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这三位"神舟"七号航天员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他们小时候家里都很困难,甚至连读书的机会都是自己和家人拼尽全力才保住的,但是,他们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们凭着不怕吃苦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实现了自己的飞天梦,实现了中国人的"太空行走之梦"。  相似文献   

2.
熊丙奇 《教育》2012,(22):10
近日,北京大学一名学生发表的文章引发了媒体的热议,文章标题是《爸爸,对不起,我北大毕业,但我没能挣大钱、当大官》。有读者感慨:父母跟人拼了20多年,儿女学习都是最好的,他们觉得赢了。儿女毕业工作后他们才知道,生活上还是拼不过煤老板的儿女。这是一种除了制造情绪冲突外,没有多少价值的感慨。难道北大毕业之后个个都成为像煤老板一样有钱的人,就算"拼孩子"成功了吗?说到底,认为上大学是"拼孩子",就是一种十分错误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挂职笔记     
一诸公解梦过去所谓讨生活的"讨",相当于现在爱拼才会赢的"拼"。当然,一个"讨"字,明摆着中国人的谦卑和忍耐。这是穷人的哲学,既有讨要,也有讨好的意思。如果讨不到好,就有可能讨打,不过到这个地步还有退路,可以讨饶。中国五千年香火能够延续下来,这个"讨"的哲学功不可没。所以说,"讨"并不仅仅是指穷和忍,它是国家智慧,国粹之一种;而一个"拼"字,则显摆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豪气,至少是中国人可以说不的痞气。拼不到赢,可以拼凑;凑合不了则可以拼命;惜命的人,还会拼嘴。但我不喜欢这样,认为它不是智慧,充  相似文献   

4.
牛润科 《下一代》2014,(3):25-25
正现在,望子成龙成风几乎成了父母追求的全部,他们一边拼命地给孩子们挣钱攒钱,一边又要绞尽脑汁地拼命为孩子们选名校和重点班,还给孩子们四处联系各种课外辅导班,忙得像个拼命三郎。可又有哪位家长想过,等这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虫"们走出校门时,如何去生存?怎样去做人呢?在一味索求中长大的孩子,从他们记事的那天起,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父母为他们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长大后,他们不是去拼学习、拼志向、拼自立、拼勤俭,而是拼爹娘、拼面子、拼阔气。那么,又有几个孩子想过,为了给  相似文献   

5.
烛心园     
《成才之路》2011,(14):98-99
大学生流行"拼"个"研伴"一起考研"拼租""拼卡""拼车"……如今在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拼一族"。通过网络的牵线搭桥,他们可以小到拼一本书、一张美容健身卡、一辆自行车,大到团购生活用品、  相似文献   

6.
"普天下,不是只有中国高中生读书辛苦,美国的高中生也很辛苦,而且和中国高中生有一拼。"普天下,不是只有中国高中生读书辛苦,美国的高中生也很辛苦,而且和中国高中生有一拼。他们一年背了112磅的课本,约104斤重或者约52公斤重。这些书中除了六门或七门的课本,还有许多必读书和选读书。  相似文献   

7.
胡澜 《大学生》2012,(Z4):116-117
沈天成,20岁,乐高中国北京分公司积木拼砌师如果可以把"玩"当做工作,是不是天上掉下了个大馅饼?实际上,世界上还真有这么一种职业,每天的工作就是玩——积木。除了被冠以"积木拼砌师"这样堂而皇之的名号之外,他们每天的工作与积木堆里的孩子们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这正是积木拼砌师号称全球最快乐的九大职业之一的原因。无限量的乐高积木唾手  相似文献   

8.
淼淼 《家长》2013,(1):7-8
如今是一个流行"拼"的时代,"拼车""拼游""拼餐"……"拼"恰当地反映了人们资源共享、活在当下的生存智慧——不管是为了节约生活成本,还是一种面对现实的态度,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拼"族。这不,追赶潮流的我也成了其中一员,但我"拼"的不是别的,而是"拼养"孩子。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后悔生孩子:我因为怀孕而失去了晋升的机会,老公也因为儿子的降生产生了很多压力。自从有了孩子,我和老公基本上没有业  相似文献   

9.
9月,新学期开始,校园里又迎来新生,他们对即将开始的职高新生活,既充满好奇,又有些羞怯。升入高年级的同学们刚过完一个充实的暑假,他们参加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有了最初的社会体验。而两个月前毕业的"前辈"们陆陆续续走入职场,在职场,他们也是"嫩"得可以掐出汁来。"新人"就是"弱小"、"稚嫩"的代名词,是战战兢兢努力适应新生活的"可怜虫"。哈哈,其实也没那么可怕,作为活力四射、敢闯敢拼的"初生牛犊","新人"的群体面貌还是很积极向上,让人羡慕的。新人报到,请多关照!  相似文献   

10.
羊兄弟     
正有两只羊,一大一小,它们是两兄弟。最近,有一只狼总是在他们的房子外面转来转去,吓得兄弟俩不敢出门了。一段日子后,他们终于待不住了。这天,羊哥哥对羊弟弟说:"弟弟,我看我们不能再在家里待下去了,再待下去,只有死路一条,我们干脆跟狼拼了!"羊弟弟听了就说:"也只能这样了!待在家里是死,跟他拼一拼,还有一线希望!"  相似文献   

