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生成理论最早是叶澜教授提出来的,她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中指出,要"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本文就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一、对课堂动态生成的一点认识1.什么是生成式课堂。所谓"动态生成式课堂",就是教师在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  相似文献   

2.
一、生成性资源的价值取向 新课程改革呼唤“动态生成”的课堂,重视课堂生成性资源。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就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中指出:“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翁晓碧 《新课程研究》2009,(10):140-142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预设也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力的。因此,教师应在预设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看待数学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动态的课堂,基于充分预设;要重视预设,更要重视生成;动态生成是课堂预设的升华。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智慧与灵动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文章仅从“弹性预设,给生成留下空白;捕捉信息,使生成实时而生;价值引导,让生成流光溢彩”三个方面进行尝试探究,力求让语文课堂闪烁生成的光芒。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用智慧演绎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让课堂彰显生命活力呢?一、捕捉"偶然"——顺手牵羊妙手偶得  相似文献   

6.
周可全 《学子》2014,(9):61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动态生成的课离不开课前执教者的精心设计。如何进行预设才能促使课堂教学有效生成?本文从目标定位、环节设计、时空留白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高中生物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生成性课堂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理念是基于课堂教学的学生生命观和人文关怀。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前无论教师准备多充分,也无法预料到课堂上会出现什么样的“意外”。而“意外”恰恰是动态生成的资源。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出现的各种信息,正确处理,使它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从巧用意外,成就课堂精彩;推波助澜,促进思维发展;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三个方面,研究如何利用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资源,使凝固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它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而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因此,教师要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关注课堂教学。当遇到课堂"意外"时,应及时捕捉生成性的教学闪光点,让"意外"之花在课堂绚烂绽放。  相似文献   

10.
利用动态资源激活语文课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人系统,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进行“新基础教育”研究时提出: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他认为课堂应呈现生命态,是开展生成的,具有创生性。在师生的多向互动中,进行智慧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从而衍生出丰富的新的教学资源,这些动态的教学资源会成为新的教育生长点,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改革期待追寻本真的数学课堂教学——"原生态绿色的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教学要回归到"绿色"的原生态中去,就必须创设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新的数学课堂教学结构,使数学课堂教学走向"动态生成",同时赋予数学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发展性、生成性等特征,让数学课堂教学处处荡漾关注生命、润泽生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2.
刘田福 《文教资料》2010,(30):167-169
历史教师要构建高效课堂,让课堂走向动态生成,提高课堂单位时间的效率是关键。让课堂教学向生活回归,让学生觉得历史有用、有趣;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就感;让课堂教学涌动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感受尊重;课堂上抓住突发事件.促进课堂动态生成等。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它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而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因此,教师要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关注课堂教学。当遇到课堂"意外"时,应及时捕捉生成性的教学闪光点,让"意外"之花在课堂绚烂绽放。  相似文献   

14.
海洋文化所承栽的有效课堂本质特点:容纳开放、质疑探究、自主合作:海洋文化所承栽的有效课堂的基本特征是:把握“三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科(课程)性质”。一个基本立足点:“生成课堂文化”:海洋文化所承载的教育课堂实施模式定位为四个基本环节:感知——寻求——探究——延伸。海洋文化课堂的终极目标:生活性——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发展性——课堂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生命性——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教师应当从关注生命的角度来看待课堂教学。要有效地开发利用生成的课程资源,构建动态生成的教学课堂。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学生主体在凸现,个性在张扬,潜能得到释放。  相似文献   

16.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呢?  相似文献   

17.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那么,如何构建有效的动态生成的小学数学课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现结合我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数学课堂应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那么,营造氛围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前提;设计教学方案,是为动态生成创设广阔的舞台;关注教学过程,是为动态生成架设桥梁;及时评价,是为动态生成点燃火花。  相似文献   

19.
黄海华 《广西教育》2010,(28):28-28
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很多教师非常重视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那么,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是不是都是有效的呢?其实不然,有些甚至南辕北辙。面对无效生成,教师需有效引导,让课堂集中呈现学生生命的灵动。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因此,教师宜用动态的、预设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着力建构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课堂.课堂动态生成是指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