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的性灵散文承续了晚明、五四以来性灵小品的流韵,丰富了"性灵散文"的时代样式和内涵。对照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性灵散文,90年代性灵散文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又增添了新的特色。文章分别从外表闲适之风、内蕴儒道释文化之骨、世俗中显大爱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也正视了90年代性灵散文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关注不够等不足。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文化语境中,几乎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散文以前所未有之势迅速占据了中国文坛,从而形成了只要有印刷的文化品,处处可见散文的踪迹的局面,掀起了一阵阵变革的热潮,一跃为“时代的文体”,与小说渐渐被人所冷落、诗歌和戏剧更无人问津的状况相比,散文的重新兴起的确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从当代散文思潮发展的趋向来看,这股方兴未艾的当下散文热  相似文献   

3.
人的个性的自由、和谐发展历来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而基于个性发展的个性教育思想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其内涵得以不断丰富和拓展。现今,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个性教育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日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4.
一种后现代:语言寓言--兼论东西的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是三种重要的文学形态。现实主义关注的是人的社会状态,表现社会的共同性;现代主义关注的是人的内心状态,表现人的共同性;后现代关注的是人的文化状态,表现文化的差异性。陌生化的语言既是后现代文学的形式,也是后现代文学的内涵,东西的小说由于具有对后现代精神深刻独特的理解而被认为是后现代时代的语言寓言。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的现代文学中,散文是最繁荣的一种文学样式。并涌现出一大批独具个性的散文家,诸如鲁迅、周作人、朱自清、冰心、林语堂等。他们的散文或言辞犀利,或儒雅闲趣;或含蓄蕴藉;或坦露胸襟;或清丽典雅,或平和冲淡。一时间,散文创作百花争放,形成了五四时期散文的繁荣景象。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局面?首先,社会的变更为散文的个性表现提供了土壤。其次,新思想的渗入,新手法的运用,促进了现代散文个性的形成。第三,作家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现代散文个性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艺术家散文尽管与作家散文、学者散文和报人散文等样式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它仍然有其自身的独特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取法于自然,而后反观世俗人生;二是更具有个性风采和自由精神;三是注重性灵和感悟的表达方法。作者还对20世纪艺术家散文的局限性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周作人20年代中后期的散文创伤,在平静闲逸的表象后面,隐藏着一颗并不平静的心,他用自己的方式周社会抗争,以保全个性主义的独立自由,坚持五四的个性解放精神,和平是手段,抗争才是目的。  相似文献   

8.
(时代变了,人们对这个世界越来越没有耐心,在追逐物质享受的同时,很少关注自己的内心。)语文教师本应是情感丰富、温文尔雅的人,但受当前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我们的内心正被物质的利诱,文化的多元所吞噬,内心所残留的那点情感、良知和善感的灵魂被冲刷殆尽。于是语文教师在适应社会、适应高考中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不再轻易流露自己的真性情。我们的教师不再懂得批评的意义,不再重视“眼泪”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散文的年代,此间具有宜于散文发展的文化生态.散文作者构成的结构性变化,社会生活的多样态呈现,读者市场的分层需求等,生成了90年代散文丰富的结构镜像.文学的智慧聚集于散文的园地,余秋雨和周涛应是90年代散文作家中,更具精神价值的代表作家.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精神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数字化时代的人精神是科学的人精神,是高科技时代人类的精神支柱。数字化时代是人精神充分彰显的时代,主要表现在人的自由时间的大量增加、人的能力的极大提高、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同时,数字化时代又存在人精神衰变的悖论,主要表现为人在自身发展、化、道德和心理、人类安全等方面面临的一系列新困境。数字化时代科学的人精神的建构要遵循以下原则:在人的视野中构建科学精神,以价值理性校正工具理性;要实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全球精神的有机整合;在理想的视野中把握现实性,实现终极关怀与现实关切的统一;在人的社会性发展中完善个体性。  相似文献   

11.
人的进步不但包括社会关系、政治制度的进步,也包括人类内在生活质量的提高。一个具有内在道德体验的人才会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个体才会表现出和谐的行为。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和谐与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将人的存在看作是自我发展的潜能,将健康人格作为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使人格发展研究更进一步地趋近于人性的发展和人的发展,这对当前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塑极具现实与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末中国散文史上的奇观--老生代散文(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生代散文是中国当代散文文坛一个令人瞩目的亮点。一批活跃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老年散文家,在他们的人生暮年,又创造了艺术生命的辉煌,为20世纪的散文文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散文展示出学者、作家所特有的历史哲学;他们学贯中西的丰厚学养,对当代文化本体散文的回归具有奠基之功;面对生活给他们带来的磨难,他们通达洒脱、俯仰自如。无论在文化人格架构方面还是艺术特质方面,都是后来者的典范。他们的散文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文本资源。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末中国散文史上的奇观--老生代散文(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生代散文是中国当代散文文坛一个令人瞩目的亮点。一批活跃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老年散文家,在他们的人生暮年,又创造了艺术生命的辉煌,为20世纪的散文文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散文展示出学者、作家所特有的历史哲学;他们学贯中西的丰厚学养,对当代文化本体散文的回归具有奠基之功;面对生活给他们带来的磨难,他们通达洒脱、俯仰自如。无论在文化人格架构方面还是艺术特质方面,都是后来者的典范。他们的散文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文本资源。  相似文献   

14.
元结为中唐时期重要诗人、散文家,对其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纵观近百年研究成果的文类分布、选题内容以及时段发展,发现研究重点由生平行年考证转变为诗文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本世纪十余年。本文从生平行年、诗歌、散文、版本等角度,全面系统梳理、评点元结研究成果,并探索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辨体的基础上,以体裁的规范、语体的匹配、风格的追求这形成文体的三个层面为论述的内在逻辑顺序,通过对现代小品文文体理论的探讨界定小品文:小品文文体已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体,它是在杂文、随笔等散文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灵动个性、智慧和精微特质的优美文体。  相似文献   

16.
冰心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类文体,其中散文的创作成就最高。对于冰心的散文研究,前人多集中在建国前以及新时期以后,而对于作家在十七年丰富的散文创作却少人问津,这对冰心的散文创作的研究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若从思潮的角度去观照冰心在十七年的散文创作,会发现冰心对时代语境的自觉顺应与不自觉的游离。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末,《大家》杂志首先提出"新散文"的写作理念。其"注重散文文体的自觉探索,注重审美经验的独到发现的写作",在世纪末的新时期文坛产生了极大的震荡,一大批写作者开始自觉地构建一种新的文学话语,同时,批评界对这一新的文学写作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生态文学发展的影响下,在中国生态危机的状况中,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生态文学创作逐渐兴盛,生态报告文学、生态小说、生态散文等创作,对于揭露生态危机呼吁生态保护,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生态文学创作大多缺乏对于生态问题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探讨,生态批评理论研究处于滞后状态,生态文学批评尚未得到文学批评界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隐士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原型意象,肇端于先秦。其主要意蕴一是对个性自由的追求,表现出蔑视君主权威的文化人格;二是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现有社会秩序的强烈怀疑精神,表现为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和任性狂诞的文化人格;三是返璞归真、顺适自然的生活方式,表现为恬淡悠闲,自甘清贫物质生活态度和对栖岩滨水、寄情林泉生活的追求。这构成了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隐士意象内涵的基本内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