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排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各种多变战术的运用,后排进攻在比赛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威力,并从开始的无意识被动运用到现在的有意识主动运用,从一人进攻到多人掩护进攻,从男排运用到女排,已成为当今排球进攻战术发展的趋势。而我  相似文献   

2.
后排进攻战术的运用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前言后排进攻,已成为现代排球进攻的重要手段。后排进攻是指:扣球队员在本方进攻线以后起跳,扣击二传队员在进攻线前的开网球。后排进攻起源于1977年的第三届世界杯男排赛上,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在这20年的排球运动发展中,后排进攻方兴未艾,目前已被世界各国男、女排诸强所广泛运用,成为90年代排球运动进攻战术发展趋势中的一种不可抗拒的进攻形式。因此,本文拟从后排进攻战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入手,揭示后排进攻战术的发展趋势。2后排进攻战术的运用随着拦网能力的不断提高和排球运动技战术水平的迅猛发展,后排进攻战术正向着进攻…  相似文献   

3.
浅谈单脚起跳后排进攻孙东升自1977年第三届世界杯男子排球赛上,波兰队首次有意识运用后排进攻,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十多年来,后排进攻从开始的无意识运用到有意识运用,从被动运用到主动运用,从男排运用到女排运用,从一人到多人,由一点到多点,弧度由高到...  相似文献   

4.
提高防后排攻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近年来排球运动的发展,后排进攻从起初仅以一种弥补前排强攻之不足的新技术,已发展到运用次数越来越多,由前沿发展到纵深,速度由慢到快,进攻点由单一到多点,由只有后排参与到前后排相互掩护组成的立体多点攻的进攻战术体系。目前,各国排球专家的研究多集中在如何挖掘后排进攻的潜能上,而对如何加强提高防后排进攻能力方面研究较少,本文在这方面做一些分析探讨,以期提高排球同仁对防后排攻的重视。-,后排攻的技战术特点后排进攻虽然可以从后排任意位置上进行,但也受多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其一,规则的限制使后排进攻队员只…  相似文献   

5.
后排进攻对中国女排拦、防的冲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排进攻对中国女排拦、防的冲击高宝龙,郝利玲后排进攻的使用初期,只是作为进攻的一种补偿手段在男排比赛中出现的。自从波兰男排有意识地在比赛中大胆地运用后排进攻,并夺得了奥运会的冠军,这项技术在男排比赛中得到推广,并成为男排进攻的主要手段之一。现代女排随...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及运用后排立体进攻技战术是当前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也是提高进攻环节应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由于近几年来世界排坛上女子后排进攻被广泛地采用也普及导致女排各项技战术男子化,就我国女排如何充分挖掘后排进攻技术并在实战中加以运用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7.
0 前言当前,纵观世界排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趋势正朝向由单一的前排配合进攻发展到前后排配合的立体进攻方向发展。虽然,“后攻”战术已被世界男排诸强队广泛采用并取得了明显的进攻效果,然而,世界女排诸强队运用“后攻”战术还是在80年  相似文献   

8.
对后排进攻落点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后排进攻,是现代排球运动的主要进攻手段之一。从各方面的文献记载上都能看到欧美洲的男排如荷兰、美国、俄罗斯、巴西、古巴等世界一流的排球强队都将后排进攻列为现代排球进攻体系之中,并成为不可缺少的进攻手段,其杀伤力不低于前排的各项进攻战术。就亚洲各国的排球技术战术特点来看主要以快速多变,防守  相似文献   

9.
随着排球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的发展,后排进攻屡见不鲜,当今世界女排球强队都有进攻好手来完成后排进攻。国内少年排球比赛中也有人才能组织后排进攻,后排进攻现已成为一种主要的战术变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995年全国甲级女排联赛的观摩、现场统计、访问等研究方法,了解当前我国优秀女队运用后排进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女排适应世界排球进攻的有展趋势,提供教学训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关于排球后排进攻技战术的有效性研究堀申二先生为日本筑波大学教授.排球部总教练,1993年5月来我院访问并进行了学术交流活动.现将堀先生讲学主要内容介绍如下.当前世界排球进攻战术向复杂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后排进攻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美国男排首次引入...  相似文献   

