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的青春谁做主? 乐观派回答说:“当然是我做主,难道还能是你?”悲观派回答说:“父母?学校?社会?不知道,反正不是我。”  相似文献   

2.
考试究竟应该体现谁的意志,对这一问题审视的角度不同,认识不同,答案自然各异。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应该是“实然的考试”与“应然的考试”相统一。而在考试实践中,这种统一就是要坚持考试的科学性与公平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谁是主犯     
《红领巾》2009,(9):29-29
一个犯罪团伙被警方一网打尽,团伙成员A、B、C、D在交代谁是主犯时,回答各不相同。 A说:“C是主犯。” B说:“我不是主犯。” C说:“我不是主犯。” D说:“A说的是真话。”  相似文献   

4.
生:老师,书上注释⑩“凭谁问”,解释为“靠谁来问”,但我感到困扰,这“谁”应该理解为谁呢? 师:问得好!你这一问,正是稼轩慷慨一问,而所问的答复也恰是词人耗尽一生求索的答案. 师:从语法上讲,“谁”是疑问人称代词,词中可理解为“哪个人”.那么,问题来了,“谁”在词人心中到底是哪个人或哪类人呢?  相似文献   

5.
谁是穷骑士?     
在一个岛上住着以下几种人:穷骑士、富骑士和无赖。骑士只讲真话,无赖只讲假话。有位姑娘只爱穷骑士,要求这三种人每人只能说一句话,姑娘根据他们所说的话判定谁是穷骑士。姑娘作了如下一番推理:如果这句话是“我是骑士”,则不能将三种人区别开来:如果这句话是“我不是骑士”,则三  相似文献   

6.
雨静 《云南教育》2008,(22):33-33
看到第一个问号,你会觉得太好回答而显得无聊。是谁?是人,具体到个人就是姓名、性别、年龄、学历等构成的人?是“谁”,还需要向他人求证答案吗?  相似文献   

7.
究竟谁洗澡?     
相传,某澡堂老板酷爱打赌,且精于辩术。一次,来了两个客人,一个很干净,另一个却很脏。老板便问店里的伙计:“倘若我请他俩洗澡,谁会洗呢?”“当然应该是那个脏的。”伙计不假思索地说。“应该是那个干净的,因为干净的有洗澡的习惯,而脏的没有。”老板狡黠地反驳道。“那么应该是那个干净的。”伙计脱口而答。“不应该是那个  相似文献   

8.
谁动了谁的奶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听了一堂“好评如潮”的课。其好评主要集中在“教师从头到尾共有近百个提问”——据说是“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真正实现”了“双主”。一堂课,我记录了:1.所有的提问;2.41位同学中多少人接受了提问?3.回答问题最多的是谁?4.谁回答了“关键的问题”?因为几乎出现了所谓经济学中的“帕累托现象”,即几乎20%的人回答了几乎80%的提问(其中一个佼佼者回答了14个提问)。于是有下述联想:  相似文献   

9.
学了几十年的雷锋,却很少有人提及这样的话题:雷锋当初学的谁?如今提出这个问题,肯定会引出多种答案:学全国人民,学英雄模范,学领袖教诲……这些答案当然都不错,但还有一个答案:雷锋学的是他的领导。你若不信,有雷锋日记可以为证:雷锋在县政府当公务员,经常跟县委张光玉书记下乡。那时的领导非常注意和群众打成一片,张书记下乡常常是鞋一脱就下田,一边扶犁,一边和老乡搭话,分不清谁是民谁是官。有一次,张书记发现一位老农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就掏出仅有的20元钱递给老人,让他买几头猪崽饲养,尽快过上好日子,雷锋入伍后…  相似文献   

10.
《小学时代》2009,(6):20-20
竹林、竹林,既然是林,当然就是树了:也有人说,一般都叫“竹手’,哪有叫“竹树”的.当然不是树.应该是草。竹子究竟是草还是树呢?最科学的答案还得问咖啡猫,谁让我这么渊博呢!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教学调研时,曾听过A、B两位教师执教的同一节内容的课——《数学》七年级(上)“代数式”,两位教师又让学生做了同样一道典型的练习题:用代数式表示“x与6的平方差”.两位教师给出的答案却各不相同,A教师确定的答案是x^2-6^2,B教师确定的答案是x-6^2.在组织评课研讨时,教师们也众说纷纭,究竟谁的答案正确?现提出本人的观点与大家一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说话或作文时,我们常常用到“自己”这个词。如果问个问题:“自己”究竟是指谁?谁多同学一定会不加思索地回答:当然是指“我”喽!其实,答案是错误的。就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例吧: 1.他把自己(指“他”)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爷爷的俭朴生活》 2.任凭风吹雨打,我们  相似文献   

