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特困地区都是我国扶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对象,这些地区大多自然环境恶劣且社会经济条件落后,一般的扶贫办法很难奏效.而从近几年民族地区扶贫的具体实践成果来看,在诸多的扶贫方式中,教育扶贫则是卓有成效且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手段.事实上,教育扶贫不但能够有效提升扶贫的质量,同时还可在立足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人才.由张艾力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民族教育扶贫理论及其内蒙古实践》一书,在充分研究我国特色的教育扶贫模式及其在内蒙古自治区具体实践的基础上,指出了民族教育精准扶贫是推动民族地区脱贫的根本之策,对学界进一步研究民族教育精准扶贫理论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特困地区都是我国扶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对象,这些地区大多自然环境恶劣且社会经济条件落后,一般的扶贫办法很难奏效.而从近几年民族地区扶贫的具体实践成果来看,在诸多的扶贫方式中,教育扶贫则是卓有成效且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手段.事实上,教育扶贫不但能够有效提升扶贫的质量,同时还可在立足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人才.由张艾力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民族教育扶贫理论及其内蒙古实践》一书,在充分研究我国特色的教育扶贫模式及其在内蒙古自治区具体实践的基础上,指出了民族教育精准扶贫是推动民族地区脱贫的根本之策,对学界进一步研究民族教育精准扶贫理论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总结概括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为民族地区各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工作提供参考,助力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4.
精准扶贫是解决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有效政策,而民族院校是研究民族地区问题的主阵地,具有地缘、学科和教师的先天优势。近几年各民族院校积极探索和丰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理论,同时以实际行动助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从民族院校内涵入手,从依据和优势出发,为民族院校参与精准扶贫找到支撑,同时提出建议,使民族院校能够更好服务于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5.
基于政策扶持力度、片区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农村生态宜居环境、农业现代化水平、财政和金融的供给效用、片区社会保障能力、精准扶贫模式开发能力以及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等8维度构建"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再利用FAHP方法对宿迁市3大"连片特困地区"进行有效测度。结果显示:三大"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绩效测度分值均得到显著提升,但增长速度稍有差异;8维度贡献度参差不齐,改善效用差异性较大。建议有序推广大数据精准识别,扶贫资金与项目实施精准管理模式,坚持金融扶贫长期发力,进而不断优化片区精准扶贫的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6.
消除贫困已成为了国际行动的目标。我国政府一直都在反贫困.其中采用的战略主要有传统的社会救济扶贫战略,通过制度变革推动经济增长以消除贫困的战略和开发式扶贫战略等多种扶贫方式,使贫困人口不断下降。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的深山区、裸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地方疾病多发区、缺水地区、严重自然灾害多发区。这些地区地域偏僻、交通不便、文化教育落后、生态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条件差.这些区域是我国扶贫的攻坚区域。因此,要制定对西部特殊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西部地方政府扶贫的指导思想要有创新,应该注重政治意义和社会效益,在这个前提下追求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扶贫要因地制宜,分期、分批地进行,要有稳定的脱贫计划才能攻破扶贫难关。  相似文献   

7.
依靠科学技术发展贫困地区经济,帮助贫困农民尽快脱贫致富,这是我国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1986年以来,国家科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开发扶贫战略方针,相继在大别山、井冈山、陕北地区的55个贫困县以及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组织实施科技扶贫计划,并对全国范围内的科技扶贫工作进行宏观的指导。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科技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一定意义上看,科技扶贫已成为我国开发扶贫事业的一  相似文献   

8.
<正>科技扶贫作为我国行业扶贫的有效形式,就是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我国科技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旧存在问题。要推动我国科技扶贫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在分析我国科技扶贫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找到科技扶贫的新对策和新途径。一、我国科技扶贫现状从2001年开始,我国科技扶贫进入了蓬勃发展期,  相似文献   

9.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已进入搬迁农户"稳得住、能致富"的后搬迁时代.基于2015—2020年对少数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跟踪调查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有效识别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该结...  相似文献   

