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中世纪后期大量世俗音乐在欧洲兴起,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有大量的游吟诗人、爱情歌手、民间歌谣在人民的生活中产生,这些音乐从题材上反映了世俗民众的生活,从体裁上多为单声音乐,打破了当时教会中复音音乐一统天下的局面,并为建立更丰富和声的复音音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世纪大学是现代大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考察其产生的因素可以让我们了解在中世纪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它的成长历程。中世纪大学的产生不仅得益于具有世俗化倾向的希腊哲学与科学的逐渐重现,而且与城市的兴起有着重要关系。城市的兴起使得市民阶级对世俗知识需求增大,同时由城市兴起而产生的行会制度为教师法团的形成提供了蓝本。在教权与王权斗争的缝隙间中世纪大学获得了发展的良好机会。  相似文献   

3.
世俗声乐体裁是文艺复兴时期与宗教音乐并行发展的一种音乐体裁,通过对世俗声乐的起源探究,了解世俗音乐在不同国家发展的形式特点,以及它所表现的情感和内涵,挖掘出世俗声乐体裁所具有的美学价值以及在欧洲音乐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音乐和流行音乐,前者是宗教音乐,后者是世俗、大众的音乐。从表面上看两者似乎没什么联系,但是无论是在欧美国家还是在中国,基督教音乐与流行音乐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交汇与融合,产生了兼有这两种音乐特点的新的音乐风格。比如从基督教音乐中福音歌(Gospel)和流行音乐中R&B(节奏布鲁斯)等风格的音乐元素发展而来的SOUL(索尔,有些地方译成灵魂乐)等。  相似文献   

5.
肯尼基是当代著名的萨克斯管演奏家和作曲家,其音乐创作与演奏特征主要有三:其一,它多方面的反映了世俗大众社会生活中的美;其二,它多角度的反映了世俗大众的心灵情感;其三,它风格多样的满足了世俗大众对音乐的需求。其核心特征是对世俗大众的关注,即"创作内容之社会生活主题"。在我国,肯尼基之萨克斯管音乐创作与演奏,已经超越了音乐的界限,化成了世俗大众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西方合唱艺术的产生与基督教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合唱在缘起之初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与宗教情结。后来合唱逐渐走出教堂,融人世俗音乐因素,成为了宗教和普通大众共有的一种音乐形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方古典音乐,甚至整个西方音乐,本文从合唱纵向发展的视角,从历史学和音乐学两个层面简述合唱艺术的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巴洛克时期,弗雷斯科巴尔第的《音乐之花》凭借其技巧性和创新性被尊为典范,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音乐之花》逐渐被忽略乃至遗忘,但实际上,《音乐之花》在西方音乐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渗透和融合,推动了西方音乐体裁的演进,对托卡塔、坎佐纳以及利切卡尔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为后世音乐创作的严格对位提供了范本,推动了意大利管风琴弥撒曲、法国管风琴弥撒曲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8.
商文娇 《陕西教育》2009,(3):71-72,70
二十世纪的20年代,在英国兴起了被称之为"功能主义"的理论派别.功能主义学派以强调研究人类文化现象的功能,或强调用功能的眼光来解释文化现象而得名.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现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功能主义"曾对音乐的研究产生过很大影响,探讨音乐文化中所体现的各类功能现象,以及音乐文化的一些特殊作用,是为了更好的去解剖人们创造、寓意和追求这种音乐功能作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从古代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过程中,欧洲社会出现了城市和产生了城市法.城市的兴起有经济、社会、政治、宗教和法律等多种因素,而城市法及其观念则是最内在的因素.促进城市法产生在于城市的管理制度,即商人自由与司法独立,以及城市的特许地位,这是法律发展的特别道路.城市法具有共有特征、世俗特征和宪法特征.城市法的基本制度、理论和思想,对近代西方法治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是在犹太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基督教的仪式音乐基本承袭了犹太教的音乐传统.但基督教音乐完全摒弃了犹太教音乐中的娱乐性因素,成为纯粹意义上的功利性音乐.基督教音乐出现功利性抉择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是为了满足弘扬基督教禁欲主义思想的需要,又与基督教在西方世界传播ゥ过程中的宗派斗争、世俗生活对宗教生活的渗透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为了维护教权与世皇的需要,而皇权与教权结合的直接结果,使格里高利圣咏成为中世纪西方基督教会唯一的仪式音乐.  相似文献   

