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作为一种外来性宗教,基督教一直谋求向世界包括中国进行积极的传播。但它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由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异质性,在相当长时期内曾遭受着中国各阶层势同水火的排拒。近代中国历史上教案频发,民、教冲突是其主要因素,但从细节分析则各有不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天主教传入云南最早地区的昭通,也曾在晚清数十年内发生过三次教案。即以1862年发生的第一次教案来看,虽然事件并不复杂,也未造成人员损伤,但从案发到交涉,再到最后结案耗时绵长;从它的全过程来看,除了具有与当时其他地方教案的一些共性特征之外,也有其自身独特的地方。回顾这一教案,有助于补充昭通历史的某些细节。  相似文献   

2.
昭通虽僻处西南内地,却因交通孔道的原因而成为近代天主教传入云南最早的地区,也是云南教区最早的主教区。在其传播过程中,一度曾发生过多次民教冲突,但由于天主教会长期执著于医疗等公益事业,教派发展也呈现多元趋势,在经历晚清数十年的曲折动荡之后,到民国年间其"劝人为善"之处已逐渐为昭通社会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考古资料表明,云南汉代文化的研究发端于清末昭通发现的汉孟孝琚碑。由于史乘不足,昭通乃至云南古代的历史,鲜为国人所知。随着考订孟孝琚碑成为国内学界的热点,探究中央王朝开发云南的历史成为近代昭通以及云南学者的责任。此后梁堆、朱提堂狼铜器以及唐袁滋题名摩崖石刻陆续在昭通发现,开启了云南地域历史文化调查、发掘、研究和保护的先河。近代以来境内外学者对孟孝琚碑(含与之相关联的梁堆)、朱提堂狼铜器和袁滋题名摩崖石刻的保护研究成果,揭示了古代云南在西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地位,并为之后发现更早的云南历史文化遗存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循道公会(Methodist Church)是基督教新教卫斯理宗的支会之一,在19世纪这个被欧美史学界称为"新教扩张的世纪"里,积极向中国传播,并在昭通地区作了长时间的传教工作,留下诸多社会公益事业。由于在昭通活动的基督教各宗派中,循道公会坚持的时间最长,影响极大,社会公益事业活跃,因而有必要对其在昭通的传播历史作一番回顾性的梳理。  相似文献   

5.
该书由西南民族大学秦和平教授撰写 ,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十章 ,依次是 :西南民族地区的概况、天主教在四川民族地区的传播、基督教在四川民族地区的传播、天主教在贵州民族地区的传播、基督教在贵州民族地区的传播、天主教在云南民族地区的传播、基督教在云南民族地区的传播、基督宗教与西南少数民族、清末民国各级政府对教会活动的认识及回应、基督宗教对西南少数民族的影响。书中对西南民族地区基督宗教教育的演变、特点等也做了详细论述。全书视角独特 ,史料详实 ,学术性强 ,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专著《基督宗教在西南民族地区的…  相似文献   

6.
清代雍正时期在今昭通地区厉行改土归流,将四川所属之乌蒙、镇雄划归云南管辖。这不但是西南地区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而且对昭通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乌蒙、镇雄由四川划归云南管辖的历史过程进行考察,有利于理解今天云、贵、川三省行政区划界限划分的缘由及重要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7.
边缘与自信--历史上的昭通文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昭通文化本已具备一定底蕴,然后作为西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桥梁得风气之先,近代以来则成为云南主流文化的边缘.但朱提——昭通相对于古代中原、现代云南的边缘地位,并未导致其惟“中心”马首是瞻的边缘定位认同感以及相应的边缘文化作为,而是在诸多人文领域张扬个性,突出自我,体现出较强的文化自信.诸如政治上的“北主南宰”、军事上的“以土抗流”、民俗上的“淮橘为枳”、学术上的“国语强势”、文学上的“昭通文学”等现象无不如此.考诸以上边缘地位与自信气质并存的昭通文化现象之由来,实为深厚历史文化土壤培植出大气包容、自强自信之地方精神使然.  相似文献   

8.
近代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交往是以西方宗教文化为前趋的,在少数民族地区依然如此。本文详细梳理了基督教和天主教在铜仁地区的传播历史,以及少数民族接受基督教和天主教文化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9.
陈孝宁 :字得一 ,1947年生于云南昭通 ,1982年 1月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现为昭通师专政史系教授 ,云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 ,云南省诗词协会理事 ,云南省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 90年代中期曾兼任过昭通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陈教宁教授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及高校管理工作。历任昭通师专中文系古典文学、政史系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中国古代文化史、云南地方史、民族史、艺术系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书法与篆刻等课的教学。近年来致力于中国文化史及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 ,发表论文 40余万字 ,主要研究论文有 :《老子与…  相似文献   

