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智库双螺旋法研究新时期我国区域创新环境评价。以DIIS过程融合法归纳国内外经验,逐层分析评价对象层次性、理论演进动态性和指标框架结构性特征,揭示区域创新环境评价作为政策工具的本质属性。以MIPS逻辑层次法研究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过去案例阐释评价机理,以当前案例分析影响机制,并提出面向未来发展的评价要突出政策作用机制,科学地处理创新阶段性与评价工具性之间的关系。以DIIS与MIPS矩阵式交叉融合方法,研究提出完善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方案的系统化路径,创造性提出评价指标的“四维分析方法”,从而展示出一个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导向明确的智库研究新范式。  相似文献   

2.
边扬帆  成全 《情报探索》2020,(1):112-119
[目的/意义]旨在了解国内科技政策的热点及政策导向,以期为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2015-2018年国务院和科学技术部印发的科技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共词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以及TF-IDF算法对热点主题词进行提取并分析,采用狄利克雷主题模型(LDA)提取科技政策主题并进行主题聚类,挖掘重点关注的政策主题,并对科技政策文本运用MDS(multidimensional scaling)方法进行降维分析,并对科技政策的走向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主要围绕高新技术产业、科研诚信、专项研究、科技人才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主题领域进行;关于教育、产能激励、装备制造、创新创业、众创空间、加工贸易、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保护等主题领域已经引起并将持续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现行通用绩效评估框架对特定领域科技绩效评估的适应性和完备性,以新型电力系统为例,采用规划政策研究、项目归纳分析、调研研讨、专家论证等方法,在通用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2个新的评估角度,建立包含“重点研究方向-特色绩效评估内容-科技创新重大问题”的新型电力系统科研项目核心绩效评估内容框架,并通过案例验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面向创新政策评价的三维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评价创新政策已经成为决策部门和学术界面临的新问题.本文从政策评价入手,吸收了威廉·N·邓恩主张以价值为核心的政策评价理念,对评价主体、评价客体以及相互间关系进行界定分析后,提出了面向创新政策评价的三维分析框架,并以案例进行分析和佐证,不仅完善了创新政策评价的内涵,而且为评价执行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对我国信息政策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中“信息政策”为主题的文献,使用Ucinet软件对发表时间、关键词、作者、收录期刊和研究机构构建了社会网络图谱,总结了我国信息政策研究的特点,并根据可视化结果,提出了加强学术合作、借鉴国外经验和扶持科研工作等方面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信息政策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美国科技政策科学研究计划(SciSIP)的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及影响力进行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等分析,希望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科技政策科学的前沿趋势。分析发现SciSIP计划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创新的测量和跟踪;(2)结构和过程对科学的影响;(3)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在创新中的作用;(4)知识的创造,应用和传播;(5)科学政策的实施;(6)科学创新研究的新方法。其中(6)采用的研究方法较为多样,(1)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计量学等。SciSIP成果对科技政策科学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但对科技政策制定方面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科学对创新和竞争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3—2012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收录的2919篇创新驱动研究文献为样本,采用共词网络分析法,挖掘出创新驱动研究的六大热点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并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揭示出未来趋势是以创新驱动理论研究为核心,在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的同时,逐步深化创新驱动与自主创新、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创业政策、创新集群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主题之间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从“省域-市域-区县域”空间尺度入手,通过空间相关性分析、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剖析长三角不同尺度数字创新分布格局和网络结构特征,并利用QAP方法对不同尺度空间网络结构差异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数字创新活动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格局;城市群与都市圈正在成为数字创新活动及网络的主要空间表现形式;长三角数字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是多种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此,提出长三角数字创新网络构建的政策建议,各地应当抓住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通过引进数字人才、改善公共交通与数字基础设施等措施促进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9.
政策文本内容深度挖掘有助于梳理政策演变轨迹并客观剖析政策与实践存在的脱节问题。基于学术界对科技创新政策整体性、系统性把握不足,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我国1996—2017年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典型文本数据进行分析。通过Rwordseg技术提取关键词、构建关系矩阵。据此,采用K-means聚类将国家科技创新政策按内容和性质进行主题分析。其中,内容聚类结果包含八类政策主题,性质聚类结果包含三类政策主题。进一步地,采用多层多维交叉视角分析国家科技创新政策演化过程,结合科技创新实践报告,对政策文本的有效性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内容、性质和效力政策在科技创新发展的各阶段表现出差异性和失配特征,据此凝练出政策演化规律,并提出了政策完善的针对性建议。研究结果能够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理论完善形成有益补充,同时为国家科技创新实践提供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0.
创新的源泉     
对希普尔的“创新源分布模型”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并分析了其对创新管理研究方法、企业创新管理和制定创新政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结合全新的科技创新政策范式,参照政府监管政策绩效评估框架,采用个案研究法,从政策内容评估、政策执行评估和政策效果评估等3个方面对南京"紫金科创特别社区"开展政策全过程评估研究。研究案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政策执行时期较长,适合作为开展政策评估的研究对象,得到的政策启示包括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方法、推进科技创新政策立法保障、加强科技创新政策动态管理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针对我国以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基地和新型智库为代表的科学共同体不断涌现,但缺乏定量化评价措施的问题,本文对"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网络及演化过程进行研究,为我国科学共同体的评价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获取"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论文合作数据,利用VosViewer和Ucinet构建"2011计划"机构论文合作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合作网络在网络结构、机构间合作强度等方面的特征及演化规律。[结果/结论]"2011计划"实施前后协同创新中心合作网络结构及演化特征表明,科学共同体的构建能促进科研机构间构建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但机构间的合作强度则取决于科学共同体研究方向与政策导向和应用热点的契合度。  相似文献   

13.