11.
汉朝是我国音乐文化艺术史上一座无法比拟和超越的高峰,汉王朝以其开阔的胸襟,兼容并蓄的文化开放政策,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兄弟民族和周边国家的音乐文化交流,从而对汉代世俗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洛阳作为西汉东都,东汉国都,大量汉代墓葬安落与此,伴出丰富繁多的乐舞俑资料,这些栩栩如生的乐舞俑,见证了两朝音乐舞蹈的繁荣之景。  相似文献   

12.
建安时期 ,曹魏集团对前代的音乐进行了一次搜集和整理 ,使一批濒于失传的古乐得以延续下来 ,同时也对古乐进行了一定的改造。音乐的再兴和变化对建安诗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音乐的兴盛直接促使一批诗歌作品的产生 ;商乐的兴起对建安文人的文学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音乐的变化促使了乐府诗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3.
2 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是以学堂乐歌的兴起为标志的 ;学堂乐歌在中国兴起的原因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乐歌自身的特点以及早期教育家主观努力的结果紧密相关 ;学堂乐歌的兴起是中国新音乐发展所经历的一种必然现象 ;探析学堂乐歌兴起的原因能促进我国现行普通音乐教育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世纪巡游各地的游吟诗人是这一时期世俗音乐的创作者、表演者和传播者。他们自己作诗、作曲,自己演唱、演奏,把音乐从一个角落带到另一个角落,从一个国家传播到另一个国家,是中世纪世俗音乐的主要承载者。  相似文献   

15.
革命歌曲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性和音乐性,皖西革命歌曲的兴起与传播正是在皖西地区革命历史的政治背景之下,在皖西特有的当地音乐文化艺术土壤中孕育的,是革命斗争与地方音乐因素两者高度统一结合的产物。其产生环境的特殊、音乐素材的特点、接受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皖西革命歌曲不一样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6.
流行音乐是伴随着人民日常生活的一种重要的放松和消闲方式.而初中音乐教学属于有着严肃价值的课堂教育范畴.无数的研究经验表明,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利用流行音乐将会对初中音乐教学起到十分重要的效果促进作用.初中学生进入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已经具备了自主判断喜好以及优异的能力.如果能够将流行音乐与初中音乐教学有效融合,则可以消弭世俗音乐与严肃音乐之间的界限,使得初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为深刻宽泛.  相似文献   

17.
中世纪音乐阶段的划分,素歌的出现、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兴盛的类型以及音乐的发展个性,体现了这一时期音乐个性的起点、终点和音乐的类型与风格特征,突出了中世纪音乐的发展背景和特殊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8.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艺术是在总结了文艺复兴时代艺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于新的美学理论指导下产生、发展而来的新的艺术体裁。歌剧迅速兴起成为这一时期重要艺术成就之一,并对世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宋代市井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供广大市民阶级娱乐之用的市井音乐的兴起使宋代与前代的音乐相比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宋代市井音乐文化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原因,宋代市井音乐的形态有瓦子音乐、酒肆茶坊音乐、民俗节庆音乐、流动演出音乐等几种艺术形式.宋代市井音乐不但丰富了宋代民俗音乐艺术,而且对研究我国市井音乐艺术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日常主义诗歌是朦胧诗浪潮后兴起的具有探索意义的先锋诗歌,它把世俗意义上的“人”和“生命”拉进诗歌的内部,真正实现了诗歌与本真生命的对话。日常主义诗歌之所以于八十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地上产生,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有着深厚的诗歌实践积淀和理论依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