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大学生性心理现状的分析及健康性心理的塑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大学生性心理现状的分析。针对大学生的性心理。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知识的教育和性心理的疏导,使他们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2.
试论大学生健康性心理的塑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论大学生健康性心理的塑造梁斌为了准确地把握当今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状况,笔者于1997年对四川师范大学本科大学生进行了性心理状况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719份,回收率为95.9%,其中男生395人,女生324人。通过对调查...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国家人才资源的供给基础和后备力量。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是关乎大学生顺利成才的重要因素。成熟的性生理与不成熟性心理之间存在的矛盾是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显著特点。本文通过对影响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分析,认为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道德修养和思想教育的心理基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重视大学生性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性心理和性教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大学生的性心理现状和特点,提出了在高校开展性心理教育的建议,认为,对于加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性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和性心理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是当前高校思想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知识、性伦理道德的教育和性心理的疏导,引导他们顺利地度过性心理发育的“危险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正处于性生理发育基本成熟及性心理发展正趋激烈的时期,由于性知识的匮乏、性观念的混乱以及性教育的滞后等因素,会导致一系列性心理困扰和性心理障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仅靠目前的性健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除此之外,高校还必须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术,开展对大学生的性心理辅导工作。做好这一工作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保障大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与成才,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本文分析了大学生陛心理辅导的特征,并就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性心理辅导工作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编性心理和性行为调查问卷,以金华市742名大学生为有效被试,从性心理、性行为、性观念、性教育四个方面对当前大学生性心理及性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仍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性心理混乱或错误,学校有必要开展系统正规的性教育。  相似文献   

8.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有别于平常,一些平常被掩盖、忽略的大学生性心理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以汶川特大地震为视角,总结大学生性心理特点及其突出表现,分析原因,提出突发事件下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同时,结合国际性教育发展趋势与我国的社会现状看,大学生性心理的调适应坚持并加强以德为基础的大学生性教育。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并对健全人格的培育产生积极影响,起着促进作用.因此,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健康性心理的培养,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充分利用课程教学让学生科学地掌握性知识,开展科学化、系统化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生动活泼的性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咨询.开展有针对性的性心理疏导;积极运用校园网的优势,开展有吸引力的性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编制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量表,通过对2 5 5名大学生调查数据的独立样本的t检验、相关分析、Coronach's α系数检验、探索性因素分析,检验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为评估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女大学生的内隐性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女大学生性教育提出建议。方法:对355名女大学生进行内隐性态度的内隐联想实验(IAT)和问卷调查。结论:女大学生的内隐性态度是有双重标准的内隐性刻板态度,女性的性是被动、消极、利他的,男性的性是主动、积极、自私的;女大学生内隐性态度具有跨群体一致性;童年期(0-16岁间)的性虐待经历显著加强女大学生的内隐性刻板态度。建议:提升现有性教育效果,应在两个层面解构双重标准内隐性刻板态度,即"第一,解构二元对立逻辑基础的内隐性刻板态度为性教育原则;第二,在性教育技术层面应发展女大学生的性自我同情态度,超越内隐性刻板态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大学生性道德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观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性道德价值观、人生价值观量表对四川高校2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青年大学生在性道德价值观上存在显著差异,性道德价值观能够预测人生价值观。结论: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和人生价值观教育,有利于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远大的人生价值观,建立科学的性道德价值观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及西方思潮的冲击,尤其是“性解放”“性文化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性观念、性道德、性心理等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裂变和转型。因此,必须尽快普及性知识,消除性神秘,改变性观念,端正性态度,促使大学生进一步遵守性道德,杜绝性犯罪。  相似文献   

14.
Many US college students are reported to engage in risky sexual behaviour. Smartphone applications are a popular way to provide users with information in real time. We explored the potential for mobile technology to be used in promoting the sexu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Using findings from an online survey among a random sample of 5000 college students (15% response), we examined sexual behaviours and interest in a sexual health application in January 2012.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were female (73%) and owned a smartphone (74%). Twenty-nine per cent currently used health-related applications on their phone and 67% reported interest in using a free application that could improve/manage their sexual health. Interest in use varied based on gender, race/ethnicity, sexual orientation, having an unintended pregnancy,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 (STI) testing, smartphone ownership and past application use. The top most useful features for women included a period tracker (46%), birth control reminder (43%) and STI and pregnancy symptom checker (30%). Women were more likely to be interested in using the application compared with men and those engaging in more sexual activity were more likely to be interested as compared with those engaging in less sexual activity. The evaluation of mobile technology to promote healthy sexuali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s warrant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促进理工科大学生性生殖健康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以某院校2017、2018级理工科156名学生为观察对象,问卷调查理工科大学生性生殖相关知识认知状况及性态度,随机抽取30名作为干预组,干预前后问卷与访谈调查理工科大学生性生殖相关知识认知状况及性行为态度。结论:医学生同伴参与理工科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性生殖相关知识知晓度,纠正学生错误的行为认知,有效预防艾滋病病毒和性传播疾病,转变性态度,促进大学生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6.
加强性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防范其性失误、性罪错的重要手段。为此应当遵循性道德教育与性知识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着重对大学生进行性责任感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掌握性道德规范、增强性道德意识、提高性道德能力,最终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通过选择适当的性科学教育内容帮助大学生学习性生理和性心理等科学知识,加深对人类性本质的理解,建立正确的性价值观,使大学生拥有健康的性意识和性道德,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的性道德存在着性观念过分开放、缺乏性知识和获取性知识的正确途径以及性行为较随意等问题。大学生自己、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对这些问题负有责任。为此,我们应该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充分发挥家庭的第一教师作用和学校的教育基地作用,净化社会大环境,以此来解决大学生性道德存在的问题,加强大学生性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大学生的性知识、性观念、性行为状况,结合时代特点,为高校性教育的实施提供依据,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收回问卷1022份,获有效问卷426份,输入Excel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表明,在有感情或准备结婚的情况下,认为男性可以有性行为的占77.95%,认为女性可以有性行为的占71.83%;性知识获得的渠道主要是书报及杂志(73.00%),同伴朋友(67.14%)和网络查寻(41.78%);有异性性交行为的占17.84%,其中男生占29.66%,女生占11.74%,男女生进行比较存在显著差异(χ2=20.93,P<0.001)。同10年前比,大学生的性观念总体表现为更加开放;男生性观念比女生更开放,对性的渴望更强烈;对同性性行为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高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