11.
王旭娟 《文教资料》2009,(22):106-108
拼布艺术的一大特征即在于"拼",而拼的目的不仅仅是局限于节约材料、废物利用,更在于通过把不同材料、花型、颜色的布"拼"起来,以收到一种特殊的视、触觉效果.拼布的工作原理是分解之后再重构或打散之后再重组,通过这种方法来获得"重生"的力量,表现"重构"的美.拼布艺术同时具有秩序美、肌理美、色彩美、针法美等多重美的质感和效应.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群穿越生死线的人。你们不是士兵,但随时面临生死抉择的严峻考验;你们不是医生,但同样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你们和时间拼效率,你们与死神争生命,你们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烈火金刚"、"擎天柱石"、"擒龙高手"、"患难救星",无论怎么称赞都不过份,你们是真正的当代"豪侠"!——"兖矿杯·寻找感动中国的矿工"组委会颁奖词  相似文献   

13.
徐健 《江苏教育》2014,(8):38-39
<正>什么是职场人生的通行证? 有人说,美貌是通行证,所以不少人忙着整容。也有人说,礼仪是通行证,所以很多人注重入职交际训练。还有人说,技能是通行证,所以不少人苦练过硬的专业技能。更有人说,关系是通行证,所以很多人花钱找门路。甚至有人说,权钱是通行证,所以有"官二代""富二代"的"拼权""拼钱"等等。从多维的角度看,上述影响职业成功的因素都是构成职场人生通行证的"要素",但不是全部。只有卓越的综合素质,才是真正通向成功职场的  相似文献   

14.
JENNY 《母婴世界》2010,(12):88-89
对于"拼客"这个词,大家应该不太陌生了吧?比如拼房、拼饭、拼玩、拼车、拼游……现在有辣妈提出新的"拼"法,那就是"拼养"孩子!这样不仅能为孩子找个伴,还可以为自己孩奴的生活空出时间,找回生活中的休闲。那么,你支持不支持拼养呢?  相似文献   

15.
经过一段时间的"图形面积"的教学,学生对图形面积的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于是我把"梯形的面积"作为这个单元的一个重点教学内容,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活动:在一定的情境下出示梯形图,让学生质疑如何求梯形的面积,在他们的疑问中,我拿出事先准备的活动材料,让他们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算一算等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设计一些练习加以巩固。我想这样的设计符合"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的要求,让他们有了一定的数学思考的空间,给了他们动手操作、自主创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年底,山东省潍坊市对全市班主任工作电话随机抽测,青州市以99.3分高居潍坊各县(市、区)榜首。抽测对象是中小学学生家长,主要调查家长对班主任育人工作的满意度。在不少人把教育"简化"、"窄化"为"拼分数"的今天,青州的这份成绩单,难能可贵。"家长的高满意度,源于他们看到了育人实效,源于我们的育人工作真正走进了学生心灵。"青州市教育局局长刘务军说道。近年来,青州市从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17.
赵海英 《辅导员》2012,(Z1):49+43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对"拼"的解释是:拼(拚):动词,合在一起;连合。如:拼音、拼版、把两块木板拼起来。拼(拚):动词,不顾一切地干;豁出去。如:拼命、跟敌人拼到底。在语言的实际运用和新闻媒体中,我们发现"拼"的含义和用法要比词典中列出的义项多得多。除了词典中解释的义项和说明的一些用法之外,目前"拼"还有以下几个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月搜索     
签证通过率高奖学金多中国学生拼"美国高考"据报道,2003年报考美国高考(SAT考试)培训的人数只有50人,到了2007年已增加到1560人。据悉,近5年来,上海参加"美国高考"的人数每年翻一倍。另有数据显示,近两年来中国赴美读本科的人数已接近1万人,这个增长趋势还将继续保持。对此,业内人十表示,美国留学签证通过率的逐年提高、美围高校奖学金增加以及中国学生的"名校情结"成为重要原因。(《新闻晨报》)  相似文献   

19.
<正>(接上期)三"中国自古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每当想起为修建红旗渠流血、流汗和牺牲的英雄们,鲁迅先生的这几句话便浮现在脑海。林县人是埋头苦干的人,更是敢想敢干的人。他们的血性,他们的勇敢,他们的不屈不挠,滔滔漳水作证,巍巍太行铭记!修建红旗渠的过程,是林县人改变命运的过程,也是锻造英雄的过程。共有189名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56人重伤致残,他们用血肉之躯乃  相似文献   

20.
<正>荷兰的家长对待子女与中国的家长对待子女的方式方法截然不同。读了《孩子,我花中国的家长们最重视的莫过于子女的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中国人拼的就是孩子。与此相反,在西方,对待孩子,社会公认的价值理念是"再富不能富孩子"。以我所在的荷兰为例,孩子从小就被普遍穷养。荷兰人对孩子非常"苛刻"和"吝啬"(lìnsè)。很多孩子从小到大穿的都是亲戚朋友的孩子穿小了的衣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