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清代"扬州八怪"中,郑板桥是最为百姓熟知的一位画家.他为官清正,关心百姓痛痒,且诗、书、画皆擅长,在民间流传关于他的故事很多.乾隆十八年(1753),他因赈济灾民得罪权贵而被罢官,于是骑着毛驴回到扬州,以"难得糊涂"为座右铭,公开订出润格,以卖画为生.  相似文献   

2.
《老年教育》2015,(3):36
闽南土豪坤文才,藏了不少字画,有很多是欺诈来的。一天,他怕这些古字画老藏在箱子里发霉变质,于是拿出院门,挂在临街的一面墙上晾晒。徐文长听到消息,也前来观看。不一会儿,他就看出一幅古画中的破绽,心中暗道:"这姓坤的是闽南一霸,字画大都来历不正,不妨智赚他一张。"想罢,他大声嚷道:"画错了,画错了!"坤文才惟恐坏了他家的鼎鼎大名,毁了他善藏古文字画的  相似文献   

3.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他背回家。毛驴向他要十斤山芋作报酬,老山羊只好一瘸一拐地走了。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于是问:"牛哥,他出多少山芋请你背他?""千斤。"牛大哥回答。  相似文献   

4.
天才的幸运     
他的父亲是一位画家,他从小就喜爱绘画。有一天,他的父亲对他的母亲说:给他笔和纸,让他画吧。”当然,从那以后,他的父亲作画,身旁也多了个小崇拜者。可惜的是,当他被送进学校后,人们发现这个能灵巧地画毛驴和狗的小神童很不正常,逃学和旷课成为他的家常便饭,而且非常厌学。此后  相似文献   

5.
毛驴的故事     
程涛 《教育》2012,(21):60
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毛驴的老婆叫毛驴驼两袋稻谷去打米,毛驴便驼着那两袋稻谷,叫上小毛驴出发了。一路走着,毛驴觉得这两袋稻谷越来越重,最后不得不停下来休息。过了一会,他们又上路了。走着走着,毛驴还是觉得越来越重,渐渐走不动了。这时一只猴子路过,对毛驴说:"哎!驴哥,看你驼得挺吃力的。不如先放一袋在前边的松鼠家,等一会再回来拿。"毛驴听后没有回答,也没有按猴子说的做。他想:我凭什么听你的!过了一会,毛驴走得更慢了。这时过来一只公鸡,公鸡对毛驴说:"哎!驴哥,你不如借辆车把稻谷运过去。"毛驴听了说:"你该  相似文献   

6.
奇特的墓碑     
1962年12月1日,马涅什展览馆内,一片肃静.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正在漫不经心地观看艺术作品.当他看到一位雕塑家的作品时,便讥讽道:"一头毛驴用尾巴也能画得比这好."侮辱顿时像座大山一样,压着雕塑家的心,他终于忍不住,发出了质问:"你既不是艺术家也不是评论家,凭什么这样说?"  相似文献   

7.
天才的幸运     
他的父亲是一位画家,他从小就喜爱绘画。他的父亲便对他的母亲说:“给他笔和纸,让他画吧。”当然,他的父亲作画时身旁也多了个小崇拜者。可惜的是,当他被送进学校后,人们发现这个能灵巧地画毛驴和狗的“小神童”很不正常,逃学和旷课成为家常便饭,而且非常厌学。此后,不仅美术课  相似文献   

8.
"我孩子的画真有意思,他画的太阳怎么是蓝色的,水是红色的呢?""你看,孩子画我的动作,画得有点像又不太像,画的手太长、脚太短了."家长说他孩子很喜欢画画,但画得有点不符合常规,而且大部分画都是与生活中的物象不太像,色彩也不是生活中的色彩,还真不知道他画的是什么? 究竟孩子的画要像什么,他要表现什么,我们该如何看孩子的画?  相似文献   

9.
天才的幸运     
他的父亲是一位画家,他从小就喜爱绘画。他的父亲便对他的母亲说:”给他笔和纸,让他画吧。”可惜的是,当他被送进学校后,人们发现这个能灵巧地画毛驴和狗的小神童很不正常,逃学和旷课成为家常便饭,而且非常厌学。此后,不仅美术课,任何课他也都画个不停。于是,这次他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被单独关进了专门惩罚坏学生的禁闭室,希望他能够认真自我反省。  相似文献   

