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据欧盟网站2014年9月22日报道,欧盟发布了《伊拉斯谟影响研究》(Erasmus Impact Study,EIS)调查报告。报告发现,伊拉斯谟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伊拉斯谟项目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质量,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化水平。《伊拉斯谟影响研究》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分析伊拉斯谟学生流动性对个人技能提高、就业能力发展的影响;二是调查伊拉斯谟项目对教师  相似文献   

2.
郭玉冰 《高教论坛》2023,(11):23-26
欧盟2014年正式启动的“伊拉斯谟+”计划是在整合以往各个项目的良好成效的基础上进行的新一轮更加综合化、系统化跨国项目,计划中的教师流动项目在各个伊拉斯谟成员国的教育政策中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和作用。结合相关统计数据,通过研究分析该项目的实施效果,借鉴“伊拉斯谟+”计划教师流动项目,提出我国教师流动应注重提升教师数字教学技能、政府加大财政投入额度、增加教师国际交流体验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伊拉斯谟项目"和"伊拉斯谟世界项目"的梳理,分析了欧盟从设立"伊拉斯谟项目"到启动"伊拉斯谟世界项目"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跨越式发展,总结出欧盟高等教育在项目设计和实施中所体现出的国际化发展的特点,包括目标的国际化发展、项目内容的国际化发展、视野的国际化发展、参与范围的国际化发展、影响的国际化发展等,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尔王子既非基督君主的典范,亦非完全马基雅维利式的君主,而是一位兼具伊拉斯谟和马基雅维利特征的国王。面对伊丽莎白时代两种流行但对立的君主权术论,莎士比亚给予肯定的同时也进行了批判,认为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成就理想的君主。据此,他将对英明君主的探求置于哈尔王子身上,不仅使哈尔成为理想君主的镜子,更显示了对“君主之鉴”文学传统的承继。  相似文献   

5.
伊拉斯谟+:欧盟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发展"伊拉斯谟+"项目于2014年1月1日正式生效。新项目将资助200万名学生在未来的7年中出国进修或参加培训。高等教育机构和企业将汇集为150个知识联盟以促进创新发展。世界银行开发新型数据工具帮助各国比较教育发展水平2014年1月21日,世界银行启动新的数据工具,这个被称为"完善教育结果的系统方法"的在线工具,可以帮助世界各国收集并分析教育政策、教育标准、教育改革、教育目标等方面的信息,并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伊拉斯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重要代表人物,终其一生反对经院哲学式的教育。他的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对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二是语言学习;三是教育管理。他注重教育实践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强调教师的自省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国际     
《教育》2013,(32):15
欧盟:加强与海湾国家教育合作10月29日,2013年世界教育创新峰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欧盟教育、文化、语言和青年专员安德鲁·瓦拉西欧强调,欧洲要对世界开放,通过教育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才相互理解并建立更深联系。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及"伊拉斯谟"和"创新欧洲"项目将是欧盟加强与海湾国家在教育和文化合作伙伴关系方面的重要桥梁。据悉,"伊拉斯谟"项目是欧盟教育、培训、青年和体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计划,计划于2014年1月正式启动。除了资助欧洲国  相似文献   

8.
俞可 《上海教育》2014,(2):46-48
2014年1月1日,欧盟正式启动伊拉斯谟加强版(Erasmus+)。之前,2013年12月3日,欧盟教育部部长理事会决定采纳伊拉斯谟加强版实施方案。其最终文本由欧洲议会与欧盟各成员国以及欧盟委员会于2013年6月26日确认,并于11月19日在欧盟议会以压倒性多数表决通过。教育由此成为欧盟连接世界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据欧盟网站2013年11月21日报道,芬兰、希腊和西班牙的3所高等教育机构荣获2013年“欧洲伊拉斯谟奖”(European Erasmus Awards),同时获得一笔奖金。其中,金奖得主是位于芬兰中部的韦斯屈莱大学,该大学每年有70%的教职人员参与了伊拉斯谟海外交流项目,学校认为教师交换是提高教师质量的关键。希腊的克里特技术教育学院以及西班牙瓦伦西亚的理工大学分获了银奖和铜奖。“伊拉斯谟奖”的颁奖典礼于21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展览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10.
<正>据欧盟委员会网站2012年12月12日消息,欧盟成员国和欧洲议会当日通过的一项协议填补了2012年终身学习项目1.8亿欧元的资金短缺,并将在2013-2014学年提供约2.8个伊拉斯谟学生贷款名额。协议的通过得到了欧盟教育、文化、语言多样性及青年事务委员瓦西利乌的肯定:"对于成员国和议会达成的协议,我感到非常欣慰,这对于伊拉斯谟项目的学生和其他受惠者  相似文献   

