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96):9-11
在现代日本文坛,村上春树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对于他的文学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他的作品中的精神疗愈元素、心灵共振元素、后现代元素、工业文明批判元素及文体元素等方面,而常常忽视最具启示性的中国元素和中国视角,即中国文化、文学乃至近现代东亚史对村上春树及其文学作品的影响。村上春树曾说过:暴力是打开日本的钥匙。"中国"是打开村上春树文学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2.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虽然具体描写了日本社会这一舞台,但读来更似一种美国小说,比起日本文学来,他更倾心美国文学,在众多的美国作家中,他最为钦佩的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村上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与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两部作品都是探讨都市青年的内心世界的恋爱小说;都对主人公予以高贵、滑稽、悲剧性的描写;都以"我"的第一人称倒叙体的形式来叙述故事;作品中都交织着各式各样的对立体:生与死,感伤与快乐;幻想与现实等.可以说村上春树就是当代的菲茨杰拉德.  相似文献   

3.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他的小说形象地揭示了现代城市青年无聊、孤独和绝望的精神状态,引起强烈的共鸣。但是村上春树作品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这儿,它更多地体现在为陷入现实困境的人们探索某种生活模式和人生态度,而且这种探索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倾向性。  相似文献   

4.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是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的最新畅销作品。此部新作讲述了36岁的工程师多崎作,在李斯特的钢琴曲《巡礼之年》引导下,探寻自己十六年前突然被4位好友"断交的原因",从而克服心灵创伤,打开心扉的过程。文章通过分析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挖掘当代都市青年正趋于变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求探究村上春树作品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5.
正村上春树是日本的当代著名小说家。他的优秀作品《挪威的森林》出版之后有位记者采访他,其间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您的成功有何独特的秘诀?"村上春树笑着说:"其实也没什么独特的秘诀,我只  相似文献   

6.
《文学教育(上)》2014,(23):160-160
《卫报》日前刊登了对村上春树的长篇专访,村上春树在采访中透露,他明年将动笔写一本大部头的长篇小说。对于自己在日本文学界的处境,他说,自己是“日本文学界的弃儿”,他形容自己是丑小鸭,“永远是鸭子,不可能变成天鹅”。村上春树几乎不读当代日本文学作品。“这是一个招惹人的话题。某种意义上,我是日本文学界的弃儿。  相似文献   

7.
<正>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等作品被翻译成希伯来文后,在以色列颇具人气。2009年2月上旬,由耶路撒冷市长委任的评选委员会,决定将"耶路撒冷文学奖"授予村上春树,并邀请他于2月15日前来耶路撒冷出席颁奖仪式。评选委员会颁给村上春树的获奖理由是:"他的艺术成就及作品对人类爱的深深尊重,作品中明确地体现了人道精神。"其时正值以色列轰炸巴勒斯坦平民居住区,村  相似文献   

8.
村上春树是日本文坛为数不多的百万畅销书作家之一。由于不愿与创作纯日本文学作品的日本文坛接近,其小说结构、写作手法以及文体、语言风格明显带有西方文学以及美国当代文学的色彩,经常受到日本主流评论界的抨击,被认为是"非日本"。通过对村上春树的《奇鸟形状录》、《地下》、《约定的场所》、《海边的卡夫卡》及《天黑以后》等作品的梳理,证明村上作为日本的一分子,即使身在异国、师从欧美文学,仍然心系国家与民族,他有他的日本关心。  相似文献   

9.
村上春树之于文坛,乃至整个日本都是个不同凡响、不可或缺的存在,他的存在弥补了日本近代文学的一个缺口.短短数十年间,村上的作品便风行东瀛列岛,并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村上春树现象".各国各界的"村上迷"都积极地活跃在研究村上的行业之中,村上作品中的中国元素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去中国的小船>的感情基调--对中国的愧疚,及对日本的忧心,正是村上特殊的中国情结.  相似文献   

10.
村上春树是著名的日本作家,也是当今世界最畅销小说作家之一。2012年,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角逐中,他输给了中国作家莫言,但人们普遍认为,村上春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早晚的事。因为,1949年1月12日出生的村上春树,虽然已65岁,但是他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还处于创作的黄金时期。相对于那些英年早逝和疾病缠身的作家,村上春树多么幸运和让人妒忌呀!谈起自己的养生之道,村上春树淡淡一笑,没有别的,就是跑步。  相似文献   