10.
10年 ,在人类历史上只是短暂的一瞬。10年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0年前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和昭通师专的发展壮大 ,学校为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 ,为适应昭通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为昭通早日建立学习化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报经当时的云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 ,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 ,开始举办函授、夜大成人高等教育。经过 10年的创业发展 ,我校的成人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2 0年前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昭通工作站成立 ,1992年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昭通分校成立。 2 0年来 ,昭通电大教育…  相似文献   

11.
清初,因统治者的开明,天主教在中国各大城市的传播比较顺利,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后因罗马教会与中国的礼仪之争导致清廷推行禁教政策,这使得天主教在华的城市传播事业遭遇了重大挫折,不得不转向官府控制薄弱的乡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明清之际,以天主教及西方科学技术为核心内容的“天学”在中国的广为传播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士大夫的积极推动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便于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利玛窦对天主教进行了儒学化的包装,这为士大夫最终接纳“天学”扫清了障碍。急于挽救晚明危局的士大夫视“天学”为济世良方,对“天学”的传播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们的积极推动成为“天学”在中国传播的重要动力,对“天学”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明清易代以后,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士大夫阶层对“天学”的热情逐渐消退,“天学”在社会上的影响亦日渐式微。  相似文献   

13.
利玛窦作为首先进入明朝首都的西方传教士,通过获得在北京的居留权、与明朝政府官员广泛交游、中文著译和西文记述、传播天主教等活动,帮助天主教在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推动了天主教在中国内地的传播,并使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4.
明末天主教儒士朱宗元因其生平资料的匮乏而引起学界广泛争议,其生年考证更是焦点所在。通过对其著作《答客问》、《破迷论》及其受洗年份关系的考证,基本可以判定其出生于1616年,其后著述传教,开创了天主教在宁波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方教会系基督教所属的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教派。西方教会在华购置地产的依据是中法 186 0年《北京条约》(中文本 )、186 5年柏乐德密协议与 1895年教会内地置产协议。其中《北京条约》(中文本 )中的教会置产内容乃是当时担任翻译的法国传教士擅自增添的 ,因而不具有法律效力。清政府就教会置产问题与法国进行过多次交涉。“索还天主堂旧址”是传教士掠夺中国人民财产的特殊置产活动。各教会在华置产的规模和数量相差悬殊 ,方式及用途迥然各异 ,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佟氏家族是清代前期很有影响的世家大族,承德古迹佟王府即与之有关,该家族以军功起家,位居高官者甚多,史与清皇族数次联姻,几个主要代表人物价养性、佟图赖、佟国维、隆科多均是统治集团中的显赫人物,对时局有着重要影响,至康熙朝乃有"佟半朝"之誉,其家族命运与清王朝兴衰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7.
明朝末年,农民大起义的烈火越烧越旺,最终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清廷入关后,农民军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在新的斗争形势下,原张献忠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军余部自川入滇,又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联明抗清斗争。在此期间,明末农民起义军与云南沐氏家族之间的关系几经变化,影响非常深远。  相似文献   

18.
明清之际耶稣会士东来有着深刻的背景。首先是基督教本身有着普世化要求;其次是新教改革运动给天主教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最后是欧洲近代科技和地理大发现为其提供了实现之可能。在这些背景之下,耶稣会士大举东来。而在其宣传平等、博爱的口号下,隐含着其优越心态和侵略之情绪。  相似文献   

19.
西洋宗教画作为一种能够直接表现天主教教义的物质载体,在明清之际的天主教在华传播过程中起到过很大的作用。天主教在华传播的起起落落,也可以从西洋宗教画在华境遇中窥其一二。  相似文献   

20.
滇东北矿业开发历史悠久,自汉代始就有了文献记载。其中,清代的矿业开发规模和产量最大,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引起了学界关注。但学界的研究,对清代滇东北矿业开发与自然环境变迁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很少。纵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界对清代滇东北矿业开发的研究,学术成果丰富,主要集中对矿业政策、生产、性质和交通运输的相关研究。本论文的研究,通过对清代澳东北地区矿业开发全貌的有机整合,侧重对矿业开发中自然环境变迁及其治理策略的研究,通过文化反思,重点揭示清代滇东北地区生态退变的原因,并从文化的角度探讨清代滇东北自然环境治理的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