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在票房与口碑上都呈现出势如破竹之势,其取材也多选自中国传统神话。毋庸置疑,动画创作者们正雄心勃勃,意图构建属于中国动画电影的“神话宇宙”。本文通过对数字逻辑下的中国动画电影“神话宇宙”创制现状进行厘清,进一步分析国产动画电影在近年来创制中所展现的“情动”与“吸引”趋向,以及对此种趋向的过度追寻所生成的主体技术迷思——这也正是制约“神话宇宙”发展的短板。在此种局面下,提出中国动画“神话宇宙”建构,未来应走向“技术-文化共生”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2.
雅可布·克莱因(JacobKlein,1899--1978),20世纪重要的哲学家和柏拉图阐释者。作为列奥·施特劳斯的终生挚友,他可能是复兴施特劳斯所谓“柏拉图式的政治哲学”的肇始者之一。  相似文献   

3.
宋执翔 《大观周刊》2012,(33):12-12
柏拉图的《理想国》最为人们所熟知,其中提到的“哲学王”更是为人们所乐道。其实他还有一本后期著作《国家篇》也颇为知名和重要。对比这两本书,有人认为这其实反映了柏拉图思想由“人治”走向“法治”的一个转变。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呢?这正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自陈康时代开始,柏拉图的研究可谓“曲高和寡”,纵有论者,也往往只是笼统地对《理想国》一书进行整体的观照,尚无专题性研究结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想国〉的诗学研究》一书有其独特价值。作者将柏拉图的诗学定位为一种带有“政治工具论”色彩的“道德理想主义诗学”。  相似文献   

5.
向志敏 《今传媒》2024,(2):63-66
母题是文学电影叙事的动力因素,是整个叙事结构的潜在构成要素。神话母题是神话学中常见于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共同主题或元素。国产动画电影中两个常见的神话母题“人蛇恋”与“英雄之旅”,集中体现于2019年的《白蛇:缘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运用“神话母题”讲好国产动画电影故事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神话母题在动画电影叙事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6.
遥远奇幻的神话世界和高深难测的哲学世界同一般人的生活、思维本来就有着相当的距离,而从柏拉图到黑格尔,从孔夫子到冯友兰的中外学者们又几乎不约而同地否定了这两个世界之间本来的联系。在西方,自18世纪意大利学者维柯的《新科学》问世以来,这两个世界之间长久的隔膜已在逐渐地被打破,而在国内学术界,真正全面系统地研究神话哲学问题,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则要从叶舒宪的《中国神话哲学》算起。  相似文献   

7.
一九九四,步入文化迷津──一个旁观者的随想笔记刘春巴西《标题》周刊报道,朋一只快艇经常出没在公海上,专事撞沉捕鲸船只,“不惜一切手段拯救世界”,快艇上的船员自称“绿色海盗”……我们似乎早已熟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名言,我们都晓得人文科学之间具有相...  相似文献   

8.
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神话学》一书,是中国神话研究史上的一部力著。作者潜明兹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期从事神话研究,著作甚丰。继《神话学的历程》《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之后的这部专著,其特点是朴实无华,尽量多地向读者提供神话研究信息。 《中国神话学》,顾名思义,可以有两种内涵:或架构个人的神话学思想体系,或综合他人的众家神话研究集言──本书属于后者,汇集中国学者对中国神话的研究。全书以“多维视角的神话学”、“少数民族的神话研究”、  相似文献   

9.
“神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远古人们集体创作的神异故事”。而“新闻”的定义则是指时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与“神话”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东西,何能扯到一块去呢? 看了中央电视台4月14日和4月19日播出的《海灯神话》,诸位就会明白,那“荒诞、夸张、不能实现的神话”经过怎样的加工变成了鲜活的“新闻” 八十年代著名的海灯法师竟是被少数人吹出来的“肥皂泡”,什么“绝世武功二指禅功、什么正宗少林传人、少林寺第三十二代住持”等等桂冠,竟然全是假的,是少数媒体不负责任炒作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杨树弘 《新闻导刊》2006,(1):18-19,32
“若神不在.一切皆无。”这是柏拉图的一句名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核心竞争力,就是党报党刊发展应具备的“神”!  相似文献   

