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依据少儿生理特点 合理安排力量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所有的运动几乎都是抗阻力产生的,所以力量是人体运动的首要素质。加强力量素质训练,对掌握各项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成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儿童少年时期,由于生理特点有明显阶段性,所以在教学与训练中力量训练采用的手段、方法负荷量都要符合此时期的生理特点。 一、儿童少年力量训练的手段与方法 力量练习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动力性力量练习,静力性练习和等动练习三种。根据儿童少年期的生  相似文献   

2.
队列练习源于军事训练,它按照一定的队形、做协同一致的动作,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小学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后,关于队列练习枯燥乏味、违背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要向队列练习说不的讨论时常有之。改革不等于摒弃,而是一种扬弃,是采取科学的改革策略以  相似文献   

3.
一、教育功能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从产生到发展,始终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体育历史被认为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只有当原始人类为了学会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需要成年人对儿童作某些指导,儿童为了掌握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方法,就需要看、听、说、练习,这样便产生了  相似文献   

4.
为使儿童少年田径运动员在单调枯燥的训练环境中,有新鲜感和练习积极主动性,保持少年选手良好的训练心态,教练员运用适当心理暗示手段,将对教学与训练产生良好的效果。就此,提出一些适合儿童少年选手的特点和田径项目特点的针对性心理暗示及其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教学设计是一堂课的灵魂,要构思一堂好课,必须要有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众所周知,体育课是技能课,学生在练习中要掌握技术、运用技术。同样的,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练习手段,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往往是迥然的。笔者就一节评比课从准备活动、主教材的练习手段、主教材与辅教材间的相互联系这三个方面,谈一谈听课后的感悟(表1)。  相似文献   

6.
曾勇 《体育世界》2008,(7):59-60
爆发力是田径运动项目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发展爆发力的手段及其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被教练员和科研人员所关注。小负荷力量练习与徒手练习不能很好地发展爆发力,中等负荷练习能产生较强的爆发力,大负荷练习后,即刻进行几次轻负荷的练习,再加上徒手练习,所产生的爆力效果远远比中小负荷或单一的徒手练习发展的要快。因为,爆发力不仅可以克服阻力,使物体产生位移,而且能使物体产生巨大的位移速度。因此,在选择和设计爆发力及其训练组合的手段上,比其它力量的练习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爆发力是人体肌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力量。是田径投掷运动员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专项素质,爆发力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通过从诸多训练方法中寻求出与增强爆发力关系密切的训练方法,以便我们在今后的训练中作为参照。  相似文献   

7.
裴斯泰洛齐是19世纪瑞士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在经历了中国化的传播与发展之后,对我国教育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对我国学校体育产生的影响还未能很好地揭示。文章对裴斯泰洛齐有关学校体育观表述如下:儿童体育教育是实施儿童德、智、体、劳和谐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儿童体育教育应符合儿童自然的运动天性;儿童体育教育应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家庭是儿童体育教育的重要场所。根据以上观点,提出了在未来中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中值得借鉴的几个方面:(1)进一步加强体育的育人功能,强化体育与德育、智育的联接,以提升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2)重视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开发婴幼儿体育,加强婴幼儿的身体锻炼,打好婴幼儿健康身体的基础;(3)儿童的体育教育必须符合儿童运动的天性,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按难易、分级分阶段进行,符合儿童学生成长特点;(4)重视体育教学的直观教学法,提高儿童体育教学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田径在体育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有些项目难度大,易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影响教学。如果用橡皮筋作为教学的辅助练习手段,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里。1.蹲踞式起跑练习:在起跑线前约一米处横拉一条一定高度的橡皮筋,让学生起跑后从下面跑过,改正起跑后  相似文献   

9.
学龄期(7—12岁)的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足球教学训练中,只有采取适合儿童身心特点的练习方法与手段,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更好地掌握足球基本技术和比赛技能.1、区别对待比中练 儿  相似文献   

