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节目的声画结合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昱  王丽 《记者摇篮》2009,(4):77-77
声音和画面是电视语言系统的两大元素,其中声音符号是作用于人们的听觉,画面符号是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它们在电视语言中哪个更重要?这一直成为电视界争论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2.
电视专题节目作为电视艺术的主要品种之一,是一种包容量大,形式手法丰富,主题性鲜明的电视节目形态。在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中,如何处理好画面与声音的关系历来是个重要的问题。一部好的电视作品势必要动用电视的多种表达方式,形成一个完美的综合视听休。 一、在电视这个视听综合艺术里,声音和画面同是重要的表现手段。 对于一般电视节目,人们习惯上将各种构成因素归结为两大类语言:画面语言和声音语言。画面语言包括画面的色彩、构图、影调、光效以及字幕信息等;声音语言包括同期声。解说、音效、音乐等可听手段。电视语言中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电视作为可以传播信息同时也可以带给观众各种娱乐形式的载体,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视的内容是通过声音和画面来进行传递的,而电视声音又分为语言声音和背景音乐。人们在观看电视的过程中,通过对画面的直接和感性认识,成为知识或者娱乐的受众,与此同时,背景音乐和语言介绍起到了情感强化和加深理解的作用。所以说背景音乐和画面的协调应用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这里,我们主要谈谈音乐、画面在电视制作中的协调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继光  范莉 《新闻前哨》2001,(11):27-27
电视新闻除了和报纸新闻、广播新闻一样具有新闻性这一共性外.还具有电视的特殊性──以画面为特征,集视听为一体的传播方式,每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必然是声音与画面的有机结合。换句话说,就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电视画面和声音在传递信息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今年湖北电视台为纪念中国共产党80周年开辟的《老区纪行》和《旗帜》等新闻栏目,从电视画面中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老区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画面中建国前和建国后人民生活的对比,让人真实地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电视画面“是一个…  相似文献   

5.
钱猛 《视听纵横》2002,(5):50-50
电视纪录片作为电视节目中一种独立的表现形式,在创作过程中,声音的创作远比画面的创作要复杂得多。这不仅仅是因为声音成分复杂,更是因为人们对声音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了。纪录片中的声音成分主要有:人物同期声、自然音响、效果音响、解说词、音乐,它们在作品中经常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声音效果。关于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一直是电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争论不休的问题,而这种声画关系的争论又往往表现在对声音的认识上。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声音的认识,主要有这样两种偏差:一种是主张以画面为主,声音是为了补充画面的不足,它注重的是画面的冲击力和表现力;而另一种则是强调解说的作用,画面只是图解解说的意义而已,它注重的是解说词的表意作用及创作主观情感的抒发。虽然这两种认识各有各的理由,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都忽视了电视本身所具有的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6.
电视风光片是声画结合的,它以画面为主,声音为辅,声音服务于画面。电视风光片制作精细,画面讲究,要求解说语言具有艺术性,并与画面紧密配合,协调一致,交相辉映。那么,怎样才能解说好电视风光片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和把握。  相似文献   

7.
电视媒介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向受众传递信息,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复合语言构成了电视语言系统。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画面语言是它的基础语言。电视新闻就是靠具有形象特征的画面和声音同步进行信息传递、叙述事实的。一条优秀的电视新闻是声音和画面(包括字幕)完美统一的结晶。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好的新闻体裁由于没有充分运用电视画面语言的独特优势,而未能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柯 《新闻前哨》2000,(7):25-25
如果说印刷术的发明及近代报纸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传播革命,那么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的问世则是第二次传播革命,而在现代科技中与通信技术、传播技术相融和的电子技术将是意义更为重大的第三次传播革命。电视的出现,使人们对文字的模糊想象变成了具体的声音画面,正是电视声画统一的优点,使它成为现代人生活中极为重要不可缺少的部分。 声音和画面同为电视的两个要素,相辅相承,任何一方的缺陷都会影响报道的完美。专题片作为比新闻更深一层次的报道,尤其要求声音与画面的配合,这里的声音既包括现场音、采访,也包括解说词…  相似文献   

