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35~36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材及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四年级下册《混合运算》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有两步混合计算的基础,知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先算乘法""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先算除法"。本节课内容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学习三步混合运算。这是进一步发展学生混合运算能力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学习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乍一看,本节课解决的是运算顺序的问题,但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所承载的任务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问题  相似文献   

2.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安师大附小李秋月教学内容:义教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42~44页。教学目的:要求学生会用脱式的步骤写出运算过程,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与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有括号的两步式题中,虽有乘法除法,还要先算括号里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0~31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尝试和相互交流,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明确了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也是同一级运算,并掌握了同级运算的口算,有了一定的综合算式的计算基础,在此之后,学生将进一步学习三步混合运算。  相似文献   

4.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学生以前接触过简单的只含一步乘或除的三步混合式题,初步知道三步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这里学习的三步式题则出现前两步要连续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及带括号的三步式题。所以使学生明确解题思路,理解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  相似文献   

5.
教材例 1和例 2的知识结构 ,是求两个积 (商 )之和 (差 )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 ,赖以发展的旧知基础是乘法 (或除法 )与加法 (或减法 )的两步混合运算方法——先算乘 (除 ),后算加 (减 )。因此 ,应让学生在口算复习题的基础上 ,说出各复习题的运算顺序 ,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再现 ,成为实现知识迁移的基点。   二、找准新知突破点 ,实现知识正迁移   新知教学的知识结构是“两积之和”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两积”同时脱式。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 ,例 1“ 16× 4+ 6× 3”的教学可以分做四步进行。第一步 ,让学生知道 ,在这个没有括号的算…  相似文献   

6.
“整数混合运算”对培养学生初步计算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教学中应狠抓以下几方面: 一、“运算顺序”是“混合运算”教学的重点在整数四则运算中,加法、减法为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为第二级运算。在含有同级运算的算式中,必须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中,必须先进行第二级运算,后进行第一级运算。如果算式中含有括号改变了上面所说的运算顺序,那就得先算小括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  相似文献   

7.
教材简析与教法指要 本单元内容包括混合运算、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及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新教材与通用教材相比,加强了文字题的教学,突出了解题思路的分析,增加了数据整理的知识。 本单元的混合运算,是在前面已学过的三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与原来的三步式题相比,不同的是小括号里面含有两级运算;重在说明小括号里面含有两级运算,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而三步计算的文字题,着重让学生掌握列综合算式的思考方法,以便巩固运算顺序,熟悉数学语言,提高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在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单元,关于运算法则,只有短短三句话: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做24-6÷3、4+6×3这类混合运算的题目时,错误率将近五成。当问学生为什么这样规定运算顺序时,他们基本上无法说明理由。可见,学生只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是什么,却未悟得其中蕴藏的道理。  相似文献   

9.
一、比一比,议一议,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1.出示两组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 学生分别算出它们的结果,比一比两组式题的异同,议一议“在只有加减法运算的式子里要先加后减,在只有乘除法的算式里要先乘后除”这种说法对不对?  相似文献   

10.
【教学片断】苏教版(新版)三(下)第四单元《混合运算》例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生:混合运算。师: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运算?生:乘法、加法。生:减法。生:除法。师:谁再来说一说?生:加法、减法和除法、乘法四则混合运算。师:真好。现在来看这一道算式:20+5×3;观察一下,这里面有哪几种运算?生:加法和乘法。师:在这个混合运算里,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30~31页。【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2.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能按顺序正确计算。3.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  相似文献   

12.
五册首次出现"混合运算",教材安排了六个例题,集中解决无括号和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问题.例1"100~25×3"、例2"200+1500÷5"和例5"30+14×5-40"是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算式.教学时,要运用学生最熟悉的事例,引导他们真正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理由.例1必须先算乘法后算减法:小青的爸爸有人民币100元,买了3袋稻谷种籽,每袋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课堂练习》练习一第1—3题。 教学要求:1、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2、正确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
运算顺序是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一个混合运算式来说,按照不同的顺序进行运算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为了避免混乱,保证运算结果的确定性,必须对混合运算的先后顺序作出规定。在四则运算时,加法与减法称第一级运算,乘法与除法称第二级运算,对这两级运算的顺序规定是: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当从左往右依次运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先作第一级运算,再作第二级运算,亦即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显然,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进行的规定,符合人们的习惯,与算式的书写顺序也完全一致,因而显得十分自然,谁也不会再问“为什么”。但对先乘、除,后加、减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来说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带小括号算式的解法。其中例2很有代表性,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出示例题后,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结构,将算式转述成语言,在语式互译中,了解小括号的"优先"地位和作用,进而理解"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的道理。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第四册“混合运算”中,“含有两级运算而没有括号,乘、除法在后,但需要先算的两步式题”,是进一步学习混合运算的基础,又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让学生主动组建并完善新的认知结构,然后归纳出结语,充分发挥思维的导向功能。一、明确编排意图,确定思维重点本册混合运算由四个例题组成。例1是同级混合运算,着重教学怎样脱式,分步写出每步计算的结果。进入两级混合计算,由于学生习惯于从左到布依次计算的顺序,为了克服思维定势影响,教材采取分步教学。例2、例3分别教学在算式里有乘…  相似文献   

17.
课前所思"认识乘法"是学生在学习了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和连加之后安排的学习内容,是学生首次接触乘法。乘法是加法中一类特殊算式的提炼,是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是学习乘法计算、用乘法解决问题和除法等后续众多知识的基础,其重要性不容小觑。该课比较常见的教法是按教材的编排方式,提供相同数连加的情境,让学生感知相同数连加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涉及的知识面广,计算技能要求全面,计算过程复杂,学生的计算错误较多。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力,减少计算错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些努力。 一、进行简单混合题组练习 学生在学习分数四则计算的各个阶段中,练习都是单一型的,即学分数加法时,练习是单一的分数加法,学习分数减法时,就练习单一的分数减法,学习分数乘法或除法时,也分别练习单一的分数乘法或除法。当然,这样教学自有分散难点,各个击破的好处;但也因练习单一,无以比较,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对计算法则上的某些区别点容易忽略。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后加减,而分数乘除法却不通分;分数乘除法中,是带分数的必须先化成假分数,  相似文献   

19.
一、钻研教材内容,把握编排特点 本单元内容包括:混合运算和两步应用题。 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计算乘法(或除法)与加、减法混合的两步式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解决两个乘法(或除法)与加法(或减法)混合运算同时进行脱式的问题。 为了使学生在计算练习中锻炼能力、发  相似文献   

20.
四则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解复合文字题、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这一内容的教学。 四则混合运算在教学中讲起来枯燥无味,学生学起来也很费劲,容易出现各种错误,特别是运算顺序的错误更比比皆是。其主要原因是不理解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的原理,针对上述情况,我改变了传统的教法,使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有兴趣,运算顺序的错误也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