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三联书店在先后出版了萨义德(文学和文化批评家,阿拉伯裔美国人)的《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知识分子论》数种重要著作后,新近又出版了他的回忆录:《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与三联出版插图本陈染小说的令人匪夷所思相比,萨义德著述在中国一路走来,其“生命”之旅贴谱、顺畅、合逻辑不说,在当下中国出版鱼龙混杂的语境中,更有一份鲜见的幸运。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图书馆学?在《黑龙江图书馆》1980年第4期上,王金祥同志发表了《论图书馆学的定义》一文,提出了“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理论和技术的科学。”我觉得这个定义的叙述比较笼统,对图书馆学的含义揭示不够  相似文献   

3.
粉碎“四人帮”以后,全国有关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回忆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德委员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文集,也出版了属于回忆录性质的有关革命史和党史的书籍,如成仿吾的《长征回忆录》,罗瑞卿等同志的《西安事变与周恩来同志》,以及最近重新出版的《红旗飘飘》等。这些书籍不仅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而且对于保存革命史料,开展革命史和党史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这些书的出版,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和欢迎。有人把出版革命回忆录叫做“抢救史料”,可见这件工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论文丛刊》(台北市汉美图书公司出版,下称《丛刊》)是我国第一部以博士、硕士论文为内容对象的丛刊。由台湾大学图书馆学研究所胡述兆、李德竹、昌彼得、卢荷生教授主编。据“弁言”称,“每集齐十册,即出版一辑”,今后是否将连续不间断地出版下去,每辑种数有无调整,内容怎样变化,均不得而知。不过,仅就已出版的一至三辑而言,此《丛刊》与《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基本丛书》(亦由台北市汉美图书公司出版,下称《丛书》)属联袂篇,两者相辅而行。《丛书》出自专家学者之手,多有力作;《丛刊》由后起新秀所成,亦不落窠臼,可谓彼此相得益彰,蔚为大观。《丛刊》系我国第一部青年学者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学通讯》1985年第3期刊出《应该转变图书馆学研究的方向》(以下简称《转变》)以后,图书馆学界掀起了理论研究热。但这股热目前的归宿却为“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理论超前发展”、“应降低理论研究层次”等等。图书馆学界不少人又走上了新的图书馆学“振兴之路”。对此,笔者想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如果审视一下1985年以来图书馆学研究发展的主要轨迹,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转变》一文本来抨击的是图书馆学缺乏理  相似文献   

6.
特·官布扎布先生编创了一部《自己写我这一辈子》引导式回忆录的特型书。这部书从外观上看颇为新颖独到,几乎是正方型的,再翻开,像个大笔记本,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笔记本”,里边有不少的“机关”:每页的天头印有上百字的短语,周边衬托着各种插图、漫画和美丽的图案,而书的正文却是一片空白。原来这是专为老年人撰写回忆录准备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引导式回忆录专用书。该书最近由华龄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7.
1985年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硕果累累,连续出版了三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教材:桑健编著的《图书馆学概论》、黄宗忠编著的《图书馆学导论》、吴慰慈、邵巍合著的《图书馆学概论》。建国以来,我国公开出版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教材只有三部:1960年文化学院编著的《社会主义图书馆学概论》;1962年北大、武大、文化学院合编的《图书馆学引论》;1981年北大、武大合编的《图书馆学基础》。以数量而言,85年短短的一年,等于过去的35年;就质量比较,则胜过以往的35年。这充分显示了近几年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长足发展。在新出的三部教材中,以黄宗忠同志的《图书馆学导论》(以下简称《导论》)最具特色。本文试对《导论》作一简评。重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探讨,是《导论》的主要特点。图书馆学概论是图书馆学的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8.
陈梦熊,笔名“熊融”,1930年7月出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先后在海燕书店、新文艺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后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独立或与友人合编过《三十年代在上海的“左联”作家》、《上海“孤岛”文学回忆录》、《上海抗战文学丛书》、《陆蠡集》(后改书名为《陆蠡  相似文献   

9.
环球速览     
BORIS YELTSIN 叶利钦出回忆录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在近日出版回忆录《午夜日记》中写道:“如果戈尔巴乔夫没有叶利钦的话,那么他也不得不发明一个。” “像我这样一个嘴无遮拦、言辞激烈的人是不会为官僚制度所容的。” 在回忆录中叶利钦谈到了自己在90年代对俄罗斯的统治、他经常酗酒误事的恶习以及他在1999年12月31日辞职的原因。 对于为什么选中普京,他说,这个前克格勃官员不像其他克里姆林宫的助手,普  相似文献   