11.
"方便"的合宜词义是:1、名词:智慧;巧智。2、动词:教导;启悟。3、动词:救助;帮助。4、形容词:巧便;巧妙。5、形容词:随便;容易;便利;顺便。6、名词:方法。《汉语大词典》及著名学者的解释,既丢失词义系统中较难的"智慧"、"教导"、"帮助"义,又有多种误释,不合词义的系统性与概括性。误释的原因是把"随文释义"当成独立的义项。  相似文献   

12.
人们总是聚焦于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其职业生涯中应该被给予的责任与义务,而忽视了教师作为人而应该有的生存状态。在现代社会转型和教育变革中,相当一部分生活在城市中的民办学校教师丧失了工作的热情,对自己的职业认同度较低,产生了职业倦怠,对自我的发展也不确定,失去了作为人的生命意义存在的价值,成为现代教育进程中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品使用功能已成为基本需求,现在的使用者越来越重视产品使用的愉悦感.利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产品的愉悦感探讨、研究得出:在工业产品设计中运用合理的方法和途径,可以赋予产品更多的愉悦感.  相似文献   

14.
别有意味的色彩语言——苏童小说语言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运用是苏童小说世界的一道亮丽风景。我们认为色彩的陌生化使用是苏童创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以文本为对象,具体分析了苏童小说色彩语言的意味。苏童对色彩的使用已经具有现代色彩意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对事物色彩的简单描摹,他突破了传统色彩意义,在描绘色彩时,甚至将客观事物色彩进行改变,融入主观的感觉。究其原因,这与苏童的创作心理、童年的生活环境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现代意识是与现代社会、现代化紧密相关的反映人类社会进步的一切先进的思维、观念和思想。当前中学语文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信息意识。在培养现代意识时,应遵循渐进性原则、有机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培养现代意识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内容宽泛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多媒体化、教学评价客观化。  相似文献   

16.
把左翼文艺放在整个中国现代转型历史中加以审视,可以发现它只是现代中国政治革命惯性运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深入剖析现代知识分子的生存情境与心灵危机,则可把握左翼知识分子激进思想的内在精神脉络。在多元形态的当代文化语境下,左翼文艺思想作为一种体系化的文艺观念业已失去独尊地位,但其思想因素经过历史演化散落在当代文艺思想中,这主要体现在底层叙事的价值取向、大众社会的话语方式和现实主义的定位上。  相似文献   

17.
长诗《在高原》之所以成为易卜生最杰出的诗歌作品之一,主要在于诗人以主人公身上五种力量的交织与冲突为中心,以“我”的五种伦理身份的纠结为着力点,形成了引人关注而内容丰富复杂的伦理景观以及特别强烈的现场感,展现了一个青年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困惑及其体现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早期,中国知识分子“走异路,逃异地”,寻求新的生活方式的漂泊历程,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契机。而复杂的文化冲突,铸就了众多易地而居的知识分子人文价值取向的差异,这为20、30年代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群花竞放提供了源泉。生存漂泊在孕育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同时,又为其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写作资源。  相似文献   

19.
《打鱼人和他的灵魂》是王尔德一部寄寓深远的佳作,展现了一个唯关主义者的困惑。打鱼人对美的极端追求致使审美走向了感官,从而加重了灵魂的负累,最终酿成了悲剧。这篇童话触及了审美的困境,建立在感性一元论基础上的现代审美主义思潮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张培 《全球教育展望》2011,(11):25-30,41
当代教师生存状态在总体上是倦怠的、被动的和疏离的,根源在于对现代性的迷思。在现代性规定下,教师的生存陷入了现代性困境:科学主义对教师实践智慧的贬抑,使教师生存陷入了技术化困境;工具理性对教师自主发展的僭越,使教师生存陷入了外在化困境;主体性迷失对教师生命意义的消解,使教师生存陷入了虚无化困境。重新发现教师存在的生命价值,重新唤醒教师的生命情感、生命体验、生命创造,促进教师生命由"遮蔽"走向"解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