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典舞中运用的水袖正是借鉴戏曲中的“水衣”而来。水袖是肢体的延伸,正是这种延伸给予舞蹈更大的表现力和创作空间。水袖舞在韵律上,既有古典舞身韵“形、神、劲、律”的特征,也有“欲前先后、欲左先右”的动作规律。水袖在舞者的指挥下时而像河水般的温婉,时而像剑器般的刚毅。水袖在古典舞中运用了“转似回波”的圆、“行云流水”的线,恰到好处地阐释出袖舞,衬托了古典舞的美。这种中国文化特质的审美理念,正是中国古典舞的美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对于现如今的中国古典舞,其中的水袖属于古典舞身体韵律和技术的一种相互融合,而古典舞是将戏曲渗透到其中,通过借鉴、继承了戏曲舞蹈当中蕴含的独特风格与形态而演变而成的,将舞蹈动作进行变化的一种审美风格,对于其整体的形成多以舞蹈的步法为主。通过训练静态应力相融合的形式,更好的增强呼吸上的用法,其具有较强的文化底蕴,而且也吸取了水袖的不同技法,比较注重舞台化表现,而且由水袖所形成的空间,注重的是线、面等水袖技法的运用。因此文章就针对中国古典舞水袖及韵律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促进中国古典舞的水袖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舞蕴含浓厚传统文化,表现人们对艺术的审美和追求,在吸取传统舞蹈文化底蕴同时,还吸取中国戏曲舞蹈文化精华,同时融入了时代审美特点和审美价值,和其他舞种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中国古典舞蹈学习中,"身韵"训练尤为重要,它推动着古典舞形式统一化、多样化。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舞蹈艺术中,古典舞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古典舞是舞蹈艺术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韵美的一种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掌握古典舞中的艺术特色,同时还能学会欣赏以及领会古典舞中的美学价值。在实际教学中,作为教育者应该更新自身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的训练,进而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古典舞身韵中的审美,还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古典舞是一门借鉴、汲取、综合戏曲、杂技、武术等艺术精华的表演艺术, 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身韵教学法的确立使古典舞摆脱了对古典戏曲的依附, 从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舞蹈种类, 确立了古典舞在中国舞蹈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只有在系统研究古典舞身韵的审美特性、作用、价值和教学方法等前提下, 才能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古典舞。  相似文献   

6.
古典舞是一门借鉴、汲取、综合戏曲、杂技、武术等艺术精华的表演艺术,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身韵教学法的确立使古典舞摆脱了对古典戏曲的依附,从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舞蹈种类,确立了古典舞在中国舞蹈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只有在系统研究古典舞身韵的审美特性、作用、价值和教学方法等前提下,才能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古典舞。  相似文献   

7.
长绸舞作为中国古典舞中颇具特色的艺术语言,它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和风格,是在继承和挖掘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舞蹈艺术的卓越思想和审美意向。长绸舞流传至今,拥有着丰富的艺术价值。本文通过对长绸舞的研析,为探寻中国传统舞蹈的意义和价值贡献微薄助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及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舞是在民族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提炼、加工和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的艺术实践检验流传下来,具有典范意义和独特风格的传统舞蹈。本文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诠释了中国古典舞的文化内涵、发展趋势及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从舞蹈的角度研究审美价值取向的建立,使学生通过舞蹈实践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创造美,以提高其审美价值取向评价和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束琳 《华章》2007,(11):230
本文主要就舞蹈艺术审美价值进行简要分析,并从某侧面论述舞蹈创作者、编导者和表演者用舞蹈艺术特有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去创造审美价值,使舞蹈艺术彰显无限的审美张力,达到人与自然,心灵与情感,舞蹈艺术与人力社会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11.