12.
<正> 当今排球运动重要标志是运动员身材高大、弹跳好、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全面,其主要特点之一就是网上争夺日益加剧。为了更好地挖掘进攻的潜力,突破强有力的拦网,不仅从前排的激烈争夺,而且发展到后排纵深的对抗,从而大大地加强进攻的力量,极大地丰富了进攻战术。美国男排为何能夺取“四连冠”,除了独特的“摆动进攻法”和与众不同的接发球站位法外,还与美国队拦网占优势是有密切相关的。道格拉斯·比尔认为:“这一技术过去是,现在仍然是美国男排的强点”。1988年奥运会美国男排与苏联队争夺金牌的比赛再次证实这一点,美国队拦网得分大大地超过苏联队,据前三局统计数据表明,美国队依靠拦网就得一局球左右。拦网这项技术从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冠到1986年成为世界女排坛第一支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排球比赛中后排进攻已被不少队所采用。我国男排在参加笫九届世界排球锦标赛后的总结中曾提到: “今后排球将向全攻全守发展,也就是一人传球,五人进攻。后排进攻将是战术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后排进攻的拦网浅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世界排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运动员身材的增高和身体素质的增强,比赛中从后排发动进攻,已不再是前排进攻受阻时的一种“过渡”打法,而形成横向和纵深都有进攻的“立体”战术。后排进攻以其独特的过网区域和时间,给对方拦网的判断、起跳以及后排防守的取位造成困难,使对手鲜有还手的余地,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世界强队的后排进攻运用的越来越多,形成目前进攻战术发展的方向。拦网是抑制进攻的第一道防线,如何根据后排进攻的特点,组织起卓有成效的拦网,争取比赛的主劝权,是当前排球运动中需要正视的问题。 后排进…  相似文献   

15.
排球     
G842.19,XL96025 9700338对我国优秀女排队员后排进攻主要技术环节的研究=Research on back—line attack's maintechnical links of our country's excellent womenvolleyball players[XL,中]/展更豪∥西安体育学院硕士论文.-1996.-1-23图3表17参25(MYL)排球∥进攻∥女子∥技术分析∥起跳∥空中动作∥击球后排进攻已成为现代排球运动中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03年全国男子排球联赛进攻现状的分析研究, 了解目前我国男子排球的进攻特点与效果,同时从进攻效果找出我国男子排球在总体进攻上存在的差距,为我国男排在今后确定进攻战术与发展提供参考。通过比赛实况,对获得2003年全国"步步高"杯男子排球联赛前6名的上海、浙江、辽宁、八一、江苏、山东6支队伍,共13场54局比赛的进攻现状及效果进行统计,并运用数理统计法结合排球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分析。1 总体进攻现状分析我国男排总体进攻情况是:前排平均进攻次数占总进攻次  相似文献   

17.
后排进攻(简称后攻)作为排球一项新颖的进攻手段,八十年代以来,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迅猛的发展。在比赛中,充分地显示了它强大的进攻威力。它的出现,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排球进攻手段,促进了进攻技战术的新发展,而且预示着当代排球整个攻防战术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后排进攻由于具有:能增加进攻点;扩大进攻范围;提高强攻成功率;能发挥优秀扣球手的进攻威力;增强战术的快变性和进攻的突然性等优点。因而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战术效果,受到世界各强队的重视,并被广泛的运用。如在第五届世界杯男排赛中,后攻有了新的发展,无论是扣球的人数、运用的次数、战术形式的创新和扣球成功率的提高都为历届所不及。其中,巴西、捷克、美国和阿根廷队尤为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参加第30伦敦奥运会排球竞赛的男、女四强第二阶段16场比赛的得分特征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伦敦奥运会男、女排的竞赛特征、得分方式及得分结构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竞技表现是决定男排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竞技水平是决定女排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女排的主要得分手段是进攻,男排的得分手段均衡,进攻、发球、拦网和对手失误相当。男排比赛突显攻击性,也增加了失误的风险;女排比赛突显稳定性特点,提升了进攻和拦网得分的比率。并针对以上差距提出训练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女子排球运动,在技术要领、战术打法、得失分规律、训练原则和主要比赛规则(除了网高不同外)等方面,同男排基本上是相同的,特别是近代女子排球技术战术的发展日趋男子化,不断借鉴男排的打法来试装女排。因此,就总体而言,女排同男排的训练,具有更多的共同的普遍规律。但因女排运动员在人体解剖、生理机能、心理品质和球网高度等方面,存在着不同于男排的特殊性,所以女排在训练安排、技术运用和队伍管理上,必然就产生它自身应有的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2018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共13场比赛的后排进攻战术运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女排后排进攻战术运用在总进攻次数中占比较低,同时不同场次之间在运用数量上存在明显差距;后排进攻运用存在明显的实施人员、位置分布和打法特征,主要以朱婷六号位无掩护的后排进攻为主;同时,运用效果在位置上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1号位的后排进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