10.
责编手记     
最近,我常常问自己:"我是一头毛驴还是一名舵手?"这个奇怪的问题,起因于前不久读了郁土先生的《毛驴与舵手》,在这篇千字短文中,他以读到的两篇文章为注释,幽默又形象地解释了"编辑是干什么的"。《观察》杂志的创办人储安平的一篇文章将编辑比喻成舵手,劈波斩浪,在茫茫大海中引领着读者们的方向;另一篇文章将编辑比喻为只知道一圈一圈拉着磨盘的毛驴,周而复始,生命不止,拉磨不息。时隔半个世纪,编辑由舵手变成了毛驴,这其  相似文献   

11.
《当代学生》2011,(11):24
曾经听过一个发生在非洲的故事:那是在加纳的一所寄宿制中学里,一位老师走进了教室。他先拿出一张画有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盯住黑点,齐声喊道:"一个黑点。"老师非常沮丧:"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就会越来越大,生活中的你们可  相似文献   

12.
【片段一】师:大家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毛驴怎么少了》,仔细听,听完了请说一说毛驴是怎么少的。(故事《毛驴怎么少了》:有一个人买了10头毛驴,当他骑上1头毛驴的时候高兴地数了数,发现只有9头,他吓出了一身冷汗,马上跳下来又数了一遍,这时就又是10头毛驴了。于是他想:我步行就可以多出1头毛驴,骑上毛驴就会损失1头,看来我还是步行好  相似文献   

13.
画外音     
钟馗,一把大胡子,瞪着桂圆似的眼睛,执着宝剑,有时还骑着毛驴。幼时每过端午节,就能从画上见到他。看上去样子可怕,但我却喜欢钟馗那副凶猛、警惕的神态。大人说他会捉鬼。这使  相似文献   

14.
正一、符号语言评价,增进情感针对学生特点,采用他们喜欢的直观形象评价,显得生动有趣。我采用了"符号批改法"。如:画只眼睛表示孩子善于观察;画对翅膀表示他的想象力丰富;画颗心表示他是生活的有心人,或者是有爱心的孩子;好词下面就画个苹果笑脸,让老师欣赏的佳句旁边画颗笑眯眯的星星;画个"?"表示:"这样合适吗?再仔细  相似文献   

15.
读取开篇的几行文字,"陈土豆"、"张春妮"、"毛驴"、"屯子"……便会让我们感到这是一个农村题材的小说。待读完全篇,心里竟留下一丝酸楚的思索。从小说的开端看,像是一个寻找"毛驴"的故事,三愣爷的毛驴丢了,陈土豆让张春妮请假,帮着找毛驴。本以为情节的设计是沿着这条线索发展的,可是在小说的第一小节刚写到一半时,春妮已经骑着毛驴回来了。丢的驴已经找到了,小说还要写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正著名画家黄胄与剧作家黄宗江,是相识多年的朋友。20世纪50年代初,当黄胄应徐悲鸿之邀从西安到北京时,黄宗江即大为赏识黄胄画的毛驴。他们俩曾在同一创作室工作过(黄宗江戏称为"一殿为臣");后来还一同"受过难",可谓缘分颇深。因为俩人有这样长久并且深厚的"交谊",所以常常有朋友想通过黄宗江的关系向黄胄这位大画家求画。其实,黄宗江自己亦未得到黄胄一  相似文献   

17.
人穷志不穷     
一位未成名的青年画家,靠画人像维生。一天,一个富人经过,喜欢他的画工,便请他画一幅人像。双方约好酬劳是一万元。一个星期后,富人依约前来拿画时起了歹(dǎi)念,心想:"这人年轻又没有名声,画中的人像是我,这幅画如果我不买,绝不会有人买。"  相似文献   

18.
一位酷爱书画的年轻人欲做书画大师的弟子,他带着自己花费了整整一年时间才画成的一幅瀑布画去求见大师。大师看了那幅画,轻轻摇头说:"还好,只是没能画出瀑布的声音!"这位年轻人一年后再次求见大师,将一幅自以为更好的瀑布画捧给大师。大师看了那幅画,再次轻轻摇头说:"遗憾,还是没有画出瀑布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博纳尔从事绘画以后将他毕生都献给了"色彩",孜孜不倦的创作、经常性的自我反省与批评,促使他一次次的前进。他用装饰和简化手段来表现他所热爱的生活的全部,其画中的事物总能激起我们内心的美好感觉。  相似文献   

20.
同大多数人一样,竹久梦二也是生活在夹缝中的人:原本"想当诗人",但"诗稿无法取代面包";"有时以绘画形式代替文字写诗",反而带来意外惊喜;作为职业,他还"必须写散文",却更希望"能尽情画自己的画"。在现实(生活)与理想(艺术)之间,梦二似乎少取折衷、多走极端,终而不免停辛伫苦、哀怨连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