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增词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是一门艺术。在正确理解原文、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如何摆脱原文的形式束缚,使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规范,这是翻译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既需要正确的理解、准确的表达,也需要一定的翻译技巧,同时,这也是衡量译者英语理解水平、汉语表达能力和翻译质量的标准。增词法是重要的翻译技巧之一。  相似文献   

2.
传记读本《威廉·莎士比亚》英文原文朴质简约 ,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不同的表达习惯 ,汉语读者容易误解或不理解其深层意义 ;该书汉译者重视对原文进行归化 ,巧妙运用汉语的四字词组、增词、减词、词义引申 ,以及句法结构的调整等翻译技巧 ,译出了“神韵” ,使汉语读者能充分认识莎翁一生在事业上的辉煌成就与丰富的人生阅历。  相似文献   

3.
韩哲 《海外英语》2014,(15):117-119
《跟父亲一块儿过日子》是吕叔湘早年的优秀译作,以地道的汉语生动地再现了原文风格。大师如何在忠实于原文的同时译出汉味儿?通过分析译例,可将吕译本汉味十足的关键技巧总结如下:善用动词、双音节词、重复、短句和地道汉语词。  相似文献   

4.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导致翻译独特性很强的汉语诗词显得尤为困难。文章探讨了补偿翻译技巧在汉诗英译中的作用。在汉语诗词英译过程中,汉诗中的韵式和节奏等方面信息的缺失甚至被歪曲,可以在形式和内容上加以补充翻译,这样既可以兼顾原文的表情达意,又可以最大限度再现原文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5.
汉语无主句是汉语言中常见的一种典型句型和独特的语言现象。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存在着差异,在进行汉语无主句的英译时,往往需要采取一些技巧,才能使译文符合英语语言的规范。文章通过大量的译例,探讨了汉语无主句的英译途径,旨在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6.
英汉翻译是英语和汉语两种文明相互交流的平台;在翻译交流过程中要充分体现语言本身的美感和内涵,即体现英语原文内在的"精气神"——具有优美的表现形式、体现语言表达的技巧并充分反映出作品的灵魂。充分解单词本身的确切意义,注意英语本身所体现的历史背景、生活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的差异,再结合一些翻译技巧,让汉语受众能感受到英语的内在含义,体现英语语言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7.
英译汉作为一门技术,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寓含着不少翻译的技巧。我们只有恰当地用好这些技巧,才可能使译文既忠于原文,确切而完整地表达出原文的内容、风格、精神和思想,又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这是在教学中应该引起注意的。  相似文献   

8.
刍议英语翻译中的句法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在句法结构及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着很多区别.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按照译文的语言规则来表达原文的思想,对于不同的句子要采取不同的句法翻译.本文通过对七种不同的句法翻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掌握句法翻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一种涉及两种语言与各种知识的语言活动。努力培养译者具有一定的翻译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而翻译技巧在翻译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实践证明,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翻译技巧有助于译者在其现有的汉语表达能力的情况下使译文质量再提高一步而且还能保证译文达到忠实于原文的基本要求。本文浅谈英译汉的翻译技巧之一“正说反译、反说正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现英语和汉语的不同语法规律,也不断了解这两种语言的表达方法。英语和汉语均有各自的特点,例如,两者句法上主谓和动宾的词序基本相同,但英语有冠词,汉语无冠词;英语可以省略的某些地方,在汉语中就不能省略。因此,增减文字便成为英译汉时最常用的技巧之一。我们所讲的增减,是指在保持译文和原文思想内容完全一致的前提下,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在译文上作某些必要的增补或删减,其目的是为了使译文更加信实流畅,生动活泼,使读者读译文时象读原文一样得到语言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英语和汉语在用词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差异很大,因此在英译汉过程中除需具有对原文准确的理解能力和深厚的母语功底外,还需掌握一些翻译技巧,特别是词类转换方面的技巧。  相似文献   

12.
无主句是汉语中一种独特而又常用的句型。由于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的差异,汉语无主句在翻译成英语时通常需要采用一定的翻译技巧,做出适当的变通,选择得体的英语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其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英语语言规范,从而达到"变中求信,变中求顺"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英汉语在词汇、句法、思维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英汉翻译实践中,转换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翻译技巧,根据英汉语在动静倾向、主被动语态以及句型结构等方面的差异,灵活使用词类转换、句子成分转换、语态转换、语序转换等方式进行翻译,以使译文既忠于原文,又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通顺流畅。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汉语与英语句子结构的特点分析入手,突出汉语的意合特点和英语的形合特点,指导英汉互译时长句的翻译方法,同时归纳了在汉译英时翻译方法和思路,翻译时不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翻译,而因分析原文的主要信息,重新调整结构,用符合汉语和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来传递原文的意思。通过归纳分析英汉互译时的不同方法和技巧,使我们在处理长句时更能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5.
英汉两种语言有很大不同。就语法结构而言 ,英语喜欢使用被动句 ,把中心词放在前面 ,修饰语从后面来修饰中心词 ;而汉语则偏向于把中心词放在后面 ,修饰语放在前面 ,而且使用被动句的机会相对要少得多。这就使得英语被动句汉译时 ,不但要求对原文有透彻的理解 ,而且还必须照顾到汉语的一些习惯。如果英文被动句翻译成汉语被动句听起来很拗口时 ,就必须改变句型。下面是英语被动句汉译时的一些技巧。1 译成汉语主动句英语中被动结构的句子译成汉语主动句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情况。1 .1 原文主语在译文中继续作主语。( 1)Thewholec…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对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汉翻译教程》中的若干译例在原意理解、汉语表达、翻译技巧的采用、逻辑概念、原文涉及的事物及原作的语体等方面提出商榷意见和评析。  相似文献   

17.
科技英语中多见长句、难句,译成汉语时往往得改变原文的句子结构,以适应汉语的表达习惯,从而译成数个汉语句子。这需要拆译技巧,既可拆译冗长的句子成分,又可拆译短小的修饰语(视情况而定),达到语言流畅,条理清晰,概念明确。  相似文献   

18.
重复在汉语中是一种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除此之外汉语还有着丰富的叠词。这与汉语的语音文字特点、思维习惯有着密切关系,而在英语中,语篇衔接手段以替代为主,重复多用于修辞和强调作用。汉语中合理的重复在英译时照搬原文往往容易出现冗余现象。汉语除去显性重复外,还包含着大量的隐性重复,若不充分考虑深层意义,翻译成英语时很容易产生冗余,降低译文的可读性。在汉英翻译时要注意两种语言重复现象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一定的翻译技巧避免冗余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张倩 《海外英语》2013,(15):169-172
文物翻译需要译者在不同文化框架下进行思维转换,通过概括、增/减译和变译等翻译技巧将原文信息传递给译文读者。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为世界文化遗产,其现有的洞窟简介英译值得商榷。译者在翻译洞窟简介文本时,不仅要勘正译文语法错误,还应在英语和汉语文化框架下灵活转换,同时在英译过程中适当运用概括、增减和转变原文信息等技巧,以便国外游客更有效地理解石窟造型和佛教文化。  相似文献   

20.
文物翻译需要译者在不同文化框架下进行思维转换,通过概括、增/减译和变译等翻译技巧将原文信息传递给译文读者。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为世界文化遗产,其现有的洞窟简介英译值得商榷。译者在翻译洞窟简介文本时,不仅要勘正译文语法错误,还应在英语和汉语文化框架下灵活转换,同时在英译过程中适当运用概括、增减和转变原文信息等技巧,以便国外游客更有效地理解石窟造型和佛教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