10.
精准扶贫背景下,探索文化扶贫路径成为图书馆关注与思考的问题。结合广西桂林图书馆电商扶贫实践做法,分析了公共图书馆电商扶贫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为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电商扶贫实施路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以华北理工大学定点帮扶河北省某地区为例,在精准分析贫困地区致贫因素以及华北理工大学资源优势、能力特色的基础上,探索高校精准扶贫的路径,为打赢扶贫攻坚战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并为其他兄弟高校参与扶贫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扶贫事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孙录宝 《学会》2016,(1):33-39
社会组织作为新时期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在欠发达地区脱贫攻坚中具有政府、市场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对国内外社会组织扶贫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以山东为例,从六个方面对社会组织帮扶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进行建议论述,并建议政府出台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帮扶欠发达地区的实施意见,充分激发社会组织扶贫活力,创新区域扶贫机制,推动欠发达地区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为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贫困户有因贫致贫,因病致贫等多种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面临缺少特定的法律法规等困境和问题。少数民族精准扶贫应该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落实好扶贫中的精准问题,发挥政府在精准扶贫中的主体作用,完善监督考核和评估机制等多方面着手,以提高精准扶贫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WTO“绿箱”政策的内涵及对我国农业发展特点是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环境的影响。指出制约西部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阐明我国支持贫困地区农业发展政策应作相应的改变,强调信息扶贫计划,探讨信息扶贫措施,为我国今后扶持西部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产业扶贫是在我国扶贫开发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最为有效的扶贫开发模式之一。学界对产业扶贫的定义、作用机理和扶贫模式已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对产业扶贫类型、减贫机理及其与精准扶贫十大工程、精准脱贫"五个一批"措施关系的相关研究明显不足。文章界定了产业扶贫的内涵,解析了产业扶贫的作用机理,以及产业扶贫与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五个一批"措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梳理提炼了产业扶贫的主要类型及其模式,提出了推进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产业扶贫是指立足于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杠杆、以增收富民为目的的"造血式"扶贫开发过程。新时代产业扶贫涉及面广、覆盖面大、类型多样、形式多元,贯穿于精准扶贫十大工程和"五个一批"措施中,是一个多部门联动、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融合发展的过程。产业扶贫有助于促进贫困地区资源的高效利用,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实现产业兴旺,助力乡村地域系统全面振兴。然而,产业扶贫也面临一些地区贫困户参与度不高、产业同质化发展、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等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产业发展是基础和前提。各地需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市场规律,立足地区资源条件,积极创新探索产业扶贫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勇 《未来与发展》2013,(3):109-112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农村扶贫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依据不同阶段现实国情在不同阶段制定和执行了不同的扶贫税收政策,有力地改变了农村地区贫困局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11年国务院提高了扶贫标准,连片特困地区将成为"十二五"时期的主战场。新时期农村扶贫攻坚,必须加大省际之间、部门之间统筹协调的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必须出台更加有力的保障政策。本文综述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时期农村扶贫税收政策,并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建议与时俱进地加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打好农村扶贫攻坚战,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为推进创新创业+精准旅游扶贫模式,发扬创新创业精神,以湖北省红安县为例,对处于精准扶贫大背景下革命老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深入红安县柳林河村进行实地调研,对红安县着力发展健康、教育、产业三大领域的原因以及其扶贫工作效果和进展进行探究。结合当地红色文化,分析从"单一"到"拓扑"结构的新型旅游产业扶贫模式可行性,试图为其他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论西部地区旅游扶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晓 《软科学》2004,18(6):77-79
贫困问题是西部地区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西部地区扶贫开发应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文章阐释了西部地区旅游扶贫的可行性,论述了发展旅游对西部扶贫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政策提出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该政策,扶贫具体措施也在不断更新完善。现如今,我国的扶贫工作已进入决胜阶段,迫切需要创新扶贫思路助力脱贫攻坚。研究马边目前的扶贫困境,分析贫困原因,探索出新的扶贫路径,助力马边贫困人口顺利脱贫,为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范本,为全国扶贫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B市不仅是革命老区也是"老少边山穷"地区,扶贫任务艰巨,脱贫工作难度大,要实现B市革命老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必须要革新扶贫模式。社会工作是一项以助人自助为理念的专业性助人活动,在抚贫工作中可作为扶贫资源的联系者、扶贫政策倡导者、扶贫工作的需求评估者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进行B市革命老区精准扶贫将是老区扶贫方式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