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并会用语言描述. 2.学生能根据规律,用除法算式对现象的后续发展进行预测,并会正确地根据余数作出判断,从而对规律的确定性有深刻的体会. 3.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9.
在一次赛课活动中,两位年轻教师分别执教了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找规律”一课.他们都能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但两位教师在教学“试一试”这个内容时,其教学细节又不一样,这差异引起了我的思考,请看两个片段实录.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赛课活动中,两位年轻教师分别执教了五年级上册的找规律一课,老师们都能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但两位教师在教学试一试这个内容时,教学细节又不一样,这差异引起了我的思考,其间我想到了爬行的毛毛虫和飞翔的蝴蝶。请看这两个片段实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