高校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的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于舞蹈人才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身韵训练不仅呈现出了独特的古典韵味,也展现了中国舞蹈特有的审美趣味。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推进中,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突出了自身显著的价值,也建构起了独立的训练体系。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高校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的要素分析入手,深入的剖析了高校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的重要性,以对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与创新产生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舞蹈文化中最能够体现文化内涵和特点,最具有代表性的舞种,随着古典舞的不断发展,现代人对于古典舞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增多。古典舞是什么?由谁创造?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在人们不断地争论中,古典舞的定义产生了,那就是古典舞是历经几代人不断地实践、探索、发展而形成的继承传统舞蹈,具有典范意义和中国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经过几十年舞蹈家对舞蹈艺术的不断探索,对其中审美元素的准确把握,形成了现在的反映传统精神与审美要求的中国古典舞,它包含着舞蹈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体现。本文针对该方面的内容,对中国古典舞中的审美元素"圆"文化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舞是由无数动作组成的肢体艺术,古典舞动作是由无数的"点"和"线"组成的集合体,"点"是"线"的基础,"线"是"点"的延伸,"点""线"完美结合,通过可见的动作姿态与面部表情表达思想感情,呈现古典美。但目前的高职古典舞教学不能满足舞蹈人才培养及艺术传承要求,应在基训教学课堂上有效表现中国古典舞的点、线、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舞蹈魅力。通过古典舞的连接动作,点和线的运用,实现动作、节奏、情感在舞蹈中的完美融合,表现古典舞的点线美。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期,中国古典舞创作与时俱进,具有创作思路的创新、创作形式的创新、创作元素的创新以及审美意蕴的创新等四大特点。舞蹈《飞天》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表现价值,充分体现了古典舞创作的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讲,各舞种的重心移动与转换的方式是具有一定的历史原由和文化内涵的。学习和掌握汉唐古典舞重心转换的规律,即是对汉唐古典舞的深化理解,也是指导舞蹈表演实践的基础。本文通过对重心在舞蹈训练中进行的分析,探索汉唐古典舞"重心"的把握,将传统文化与审美文化相结合,希望从中找寻一些规律性的特征,为汉唐古典舞的教学与表演提供一些理论参数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戏曲舞蹈和古典舞拥有独特的民族传统舞蹈艺术,本文主要以戏曲舞蹈对中国古典舞的舞姿形态发展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阐述中国传统戏曲舞蹈的起源由来、发展过程和戏曲舞蹈身体语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与审美,研究舞姿外部形态和内涵要素,总结和探究戏曲舞蹈对中国古典舞舞姿形态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使中国古典舞和戏曲舞蹈能更好地发展与传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作为东西方两种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大成的典型代表,具有不同的诸如表现形式、形态、风格、审美心理等审美要求。由于各自审美心理的不同,造就了两种舞蹈各自个性鲜明的舞蹈特点。本文将东、西方古典舞在审美心理方面进行比较,以期能够加深对东西方艺术文化的交流,促进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社会及其文化的不断转型,中国当代舞蹈的生态在人文环境、艺术标准和社会审美感知等方面,均发生了不小的擅变。处于中国舞蹈前沿领域的中国古典舞.走到今天也处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新审视自己、审慎考量自己未来走势的关键时刻。在今天的中国古典舞领域中,思想空前的活跃.某些新的探索对固有的认识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对此.本文从中国古典舞身韵入手,谈及审美与教学.以期为古典舞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遗迹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数千的历史当中,舞蹈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汉唐古典舞最能突出这个东方古老国家的历史韵味。而在汉唐古典舞中又尤为重视对步伐的训练,通过训练能够加强下肢的表现力和流动幅度,以达到与舞台的衔接为舞台服务、与相邻艺术文化传承达到一致、解决汉唐古典舞下肢表现力不足的目的。笔者将从对汉唐古典舞步伐训练的功能性价值、文化性价值以及审美性价值三个角度来对汉唐古典舞步伐训练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希望能对该项课题进行立体的、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王喜伟 《文教资料》2010,(19):99-100
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的一个类别,是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的舞蹈。良好的身体柔韧性是舞蹈姿态、跳跃技巧、爆发力等一系列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的前提。更是跳好中国古典舞的关键。它不但能体现民族性审美的表现力,而且能展现出舞蹈中肢体的律动性和韵味性。通过柔韧性训练的主旨作用,以典雅的舞蹈动作诠释充满情感的中国古典舞,陶冶情操,锤炼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