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学音乐教材中,唱歌课占了非常大的比例,相比较欣赏课,学生更喜欢唱歌课,大多数学生都认为音乐课就是唱唱歌。可是真的把一首歌曲"唱会,唱好,会唱",其实没有那么简单。笔者就如何在音乐课上唱好一首歌,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从小抓起,打下坚实基础1.使用音乐教具。教师应尽量带学生到音乐教室上课,做到上音乐课有多媒体、钢琴或者电子琴等。这些辅助工具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准确的音准、音高,而且能唤起学生的歌唱注意,使他们  相似文献   

2.
作为音乐老师,经常发现学生一离开音乐教室,就不太唱课上教学的歌曲,家长也反映孩子回家很少主动唱歌,即使唱了,也不尽如人意。学生离开音乐课堂不唱歌的原因有很多,没有记住歌词也许是其一。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高效率地记住歌词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运用了形象辅助法、活动体验法和结构分析法三种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歌词的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3.
小学低段的音乐教学,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启蒙阶段。和其他课程一样,音乐学科也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在小学低段的课堂音乐教学应注重建立课堂教学常规,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音乐课的常规训练,对教师上好以后的音乐课,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小学低段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精力旺盛、注意力难以集中、对音乐的领悟和表达能力较弱、想象力丰富等特点.然而,在我们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中主要还是以教师范唱、学生跟唱的单一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孩子被动地接受音乐学习,小孩对音乐课的兴趣没有根据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征进行充分的挖掘.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成为我们教学中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5.
袁浩 《教书育人》2014,(7):57-57
音乐的熏陶,往往能激起人的智慧,在学生的成长中,音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农村中学,音乐教育往往是大打折扣,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弊端。 一、农村中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师的认识比较片面。由于中学有着升学的压力,所以不少学校只注重主科的教学,对于音乐这样的常识课,在思想上就比较不重视,不少老师认为音乐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唱几首歌曲,音乐课也就可有可无。因此,我们时常看到,不少教师为了能使学生的主科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总是“借用”学生的音乐课,渐渐地,音乐课就成了语文课、数学课等主科教学的阵地。渐渐地,学生也就对音乐学习失去了原有的热情。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爱唱爱跳是天性,传统的音乐教学却吸引不了孩子,分析原因,主要是出在音乐教学目标上.以往的音乐课,无论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要求等方面,提倡的都是“知识中心”、“技能至上”,出现了音乐课只追求音乐知识与技能的片面化倾向,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不利于音乐审美教育的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晶 《华章》2010,(36)
音乐课,在早些时候又被称之为唱歌课,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音乐课程标准>对于小学音乐"表演"领域中的"演唱"内容标准是:使学生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初步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音乐课中唱歌教学的重要性.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仅应该重视教唱教学,更加要对自己的教唱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才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由于小学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作用被淡化,音乐课课堂教学中教师范唱、教唱,学生跟唱、喊唱的程式化现象十分普遍,学生学习兴味索然。近年来,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运用多种方法改革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作了大胆尝试,从而使学生在整个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情绪愉快,兴趣浓厚,求知欲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的做法和体会是:一、乐曲指挥法,创造学习环境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能直接地、迅速地通过耳朵传到大脑,作用于心灵和精神,唤起感官美的感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与明确的学习目的及学习活动相联系的。但对少年儿童来说,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调动他们的内部动机——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萌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学音乐课的学习同样如此。   一、美化音乐“小天地”   音乐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把音乐教室布置成优雅美丽的“小天地”,学生跨入其中就会受到美的熏陶。对音乐教学能起到渲染烘托作用。如在教室四周墙壁上挂着国内外音乐家画像,各种乐器演奏的彩色挂图,节奏训练及乐理知识图表;…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过程中,音乐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音乐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契机,及时诱导学生的创造欲望,使音乐学习和创新培养得到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一、编创歌词,唤发创新愿望爱唱歌是孩子的天性,好的歌曲人人都喜欢唱,更何况是天真烂漫的孩子。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歌曲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因素,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编创歌词,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例如:学习歌曲《请你唱个歌吧》,当学生能熟练地演唱之后,我启发学生,…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音乐课课堂教学质量是培养学生音乐情感的关键,那么,如果设置一个艺术性的音乐课堂常规,用音乐艺术特有的艺术语言和艺术行为来组织音乐课,那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音乐课课堂常规就是师生问好,然后发声练习、节奏训练等,机械单调会使学生倍感乏味,那么,如何改变这一情况。1.创设优美动人的音乐氛围。上课铃声响了,学生们连拥带挤进了音乐教室,你踩我脚,我碰你肩,教室里嗡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有两种课型,一是唱歌课、二是欣赏课,其中最主要的是唱歌课。音乐唱歌课的教学目的是,体验歌曲的音乐情感,学习与歌曲相关的音乐知识、歌唱技能以及音乐文化;提升感受音乐、用歌声自主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唱歌教学中,一般会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唱准音调,准确把握旋律,有感情地唱好歌曲,其有感情地唱好歌曲也是教学的难点。在实际音乐教学中,唱歌课是提高学生音乐表  相似文献   

