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各家广播媒体在新闻竞争中日益强化记者连线报道。笔者认为广播要实现抢先传播优势,吸引听众并提高受众到达率的竞争目的,记者连线报道是最大利器;而要做好广播的连线报道必须做到选取最有特点的新闻现场,强化报道的“画面”思维,并在注重语言表达的同时充分利用好现场音响,增加听众的现场感,从而调动听众的联想力,让听众在收听新闻时有“看”到新闻现场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新闻报道的空间内容主要是现场新闻和新闻现场两方面,通过报道主持人对新闻发生的时点和事情进行实时报道和现场还原,从而对观众进行特定的新闻叙述,通过重建现场,将听众的心里现场和新闻发生现场以及报道时空的现场进行连接。  相似文献   

3.
如何做好广播新闻连线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一平 《青年记者》2012,(35):47-48
快捷是广播最大的优势,而广播新闻的连线报道更是将新闻的时效性推向了极致,它可以在第一时间让听众感受第一现场,与新闻事件同步,满足听众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的需要。但是,在连线报道使用越来越频繁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更好地提高广播新闻连线报道的质量?一个  相似文献   

4.
侯艳 《中国广播》2007,(1):44-45
现在直播节目成为广播节目的常态,记者现场报道的数量越来越多,比重越来越大,现场报道成为广播记者的基本功。“各位听众,我是记者XX(某人),我正在XX(某地)为您报道……”这样一句典型的现场报道开场白意味着记者要把听众带到新闻现场,满足听众同步、现场了解新闻事件的需求。所谓现场报道,是记者的现场口述和现场实况音响结合的一种报道形式,它要求广播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边看、边听、边说、边录,是最能体现广播记者特点和优势的报道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浅谈广播新闻连线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随着人们对新闻时效诉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通讯工具手机的出现,现场连线报道在广播新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广播新闻连线节目以其形式新颖、信息量大,而且可以极大地发挥广播的技术优势而深受听众喜爱.因此,广播新闻记者必须熟练掌握现场连线报道这项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6.
一、“现场同步报道”:让听众身临其境 新闻现场有着丰富的同期声或环境声等音响资源,加上现场报道的过程与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具有同步性,所以,记在新闻现场的观察、描述、评论,以及生动的现场音响采访,更能体现广播“音响”的自然性、传真性,更能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和可听性。在现场同步报道中,也更能将广播“快”的优势发挥到极至,以比其它媒体更快的速度满足人们获得最新信息的要求。我们的广播新闻,要尽可能多地运用现场同步报道形式,以增强广播新闻的吸引力,让听众身临其境。  相似文献   

7.
录音报道是带音响的广播新闻体裁。它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新闻现场的实况音响,包括当时当地自然界的音响和人的社会活动音响,还有新闻人物谈话的音响;另一部分是记者的述说,包括现场录制的口头背景描述或由播音员播读的文字导语和描述。 广播新闻配以现场声响这一录音报道形式以其时效快、现场感强、具有“以声夺人”的特点,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感染力、穿透力、说服力。成为广播节目中最受听众欢迎的形式。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听众已不满足于只知道新闻事件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王霖 《声屏世界》2007,(1):44-45
录音报道是广播新闻中常见的一种报道体裁,它以生动、真实、现场感强等特点被频繁地运用于广播节目当中,深受听众的喜爱。一篇成功的录音报道能够让听众更真切地感受现场的情景,接触事件的实质,引发听众的思索;较之于单纯的文字报道,它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事实说服力。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综合新闻频率两档重点新闻节目《早间新闻》和《全省新闻联播》为例,每天都有两到三篇录音报道,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9.
广播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对新闻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和报道,运用实况音响和现场解说来描述新闻事实和现场情景的报道形式。当主持人或记者在现场把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播报出去时,听众立刻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时,现场音响、报道、直播室的配合就会同受众融为一体,使新闻的传播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所以现场感的营造对于现场报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王旭 《记者摇篮》2009,(9):77-77
广播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对新闻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和报道,运用实况音响和现场解说来描述新闻事实和现场情景的报道形式。广播现场报道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强烈的现场感,可以满足听众既获知信息、又获得某种真切的现场感受的需求。要做好广播现场报道,必须要做到:  相似文献   