13.
你是谁     
我们虽然不能放下周围的一切,但是也不能为了一切而丧失我们自己。一位妇人晕倒在地。突然,她感觉自己好像已经离开了人世,正站在天堂里的法官面前。一个声音问道:“你是谁?”“我是市长的妻子。”妇人回答。“我没有问你是谁的妻子,而是问你是谁。”“我是4个孩子的母亲。”“我没有问你是谁的母亲,而是问你是谁。”“我是教师。”“我没有问你做什么职业,而是问你是谁。”“我是一名基督徒。”“我没有问你的宗教信仰,只是问你是谁。”一问一答没完没了地进行下去。妇人总是不能满意地回答法官的“你是谁”这个问题。她下决心要找出“我是…  相似文献   

14.
谁的主意好     
《学前教育》2009,(3):16-17
王老师组织了一次小班文学活动《谁的主意好》,布置了场景:小兔的家。活动中。通过听、看.表演,幼儿很投入地体验了“小羊使劲捶”、“小猫用力踢”、“小鸭大声喊”、“小鸡轻轻敲”等不同的叫门方式。最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谁的主意好?幼儿异口同声回答:“小鸭的主意好。”显然,大家没能说出“正确”答案,王老师又换了一个问题让幼儿选择:“小鸭和小鸡的主意,哪个更好?”终于,有几名幼儿想起文中小兔说的“我想听到有礼貌的敲门声”,说出了“小鸡轻轻敲门的主意好”。尽管很多幼儿提出异议,可王老师还是在有了“正确结论”后,结束了活动。活动后。有老师指出,讨论这一环节,王老师应该让幼儿充分讨论,未必小鸭的主意不比小鸡的好!王老师提出:如果这样的话。如何体现“有礼貌地敲门”这一教育目标呢?您认为,王老师该如何处理这个环节呢?  相似文献   

15.
为了谁     
课堂为谁而设甲教师为谁而教?答案似乎显而易见:为了学生。 然而,当我们用这样的观点去审视课堂教学时,时常会发现,课堂展示出教师良好的教学素质,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按常理而论,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应该学有所获,学有发展。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结果呢?说到底,还是“为了谁”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假如我问你,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吗?你肯定会回答:“看过N遍了,动画片《西游记》看得更多。”那么我再问你,师徒四人当中,你认为谁是最大英雄?你可能脱口而出:“当然是孙悟空了,他会七十二变,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太厉害了。”也可能有同学会说:“猪八戒、沙和尚的武艺也相当了  相似文献   

17.
《圣经》对环境问题的态度首先是探讨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地球属于谁? 第一种回答是直接了当的。《诗篇》24:1说:“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居住其间的,都属耶和华。”上帝是大地的创造者,通过创造,上帝成为地球的拥有者。但这仅仅是片面的答案。《诗篇》115:16说:“天,是耶和华的天,地,他却给了世人。“因而,正确的《圣经》答案是:地球既属于上帝,也属于人——属于上帝,是因为他创造了地球;属于我们,是因为上帝把地球交给我们。当然,这并非说上帝完全彻底地把大地交给我们,以至不保留丝毫的权力,也不再控制它…  相似文献   

18.
用下面的标准来检测一下你的熟人,回答“就是这样”记1分,“完全不是”不加分。 涟漪式的人际关系让社会不得不贴上“熟人”“关系”的标签,当然也有人认为现在不过是“装熟”社会,大多数人生活在友谊的虚假繁荣里,实质上,你们只是“陌生人”。检测一下你身边的熟人们,谁只是在跟你“装熟”。  相似文献   

19.
《课外阅读》2006,(5):52-52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公开课,老师提问:。各位同学,有谁知道长度的单位是什么?”这时,班上最乖巧的一个同学举手要求回答,这是课前老师安排好的,当然是他回答了。“老师,是米!”。不错不错,请坐下。”“可是,有谁知道还有什么呢?”这时候,平时学习最落后的同学也举手,老师有点激动,虽然没有事先安排他,可是老师觉得不应该有歧视,决定给一个机会。  相似文献   

20.
如图、纸圈吊平木棍,受力时谁断?你可能回答“当然是纸圈断”,但是,这一推断,可能对,也可不对.你可做下述实验来看看。在两个铁架台上各悬挂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