13.
许多美学家认为,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同时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对于儿童来说,音乐情感与形式几乎都能诱发其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但是有的教师却在音乐教学中走入了误区,只为了上课而上课,音乐课上缺少了趣味性,只剩下了老师弹琴、教唱,学生学唱、练唱,老师讲、学生听。每节课如此,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不再与老师积极配合,音乐课就变成了一些孩子的“自玩儿”课。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能使儿童在充分的体验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形式、技能的领悟呢?一、师生情感交融,让爱温暖孩子的心我们是教师,是为…  相似文献   

14.
正高中的学习生活非常紧张,音乐课应该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调节剂.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学生喜欢音乐,但是不喜欢音乐课,一周占比重很少的两节音乐课,竟然有很多同学"翘课",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咨询学生,学生反映音乐课上的"没意思"。音乐教师一味地讲那些理论知识,和平时的其他文化课没什么区别;要不就是打开多媒体,让我们听歌、看电影;即使学两首歌,也是老掉牙的,没人愿意唱;音乐课上成了自由课,纯粹是浪费时间。学生对"音乐  相似文献   

15.
<正>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小学尤其是低年级的音乐课,是以音乐表现和音乐创造为舞台,以"情"和"境"交融为手段,让学生置身于音乐情境中。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美,从而达到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升华的目的。以《大鹿》这一教案为例,我设置了以下形式的教学流程:设置情境—感受情境—表现情境—拓展情境。一、设置情境,引导情感投入1.音乐教室的情境创设  相似文献   

16.
音乐课堂教学,不能拘泥于让学生静静地坐在位置上,由老师弹、唱,学生听,然后学生咿咿呀呀学唱的单纯传授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音乐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技能。我们必须让学生热爱音乐课。基于音乐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音乐课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1、引发学生的音乐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音乐美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音乐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的基础,也是激发学生上音乐课兴趣的关键。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引发美感的条件,以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例如,当学生们来到音乐教室门前准备上课的时候,那么他们首先看到的应该是音乐教师那愉悦的表情和充满艺术氛围、经过精心布置的音乐教室,听到的是优美或欢乐的音乐,于是,学生将情不自禁地以各种优美、欢乐的动作和花一样灿烂的笑脸回报给教师。 …  相似文献   

18.
从音乐教室回到办公室,我心里仍然充满着深深的愧疚……   下午第一节课是一年一班的音乐课.把学生带进音乐教室,当我告诉他们今天要学唱歌曲《柳树姑娘》时,一张张小嘴叽叽喳喳地说道:“老师我会唱!““老师我会唱!“看着他们那跃跃欲试、争先恐后的劲头,看着那一张张灿烂纯真的笑脸,我心里暖洋洋的,溢满了激情和感动.   ……  相似文献   

19.
孩子们都喜欢音乐,却有一部分孩子不爱上音乐课。这是什么原因呢?所有的孩子都能在音乐中得到快乐,但在音乐课上却不是这样。在欣赏音乐时学生们往往很享受、很放松、很愉快,但由于嗓音或是音准等方面的原因,在唱歌时有些学生并不享受,也不放松,在这件事上没有成功的经验,所以也就不能得到快乐,更不乐于多多尝试。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唱得很好,但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有义务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课堂上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音乐教师更要想尽办法使得音乐课充满趣味性,吸引学生的眼球,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是一节成功的音乐课。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老师已经习惯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学生仍然是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运转,其学习的满足感也只能在最后10分钟的个人唱、小组唱、集体唱中获得一些体验。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一种具有时代气息,让学生经历音乐实践过程,满足表演欲望,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发展的新型教学形式已得到广大音乐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把音乐课真正上成学生主动学习课,搭成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