以2018年广东省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为切入点,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对广东省优质创新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后,广东省优质创新空间格局呈现创新空间扩大、粤港澳合作加深、珠三角创新组团创新策源能力进一步释放的趋势。同时,改革巩固了合作创新在创新生产中的主导地位,推动了跨域合作往高水平发展,并促使创新主体更加积极面向需求开展创新活动。此外,改革也对广东省优质创新整体网络和核心创新个体的创新网络产生了多元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总结了优质创新成果生成的共性规律,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越  余江 《科学学研究》2016,34(12):1807-1816
基于商业生态系统和产业技术追赶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规范的多案例研究、社会网络分析等定性定量研究方法,以我国蜂窝移动通信产业为典型研究案例,提出了"全球化背景下新兴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态系统演进与创新"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生态系统结构、新兴技术体系、生态系统能力、制度要素的共同演进对支撑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度剖析我国蜂窝移动通信产业发展模式转变的运行机制及其内在规律,提出了新兴国家产业的并行发展模式,拓展了产业技术追赶的相关理论,并为分析产业演进创新过程中的机制与动力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旨在全面了解创新政策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准确把握创新政策的研究热点,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创新政策领域文献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方法,分别从文献计量、合作网络以及研究内容3个层面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全方位展示了目前创新政策领域研究的发展现状。[结果/结论]创新政策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的高校学者手中,团队合作尚未形成规模;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促进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创新政策发展、创新政策影响评价、国家创新政策、创新政策发展趋势以及创新政策合作网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采取多案例研究思路并结合扎根理论编码方法,理论抽样并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样本,探索构建了基于创新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创新政策对创新投入激励机理的框架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供给政策通过影响股东、竞争者、高管、员工与合作者的“利益-权力”需求进而影响其创新投入行为;环境政策而通过影响股东、竞争者的“利益-权力”需求进而影响其创新投入行为;需求政策通过影响股东、竞争者、合作者的“利益-权力”需求进而影响其创新投入行为.本研究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创新政策激励机理研究领域,具有在研究视角、样本选择、研究方法以及已有研究成果整合等方面的创新意义.最后,对研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赵蓉英  刘卓著  张畅 《情报科学》2021,39(6):185-193
【目的/意义】智库评价是智库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内外学界在智库评价的实践方面已较为成熟,但在理论 方面尚未形成具有权威性的统一标准。然而,智库评价的研究是实践先于理论的,所以对国内外智库评价实践案 例的分析和归纳有助于智库评价理论的进步。【方法/过程】本文以国内外智库评价领域的相关文献和案例为研究 对象,从发布时间、所属学科、关键词分布及评价特点等方面对文献和案例进行归纳和可视化分析,从国内外智库 评价案例所采用的方法、评价体系、评价主客体及各自的特色和创新点入手,根据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分类,按照 时间序列进行述评。【结果/结论】本文探讨了国内外智库评价研究的特色和不足,提出了促进智库评价理论研究与 实践发展的策略。通过对国内外智库评价案例的分析,本文发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智库评价的实践案例已较 为丰富,缺少专门针对智库评价的评价科学理论、方法与应用体系的研究,缺乏整体上的系统研究,缺少具有普适 性和权威性的评价标准。本文建议构建智库评价的科学理论框架,研发透明公开化的、面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 代的智库评价模型和方法。【创新/局限】这些策略为我国智库评价领域形成更加科学、客观的评价报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追踪国内关于创新动力研究的前沿热点内容,文中利用信息可视化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以CSSCI数据库中2009—2014年的以创新动力为关键词的文献为研究样本,运用Ucinet6.216软件对其进行社会网络分析。通过对网络密度、中心度和凝聚子群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围绕创新动力这一核心,当前学者们的研究视角各不相同,但大部分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转型升级、自主创新、创新动力源等几大方面,是创新动力研究的前沿热点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为促使我国产业智库大数据服务向更加前沿、主动、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将大数据计算能力更好地转化为战略决策支持能力,赋能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如何借助大数据方法实现产业智库研究模式与流程变革。产业智库在战略目标、管理重点、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等方面具有特殊性,通过回顾大数据方法在产业智库中的相关研究,得出产业智库大数据独特的方法论逻辑: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围绕“出政策、出思想、出声音”的智库功能要求,以产业竞争情报、大数据方法以及智库研究领域的理论为指导,涵盖数据、分析与决策三方面的研究方法与工具;从作为具体方法的角度来看,概括为数据方法、分析方法与决策方法 3种,为产业链构建及竞争情报需求发掘、产业技术路线图开发及技术评估、产业政策分析及政策主题识别、企业竞争力评价及创新战略布局、产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等应用场景提供有力支撑。同时结合中国产业智库大数据中心的案例,以低碳产业为例阐释产业智库大数据方法的应用场景。最后为进一步优化产业智库产品供给质量、提升智库决策服务效率,提出从创新大数据方法思维、提升大数据构建和分析能力、培育大数据人才、优化大数据环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政策评价日益成为政府和科技界关注的对象,科技创新政策评价框架体系研究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梳理了科技创新政策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系统地分析了科技创新政策评价的过程,构建了科技创新政策评价准备、实施、总结三步骤框架流程,并对我国加强科技创新政策评价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