10.
《图书情报知识》2007,(3):F0004-F0004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两个二级学科,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国家重点学科。为了以图书馆学、情报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为龙头,促进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出版发行学等学科的协调发展,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组织优势力量,正在并将继续出版《数字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论丛》。《论丛》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计划,并邀请本领域内最知名学者彭斐章、孟广均、吴慰慈、胡述兆、梁战平、倪波、黄长著、冯惠…  相似文献   

11.
看到2002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吴慰慈、董焱编著的《图书馆学概论》(修订本),由于自己也讲授过这门课,所以比较关注,翻阅了这次的新修订本。一看才知道修订本从体例到内容,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使我高兴地感到这是近年来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是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新收获。  相似文献   

12.
于鸣镝 《图书情报知识》2005,(1):110-111,F003
王子舟先生花费五年心血撰写的《图书馆学基础教程》(以下简称《教程》)一书,是一部“推陈出新”的好教材,作为“高等学校图书馆学核心课教材”,它是当之无愧的。同以往同类著作相比,该书的突出特点在于“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3.
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于1931年出版后,受到各国图书馆学家重视。在中译本的序言中,北京大学教授张树华说:“这本书在图书馆事业史和图书馆学思想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去年从书摊上买了一册《李敖评传》(董大中著,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年出版)。这也许是出自祖国大陆作者之手的第一部李敖传记。但是读了这个《李敖评传》,我觉得有一些问题值得提出来讨论。例如“取材”,正如作者所说,材料主要是来自三本书:“《李敖自传与回忆》、《李敖回忆录》以及《李敖快意恩仇录》。”撰写一个人的传记,尤其是评传,仅凭传主个人的“自传”,似乎有“模拟”  相似文献   

15.
美好的“交叉”陈根生发出一封普通的请教信,竟然获得了一则珍贵的资料,受到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教诲,这在我实在是很意外的。那是1981年上半年的一天,我读《鲁迅回忆录》(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读到赵景深先生的一篇《鲁迅给我的指导、教育和帮助》,文中写道:…...  相似文献   

16.
“基督诞生于大海彼岸优美的百合花丛中”——“这一古怪而令人兴奋的语句出自《共和国战歌》,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感到它似乎简洁地道出了我对美国的看法。”约翰·厄普代克在其1989年出版的回忆录《自我意识》中如此想过。这句话显然继续让他产生着共鸣;他在1996年2月由诺夫出版公司推出的一部反映四代人生活的家世小说中,不无担忧地(还有人知道那首歌吗?)把这句话用作小说的篇名,即《在优美的百合花丛中》。  相似文献   

17.
据目前所见文献,“图书馆学”一词最早引入我国是谢荫昌于1910年10月发表的连载译文《图书馆教育》,三个月后,《图书馆教育》一书正式出版。随着清末民初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教育和图书馆学研究均取得进展。1920年代,文华图书科的创办、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举办的暑期图书馆学讲习会等,标志着我国图书馆学学科的确立。我国图书馆学人在吸纳国外图书馆学体系的基础上,逐步补充发展,1934年以刘国钧为核心创建的最具代表意义的图书馆要素说,标志着我国图书馆学体系的初步形成。此外,关于“图书馆学是一门科学吗?”的疑问,以李景新、李惠君等为代表的图书馆学人从图书馆学的科学性、为什么研究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学有什么用处等方面予以解答。参考文献36。  相似文献   

18.
我一直想搜集图书馆学文献学前辈学者的著作,但这些著作大多出版于1949年前,后来重印的很少。像洪焕椿《怎样利用图书馆》(开明书店1947年再版)、裘开明《中国图书编目法》(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陈彬和、查猛济的《中国书史》(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姚名达《目录学》(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杜定友《图书馆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等十余种著作,我都是利用节假日在旧书摊上掏到的。  相似文献   

19.
再论波普尔的“世界3”与图书馆学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学刊》1984年第一期发表了刘洪波同志的《波普尔“世界3”理论与图书馆学理论基础》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对我们在《图书馆学刊》1983年第二期发表的《试论图书馆学新的理论基础》一文(以下简称“试论”),提出了“不敢苟同”的意见。我们的“试论”本来只是一篇评介性的文章,目的就是要为图书馆学的研究,提供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     
此次专栏的一组文章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10年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新进展”的成果之一,也可以说是199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进展”的继续。1995年的研究成果一一《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进展》一书于1998年出版,受到广泛欢迎,被引率颇高,前几年不少学者说“当前大家读的许多热点问题其实在你们书中早就读到了”、“你们这种‘引进先进理念、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对我国图书馆与情报事业也是一种贡献”。如果说那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