11.
欧盟“伊拉斯谟计划”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拉斯谟计划作为欧盟(欧共体)推动的欧洲国家间的大学生流动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欧洲高等教育跨国合作的一个独特视角。本文通过阐述伊拉斯谟计划的实施背景、目前情况以及相关评估,指出了欧盟在该计划之外致力于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李大为 《成人教育》2015,35(1):88-91
过去二十余年间,欧盟在不同领域内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育促进计划,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这些计划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不足.面临并不乐观的社会和经济形势,欧盟以“伊拉斯谟计划”为主体,整合了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个领域的计划和项目框架,于2014年启动了“新伊拉斯谟计划”.其中,成人教育领域作为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形式,并作为终身学习理念的重点推广领域,得到了非常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欧共体1987年推出的伊拉斯谟(ERA SMU S)计划于1994年结束并被新的计划即苏格拉底计划和来昂那多计划所取代,时至今日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其所起的作用以及对欧洲乃至世界各国所起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没有哪一个计划能象这个计划这样起着如此大的作用。因此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进程中,重新来研究和定位这个最早的有关教育交流的计划是非常之必要,也是很有益的。本文主要从伊拉斯谟计划的实施背景和实施内容及成效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不断加速,为了鼓励欧洲国家之间的高等教育机构,特别是大学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欧洲共同体以及后来的欧盟出台了一系列的高等教育政策,其中之一是"伊拉斯谟—曼德斯计划"。通过阐述"伊拉斯谟—曼德斯计划"的实施背景、内容并对其加以评析,提供了我们了解欧洲高等教育跨国合作的一个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5.
为了鼓励欧洲国家之间以及欧洲与世界其他地区在高等教育领域,特别是学生交流方面的合作,欧盟出台了伊拉斯谟系列计划,已历经30年。文章针对伊拉斯谟系列计划中的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进行研究,总结分析了该项目在研究生联合培养方面的主要内容、模式特点、培养成效,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该计划对我国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伊拉斯谟计划”是欧共体最为成功的教育合作项目之一,其成功经验值得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借鉴。为此,有必要详细分析它出台的动因,如实描述它的进程及主要内容,初步探讨它对欧洲一体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动作用,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伊拉斯谟+"计划拓展了"伊拉斯谟"计划的成效,由三个关键性行动即促进个体学习交流、开展成功经验交流与合作、支持政策革新和两个辅助性方案即让·莫内行动、体育运动方案构成。欧盟采取了识别和验证技能与资格、传播和利用各种项目成果、扩大和保持国际合作、贯彻和实施多语言制度、倡导和促进公平与包容、保障与维护参与者的利益等措施来扩大欧洲高等教育在世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欧盟于2014年1月1日以147亿欧元预算启动“伊拉斯谟加强版”,力图在2020年前打造教育国际化标杆并实现欧盟高等教育全球战略。通过塑造一代又一代“伊拉斯谟学子”,欧盟意在赢取未来。当下,欧盟深陷经济与信任双重危机无法自拔,被寄寓厚望的欧盟教育也失守宗庙,表现为三大缺失,即青春梦想的缺失、标杆效应的缺失和全球视野的缺失。由此,欧盟高等教育全球战略的实质与意图昭然若揭———危机时代的自我救赎与全球时代的人才争夺。在实质与意图的张力之间,欧盟高等教育的身份认同深陷双重二律背反,即融合与差异、中心与边缘。三条原则可供欧盟高等教育实现自我救赎:以本土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培育全球公民为目标,以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欧盟“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看研究生跨国交流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欧盟2004年启动的着重于研究生教育领域的全球学生流动项目"伊拉斯谟世界计划"实施的背景入手,介绍了该计划的主要内容与最新进展,总结了该项目在促进研究生跨国交流与合作方面的经验与问题,讨论了其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国际     
《教育》2013,(19):15
欧盟:160亿欧元支持国际教育交流项目欧盟委员会日前发表新闻公告说,欧盟成员国和欧洲议会达成协议,在未来7年投资160亿欧元(约1281亿元人民币),支持教育培训国际交流项目"伊拉斯谟"二期。这一项目从2014年开始实施,持续至2020年,预计将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