11.
孟玲 《新闻三昧》2004,(11):32-33
录音报道是广播特有的报道形式。通常由人物讲话,现场音响和字叙述三部分组成,由于采用了有声语言与现场音响,有利于声音优势的发挥和听觉魅力的形成,容易使听众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察其情的现场感受。因而受到听众和广播新闻工作的青睐。  相似文献   

12.
广播现场连线报道是以记者现场口头播报的形式出现,它时效性强,能迅速鲜活地展现新闻现场的特点,备受广大听众的青睐。独具优势的广播媒体现场连线报道实现了“第一时间”再现新闻现场,听众也从广播媒体的工作中感受到了新闻报道的提速。连线报道看似简单但要出彩,避免平庸却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3.
肖军 《记者摇篮》2013,(1):57-58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新闻的时效诉求不断提高。因此,为了吸引听众,现场报道作为广播新闻中最富有广播特色的一种报道形式,除了要发挥广播新闻快、短、新的特点外,还应充分发挥现场音响的作用,以声音代替画面、以声音描绘画面、以声音勾勒画面、以声音想象画面,用自由无限的遐想美弥补具象画面的缺失,还原现场的真实,形成具有强烈现场感、画面感的录音报道。那么在录音报道中如何使用得当的现场音响呢?  相似文献   

14.
广播现场报道是广播电台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直接向听众口头报道(也可以配置音响)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形式。现场报道是广播电台具有自身媒体特色的报道形式。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最能体现广播特点、最能发挥广播优势的现场报道,以其直击性、生动性和权威性越来越受到听众的欢迎。本文从广播新闻现场报道的题材、记者素质、现场报道注意点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当前广播新闻如何能更好地实现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15.
现场播音是指播音员走出播音室来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用有声语言准确报道新闻事实.如果播音员能够在现场播音的再创作中,通过对新闻事实内涵,正确地把握现场播音的基调,也会听到令人如临其境,使听众直接感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广播的现场采访是利用现场音响和记者的现场解说、述评组合成的一种报道形式。记者是边观察、边采访、边解说。报道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同步进行,使听众如临其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广播现场报道是广播电台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直接向听众口头报道(也可以配置音响)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形式。现场报道是广播电台具有自身媒体特色的报道形式。现场报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记者必须出声音,充分发挥电子媒体现场感、真实感和面对面的优势,这种报道方式,缩短了传者与受众间的距离,大大增加了新闻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8.
广播新闻要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不能无视描写的作用。 1、描写新闻现场的气氛或景物,使听众如临其境。广播新闻本身具有一听即逝、不留痕迹的特点。如果我们在广播新闻中对新闻现场的气氛或景物适当地进行描绘,就会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和吸引力,把听众带入新闻发生的现场,使听众进入角色,产生共鸣。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1月12日播出的,《战地新年小景》,对新闻现场的气氛、景物描写十分成功。“1949年的第一个早上在淮海前线人民解放军一个团的前哨阵地,对敌人喊话的喇叭调转头来啦,朝着自己的战友,唱起了轻快的新年歌曲:新鲜新鲜真新鲜,一块儿在地堡战壕里过新年,唱秧歌,说快板.  相似文献   

19.
韩英 《记者摇篮》2004,(6):60-60
广播现场新闻,是以广播为媒体的报道,除了不同媒介现场新闻所共有的特点外,它还有着自身的规律,即符合听众的要求。具有广播特点的现场新闻.在音响和语言的运用上体现出广播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张梦婕 《今传媒》2012,(8):117-118
广播现场报道最能体现广播的特色和优势,其以即时便捷、身临其境、真实可信、亲切感人等强大的生命力而成为当今听众最为喜欢的报道样式。它能有效凸显广播媒体报道快捷的优势,使报道更有现场感,增加了报道的真实性和鲜活度,能够深度开掘新闻资源,丰富报道的内涵。强调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用现场进行时的报道方式,向听众传递刚刚发生或正在发展的新闻,广播现场报道将新闻报道的时效推向了极致。那么,作为广播记者,如何才能做好现场报道呢?笔者认为做好广播现场报道需要培养和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