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基于2004-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生态化三方面考察市场一体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整体影响和空间效应,并检验科技创新在市场一体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过程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市场一体化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生态化,且这种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市场一体化提升本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生态化水平,但对相邻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生态化产生抑制作用,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仍局限于本地;(3)科技创新在市场一体化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生态化路径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无中介作用。据此,本文认为加速市场一体化进程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产业智能化最显著的特征是降低企业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但随着“机器替人”现象不断深化,大量低技能和重复性劳动力会被替代,对高技能和创造性劳动力的需求提升,导致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产业间重新配置,影响产业结构。本文利用2004-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算地区产业智能化指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指数,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回归模型估计产业智能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影响,分析高低技能劳动力和男女比例等劳动力结构因素的调节作用,并分析地区异质性的不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1)产业智能化整体上能够促进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但是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为负;(2)劳动力结构作用于产业智能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高低技能劳动力比例的提高和男女比例的下降会促进产业智能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正向作用,并缓解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负向影响;(3)产业智能化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存在地域差异,产业智能化对东、中部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显著,但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明显,并且劳动力结构调节作用强度不同。本文的研究丰富和拓展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研究,也为科学评价产业智能化效果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明确三者间关系,基于2001-2016年中国26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信息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同时利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产业结构升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化能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随着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和高级化,全要素生产率得以提升,但这种提升效应是非线性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随分位数的提升而减弱,而产业结构高级化随之增强。同时,信息化能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而通过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吕明元  陈维宣 《资源科学》2016,38(7):1350-1362
产业结构升级对能源效率贡献的差异需要从结构演进方向上进行研究。本文将产业结构演进方向分解为合理化与高级化两个维度,以劳动和资本要素生产率为基础重新构建产业结构升级的评价指标,并通过建立普通模型、增长模型与弹性模型实证检验产业结构演进方向对能源效率及其增长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演进方向对能源效率及其增长率具有显著影响,能源效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贡献,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降低显著地抑制了能源效率的提高,并且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两者之间差距的扩大有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负效应,而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的上升对能源效率提高具有正向效应。因此,本文认为未来产业政策的趋向应重点引导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现状,降低其对能源效率的抑制作用,并同时缩小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之间的差距;而能源政策的倾向则应重点提高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投入来促进能源效率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在理论分析技术创新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的基础上,构建技术创新评价指标,引入三种不同类型空间权重,选取2000-2015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不仅促进了本地产业结构,还有助于邻近地区合理化发展,但对邻近地区高级化的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并存;省域间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正向溢出效应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却有着负向溢出效应;技术创新能够通过一条直接路径和空间效应形成的三条间接路径作用于本地及其他地区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方向和强度存在较大区域差异。据此,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结构结构的“先富带后富”,是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5-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DEA模型测算出11省市区域创新绩效,再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两个维度出发,实证探究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化能够有效促进创新绩效提升,而高级化对创新绩效作用不明显。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分别回归发现,合理化对区域创新绩效提升效果显著,但高级化对区域创新绩效作用存在显著区域差异,表现为在上游地区存在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在中游地区表现为显著抑制作用,在下游地区则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31个省市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tobit模型和门限回归,研究在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识别区域技术创新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及门限作用.研究表明,就全国和东部地区而言,老龄化显著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区域技术创新在老龄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中表现出双门限效应,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中表现出单一门限特征.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区域技术创新在老龄化对产业结构"两化"的影响中均表现出单一门限特征,且只有当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老龄化才会显著促进产业结构"两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利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1979—2016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并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均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则具有"创造性破坏"的发展形式;产业结构高级化才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的关键,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反作用;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非对称性的特点,即产业结构合理化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结构超前服务化则不利于产业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理论上研发投入可通过技术创新等途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尚需实证验证.基于2005-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广义最小二乘估计(GLS)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方法研究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在不同省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且研发投入能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在研发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但中介效应水平只有14.43%,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推动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引进和吸收高素质科研人才,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等.  相似文献   

10.
采用281个地级市2008至2017年的经济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双重差分法(DID)检验"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对节点城市产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对节点城市产业合理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不显著。此外,相比沿海节点城市,"一带一路"区域科技合作对内陆节点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更明显。政策机制甄别结果显示,对外贸易、人均收入和财政支出促进了"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战略对节点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金融发展水平会显著促进节点城市产业高级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顾新  李久平  石娟 《软科学》2001,15(1):59-62,67
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深入研究了80年代以来四川省三次产业总体结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和效益结构)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归纳出四川省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和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服务业结构、碳排放结构调整演化与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利用Moore值作为分析产业结构、服务业结构、碳排放结构调整演化过程的具体指标,对2003—2009年我国产业结构、服务业结构、碳排放结构调整演化程度和态势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有效地承接产业国际转移,在分析黑龙江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指出黑龙江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黑龙江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以加快实现承接产业国际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促进陕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和内容,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产业结构化升级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当前陕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挑战;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大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力度等角度,提出了进一步促进陕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78—2014年数据,采用产业结构变动度、相对劳动生产率及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了山西11个地市的产业结构现状及效益,结果表明山西各地市产业结构变化显著,但产业结构层次低,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化较明显,且各地市间差异较大,协调程度较低。三次产业间的结构效益低下,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着严重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6.
吴彦敏 《科教文汇》2013,(17):204-205
产业升级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加快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保险业作为服务业的一种,不仅能以此为机遇,参与到产业升级的进程之中,而且具有的投资和保障功能又可以促进社会整体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7.
工业能源消耗结构的优化路径及地区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璇  贾蕾玉 《软科学》2017,(6):46-50
通过构建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治理与投资的收益和效用均衡模型,分析能源消耗结构、环保规制与投资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工业能源消耗结构受到污染排放和治理、投资结构、技术、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条件的差异也影响着能源消耗结构的优化.由此从产业结构、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等方面提出能源消耗结构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8.
后工业化时期,如何促使国家(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备受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广州市目前整体产业结构已成倒金字塔型,现代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广州市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逐年提高,发挥了其强力的经济引擎作用.广州市应以强化中心城市功能为导向,加强与周边城市协同共进,大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辐射带动力,引领全省现代产业体系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信息化带动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雪梅  牛晓宏 《情报科学》2003,21(10):1031-1035
信息化建设对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分重要,在分析了黑龙江省信息化建设与产业结构总体概况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在传统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建设性地提出了黑龙江省以信息化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几点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