11.
我们今天正日益陷入信息迷津的“双面焦虑”之中:一方面是资讯大规模繁殖和消化不良造成的资讯过剩焦虑,一方面又面临着因严厉的信息管制引致的资讯不足焦虑。这种双面焦虑构成了人与资讯的不平等关系。  相似文献   

12.
矮个子的许宗衡早年发迹于湖南衡阳,后来南下深圳发展,从深圳市委组织部干部培训处处长起步,12年内做到深圳市长,官至“副省”,创下了深圳官场的一个“神话”。2009年6月,随着许的落马,这一“神话”已然终结。  相似文献   

13.
张阳 《大观周刊》2012,(12):172-173
古希腊哲学脱胎于古希腊神话,并受其母体影响巨大。随着古希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邦民主制的确立,人类理性开始觉醒,并逐步瓦解原有的神话思维。古希腊哲学继承了传统神话中关于世界本原的探索方向,但使用了自己的原则,即理性思辨。古希腊哲人把哲学的第一个范畴归结为本原,虽然借用了神的名义,但却是名副其实的理性分析,我们把这种理性神论称之为理神论。从泰勒斯的水到赫拉克利特的火,从赛诺芬尼的理性神到巴门尼德的存在,直到柏拉图的理念和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这是本体论不断深化的过程,更是理神论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4.
重庆出版集团《听文学大师重讲神话》(即“重述神话”)自10月22日在全球举行首发式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日前。在上海举行的2005度“中国最美的书”评选中,《听文学大师重讲神话》榜上有名,并将被送往德国莱比锡参加2006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角逐。该项目的成功,引起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神话是什么?《失乐园》的作者、17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弥尔顿(John Milton)的回答是: 一个深不可测的海洋, 无边无际,苍苍茫茫, 在这里长度、宽度、高度 和时间、空间都消逝不见。看,这该有多玄!混沌一团,不可捉摸。 中国文明源远流长,超逾五千年。上古神话自然也异常丰富,什么“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等,古来就编织进老祖母向孙辈讲述的娓娓动听的故事里。神话,太富有诱惑力了。半个多世纪前,稚气盎然的我,幼小的心灵即沉醉于神话的迷离恍忽的梦境。可是,真正促使我走上研究神话之路的,还是得力于闻一多先生的一本煌煌巨著——《神话与诗》。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月4日至9日,著名学者刘小枫在首都师范大学做了主题为“从哲学到古典诗学”的系列讲座。刘小枫以尼采和施特劳斯为古今的桥梁,提倡今人通过领会古人写作的方式去领悟古人的思想,从而达至古人的生存境界,即以柏拉图的方式去理解柏拉图,才能回到柏拉图。在他看来,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古典诗学?以及如  相似文献   

17.
博客的陷阱     
李方 《青年记者》2005,(10):43-43
我所谓博客的陷阱,跟方兴东们大肆鼓噪“百度神话后边就是博客神话”无关,它只跟写手有关。  相似文献   

18.
幸好冯小刚还是个明白人.抢在周星驰之前先把一个“童话”说了。因为周星驰要说的是一个“神话”。神话好听得多.而且人要比听童话的多得多;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实。  相似文献   

19.
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增订重版的《“鬼神”的秘密》,是一本寓哲理于知识之中、寓教育于趣谈之内的通俗读物。它引人入胜,指破迷津。“鬼神”迷信观念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并未完全破除。街头巷尾,不乏“算命”“看相”的人,庙宇内外,亦有拜佛求神之事。一些迷信群众,被骗得神思恍惚,或者心慌意乱,或者人财两空。愚昧之至者,喜笑颜开亦有之。诚然,这种愚昧落后的状况并非社会思  相似文献   

20.
引言 《神话研究》一书,洋洋60万字,言之钧钧,意在回答一个听似简单的问题:在经由启蒙扫荡和理性浸润之后,神话为什么不仅没有绝迹,反而坚执地绵延在文学历史之中,赋予隐喻和意象体系以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在《理想国》第七卷之开篇,柏拉图将"洞穴"意象构想为人类生存境遇的基本隐喻:只见万物幻影而不见真实阳光的囚徒,必须逃离幽暗的洞穴,而走向澄明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