9.
电视媒体以画面和声音的双重优势带给观众独有的现场感和冲击力。相比其他平面媒体和广播媒体而言,电视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充分展现画面语言的魅力,满足人们眼见为实、先睹为快的接受心理。电视新闻记者手中的摄像机和麦克风就是观众的眼睛和耳朵,由摄像机所记录的有声画面就是电视新闻的基础语言。电视记者需要对新闻内容的整体布局进行分析,在拍摄中充分体现电视画面的技术和艺术处理手法。影视摄影中会有很多因素决定画面的最终呈现效果,对于摄像师而言,需  相似文献   

10.
电视与其它传播媒体的不同之处,主要是除了具有先声夺人的声音之外.还有动感的画面形象,而且画面比声音更重要.因此说画面是电视传媒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所谓电视画面就是运用镜头、声音以及文学等三种表达元素,根据人们观看事物的习惯总结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语言,业内人士称为电视画面语言;我们所认识的电视画面起初是从电影画面发展而来,本是绘画艺术用语的画面一词被借用到了电视上。这里的电视画面,就是指电视艺术家用以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体现创作构思的各种手段和技法的总和,包括构图,光效,色彩,影调等诸多元素电视画面,在日常播出中,电视画面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相互之间又起着弥补、互衬、互托等作用,也可以理解为上一不平衡画面与下一不平衡画面的叠加达到总体的平衡,这样更富有视觉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12.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初,中国电视研究领域曾经有过一场关于电视表达应以画面为主还是声音为主的激烈论争。这场论争缘起于业界和学界盛行的"画面崇拜"现象。当时,电视传播实践中实际遵循的原则是"以画面为主,声音加以配合",强调画面在电视表达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在各类媒体中,电视媒体以其集声音、画面与一体的综合优势取得了不可替代位置,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画面是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要素,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画质同样是决定一个影片的关键,而画质的好坏与摄像人员的技术水平又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摄像人员应当掌握一些使用的摄像技巧,为呈现更多更好的电视作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电视是用画面及其伴音传播信息的,画面和声音构成电视广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画面是无声的形象语言,解说是有声的诠释语言。没有画面就无须解说,没有解说,画面就是难以解读的“天书”,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由于电视宣传比其报纸、广播具有直观、形象的强大优势.因而在电视编采人员中产生了“画面万能”轻视解说写作的倾向.这是十分有害的。  相似文献   

15.
章旭明 《新闻窗》2013,(1):59-62
画面和声音是电视艺术的两大要素,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画面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声音的作用也不可小视。这里所说的声音包括解说、音响和同期声等听觉内容,其中同期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谓同期声,是客观存在的真实音在拍摄时同期录音的意思。一般来说,就是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现场摄录电视画面的同时通过电子设备记录下来、用在新闻报道中表现新闻现场主体的各种声音。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应发挥画面的独特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除了和报纸新闻、广播新闻一样具有新闻性这一共性外,还具有电视的特殊性─—以画面(图像)为特征,集视听为一体的传播手段来对新近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每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必然是声音与画面(图像)的有机结合。换句话说,就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电视画面(图像)和声音在传递信息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在今年中央电视台揭批邪教“法轮功”的报道中,亿万观众从画面(图像)和声音中,真实而强烈地感受到了邪教“法轮功”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和其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的本质。可以说,“法轮功”练习者自焚、…  相似文献   

17.
以声音作为信息载体的广播媒介,无法像电视媒介一样,通过丰富的画面语言给人们带来直观的感受.与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中铺天盖地的奥运宣传和报道相比,广播媒体的声音似乎略显微弱.  相似文献   

18.
俞力 《视听纵横》2010,(3):32-33
电视的声音诉诸听觉,而电视的画面诉诸视觉,声音和画面这两大元素在电视中哪个更重要呢?电视理论界对此问题曾有过争论。要弄清这个问题,要从电视的新闻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去认识。  相似文献   

19.
声音信号与电视画面一样,都是信息的有效载体。是电视新闻要告诉人们的事实的重要构件,也是观众看电视了解新闻事实的不可缺少的要素。  相似文献   

20.
胡斌 《新闻前哨》2005,(2):81-81
电视画面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它包括形象、声音、氛围、环境、表情、动作等形成综合的多方位的信息场。电视画面兼负多种信息渠道,具有很大的单位时空信息容量。从视觉感知的心理特征上看,电视画面是人的视觉的延伸,具有“百闻不如一见”的优势。多视角的形象画面,不仅让观众看到新闻事件本身,由于视觉的联想作用,而且可以看到画面以外的“隐信息”。电视画面具有极其丰富的再现潜能。这是电视媒体的强项或长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