10.
陶焘  温伟  杨胜 《中华武术》2018,(1):33-37
本文对铁人三项运动的专项特征进行剖析,理清了游泳、自行车、跑步三个子项之间的关系,并且对于各子项总成绩的贡献作出评定,在此基础上探寻适合该项目的体能训练方式与手段。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子项在训练手段上存在互相促进与互相制约的关系,其中核心力量水平、有氧与无氧耐力水平、转换能力与三个子项之间的关系为互相促进作用,而三个子项的专项力量练习虽有助于提升单项表现,但也可能对其他子项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在实际训练中需要了解各子项的共性与特性,开发能促使两个或三个项目共同进步的练习手段,规避有利于单项进步但对总体竞技能力提升产生制约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高效精彩的课主要体现在对教材重点的强化练习和难点突破的辅助教学手段上,经济高效的辅助教学手段能使教学效率事半功倍,但其运用一定是建立在教材解析基础上的,要分析动作技能的规格、动作结构、所需的专项体能支撑,再去寻找与动作结构相近并且难度较低的辅助动作,进行分解练习,当然有些内容不宜采用分解教学则分步的还不能分开,不能破坏动作的结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2.
快速跑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内容之一,加之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所以各地开展得比较普及。从来稿着,对于快速跑,一线老师并不缺乏练习手段、练习方法,但是在练习手段与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上。针对性不够强,在一些教学设计中,练习手段与方法堆砌,不能够很好地表现出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教学有效性应该是与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密切联系的,要提高课堂效率,要让高效课堂常态化。有效的教学设计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3.
掌握推铅球技术,要通过各种手段重复练习。练习手段的选择是否正确,决定着技术掌握的程度。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选择的手段欠佳,教学效果就不会好。被选择的教学手段是否有助于掌握技术,而每个技术动作又选择什么样的练习手段为好,在实践中其说不一。究其原因就是对每种教学手段的作用缺少定量的分析。因此,相当一部分人在选用手段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盲目性。过去人们常用实验对比的方法来探求教学手段的作用。接受实验的人,往往会受到身体状况和心理因素等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从  相似文献   

14.
一、回归儿童世界,理解天性价值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体育教师出于各种安全缘由等托词对儿童天性的无情压制现象:把活泼好动视为违反课堂常规,把追逐嬉戏视为教学安全隐患,殊不知这些都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不断健康成长,形成体育兴趣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正>一、针对身心特点,尊崇儿童的天性,弘扬"游戏精神"儿童,是最具有天性的,那种自然、本能的、纯净的状态与生俱来。在儿童的生活中,游戏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是儿童认知、理解、体验、超越生活的方式。本课例中,执教教师在课的"准备部分"采取"趣味移动"的小游戏等手段,改变了传统中以刻板说教取代儿童视听和感受的教学方式,通过不同的方向(左右、前后或左右前后)、不同的形式(哨声、手势)、不同的要求(小组团队先后、组际之间)等途径,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知同伴"合作移动"的方法,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合作移动"的兴  相似文献   

16.
短网教室     
(2)挥拍的练习 ①手腕和肘关节的动作塑形练习 用东方式反拍握法握住球拍,前后脚侧身站位,先把球拍置于身体右侧背部,肘关节上抬,放松手腕,球拍自然放松下垂;左手高举、下颌抬起。让儿童保持上述姿势重复做屈肘和手腕向上“刷击”的动作。反复进行练习,肌肉对动作产生牢固的记忆,从而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安排每组挥拍练习应让儿童感觉手腕、前臂、肩部肌肉产生酸胀反应为止。练习中,要求向上挥拍时将球拍伸展到最高点,每次上挥球拍都要踮起左脚,使球拍、右臂和左腿形成一条直线的动作姿势(图68、69、70)。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多年对儿童少年中长跑训练的过程中,我们结合儿童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反复探索、实践,逐步摸索出一套儿童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兴趣训练法”。这一训练法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各种练习内容的趣味性和训练手段的创新,使学生练起来兴趣盎然,始终在兴奋状态下不知不觉地高质量地完成训练任务。这一训练方法与传统的训练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尽量减少单调枯燥的跑的练习,具有游戏性、趣味性、竞争性和新鲜感,能提高学生锻炼兴趣。一、耐力训练“兴趣法”不把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截然分开来练,而是通过一些游戏或比赛的手段,达到提高学生耐久力的目的。练习一:跑动中传接球练习。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3-6人),用一只球,最好在绿荫草地上进行,在篮球场或其它空地上亦可。要求是只准  相似文献   

18.
跳深练习是发展跳跃运动员爆发力特别有效的手段, 然而也容易产生不良后果。因而少年运动员进行跳深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打好基础相对其它跳跃练习来讲,跳深练习的强度和难度较大,如果在采用跳深练习前没有打好基础,不仅不会取得良好训练效果, 还可能会导致少年运动员的韧带和关节损伤,甚至还会对少年运动员的骨骼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 要注意儿童的生理特点 1.在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起跳和落地动作之前(特别是1、2年级),不要提高、加难动作要求,以避免错误动作对其内脏、脊柱、骨盆和大脑产生不良影响。 2.注意腿部的对称练习,均衡发展身体。 3.发展弹跳力的练习应采用中、小负荷(以自蘑负荷为主),不能用大负荷的练习。  相似文献   

20.
杨琪 《体育师友》2016,(4):14-15
预防与纠错法是教师针对学生在练习中产生动作错误,选择最有效的手段,及时地防止和纠正错误动作的一种方法。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动作,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错误,针对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正确分析原因,循循善诱,做到对症下药,提高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