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国强 《职大学报》2007,(1):106-108
道德教化思想是孟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孟子道德教化的目标依境界高低分别为圣人、大丈夫、君子和士;道德教化的途径分为自修之道和施教之法;孟子提出的这些理想人格目标和教育方法,对于当今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孟子的德治思想是与他的仁政、民本主义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它的理论依据就是"性善论"。本文从孟子性善论角度出发,从民本思想和"仁政"的伦理依据为基点,看人性善是如何论证出仁政思想,同时,客观的来评价孟子的性善论。  相似文献   

3.
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和谐对于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西藏和平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央高度重视西藏的稳定和发展。干部援藏作为国家各项援藏政策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西藏的发展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新时期以来,全国各地的党政干部、多领域技术与教育人才源源不断地派往西藏工作,与西藏的各民族干部、人民群众一起推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据不完全统计,6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有10余万干部职工进藏工作。他们在改革开放、创新思想、促进民族团结与交流等工作中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4.
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在新的形势下使全党同志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对于我们全面完成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有着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教育家们的丰富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新课程背景下挖掘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内容并吸取其精髓,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初,中国的主题是救亡图存,面对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和凋敝的农村经济,广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开始关注农村问题。梁漱溟独特的的乡村教育思想在此背景产生,并在邹平展开了乡村建设实验。梁漱溟独特的乡村教育思想对于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农村教育和提高人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源头。全面把握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对于深入理解和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共产党人的工作原则和奋斗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最紧要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的思想,至今在现实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反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更是意义重大。分析"和为贵"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指出这一思想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所体现出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马克思实践定位过的人、具体人的本质为依据,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人,具有双重的价值取向:在人与物比较上,则"以人为本";在执政党或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比较上,则以民为本。这里的以人(民)为本的"本"是指以人(民)为"根本"。基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条件就是人民群众立场的坚定选择,这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具有的根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将促进人的全面与个性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和核心目标确定下来,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战略措施。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太极拳文化,是实现民族传统文化、重建文化认同,培养传统文化归属感的重要载体之一,深涵人的全面与个性发展价值思想。从多元价值视角,探讨太极文化的多元价值取向及其在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发展领域价值;旨在结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以科学发展观深入审视太极文的修身养性之价值,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崛起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共享发展理念、体育强国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面对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我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着眼长远利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共享发展的核心内涵是解决社会发展公平正义、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问题,与体育强国的价值目标相契合。体育强国作为我国新时代的体育发展的战略任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的根本要求。共享发展是我国体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由之路和目标方向。体育强国的价值建构要符合共享发展理念,其理论和实践应坚持体育发展的公共性特点,体现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的发展内涵,体现以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体现体育发展的均衡性、公平性、普惠性的价值原则、以文化自信作为根本动力,同时要反映我国体育发展与世界的互动,体现我国体育发展的世界贡献和服务全人类的根本理念,强调体育全球协同共享发展新秩序的建设,使体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王岱舆是中国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的回回伊斯兰学者,精通经汉两家,糅合外来伊斯兰哲学与宋明理学,以汉文为写作工具,开启了回回历史上的理学创作.在他的理学思想中,认主论占有核心地位.这是因为,由于受伊斯兰思想的重要影响,他对人类的一般性认识问题基本上是不关心的,而只谈如何认主.所以,可以称之为“认主论”.这一认主论由于受我国孟子的“心之官则思”思想的影响,以心为人的思维器官;由于受《大学》的“明明德”思想的影响,认为认主就是“真心”发露;但在认主方法上,却接受了国外伊斯兰苏非主义的认主理论,而把“知认”、“见认”、“续认”作为认主三法.王岱舆的认主论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的先验论特征,也有明显的神学伦理化特点.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体育强国”的文化符号学审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站在文化层次及文化功能主义的视野下审视体育强国,可认为"体育强国"是一项清晰明了的动态"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这一特殊的文化"符号"和"标识"外延极大却内涵丰富。从文化分层的四层次对体育强国进行诠释,认为我国体育强国"器物层面"已具雏形,"文化符号标识"明了;中国体育强国的"制度层面"脉络清晰,构建出了现代体育和谐发展的趋势和路径;中国体育强国的"行为层面"四大形态特征突出,折射出独具特色价值取向;中国体育强国的"观念层面"逐步深入人心,追求健康本我意识是终极理念。文化的进化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何将"体育强国"的文化符号及标识"文化符号化",梳理出体育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动态终极取向仍需要哲学、社会学者投入更多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有关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问题的阐释集中反映在其核心思想理论体系“三民主义”中民族和民权两大主义的相关论述。为了探索救亡图存的道理和民族的独立自强,孙中山主张恢复民族精神。为此,他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了提炼和阐释,通过古今中外纵横比较,肯定和赞扬中华民族悠久而光辉的文明成就,应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因素成为实现民族主义或民权主义的基本路径和具体办法,从而将其转化为为现实革命服务的救国理论。孙中山立足于中国传统的根本取向,同时又顺应世界潮流开放辩证地对待中西文化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对青年毛泽东炼志救国体育思想进行研究。认为其具有强国强种、炼志与救国相结合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三个重要特征;其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吸收意志哲学养料;具有提升现代青少年体质健康、匡护青少年历史使命、规范青少年人格、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14年6月27日-29日,“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基”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大学召开。来自国内部分高校、期刊社的20多位专家学者和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基,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处理好多重关系,但关键在于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建构民族主体性,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用启蒙精神普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人文精神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从形上层面向形下层面、从学术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化,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体育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击壤流传上千年,具有博大深厚的"和谐"文化思想内涵及特质。"和谐"文化思想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击壤追求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人自身的"和谐"。二击壤体现了中华传统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三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关爱。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就是追求一个和平而美好的太平盛世。击壤中蕴含的丰富和谐文化思想及精神资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到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摘要:以文献资料分析与深度访谈为主要方法,对徐英超的体育教育与管理实践作以梳理和归纳,就其体育实践及其体育思想进行研究,以阐明其体育思想的要点与时代价值。研究表明,徐英超在近现代社会大变革中致力于发展中国体育,不仅通过体育教学、考察奥运、留学美国、访学苏联丰富其体育理念,更是在学校体育领域躬身实践,引导培育了大批优秀体育人才,形成深刻的体育思想。研究发现,他执守“体育救国”与“强体强国”的信念,践行文武兼备、均衡发展的育人思想,推动体育研究科学化,构建竞技人才培养“一条龙”的学院机制,在广泛深入的调研基础上形成了“体质教育”的思想,深刻影响了我国80年代的学校体育发展。研究认为,徐英超的体育实践与思想有着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在庆祝北京体育大学建校65周年之际,系统地回顾他的体育实践与思想,能够激励我们继续践行爱国思想、赓续“文武兼备”育人思想,秉持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对待运动实践与体育过程,培育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推进北京体育大学向世界一流体育大学迈进。  相似文献   

20.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一个重大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也是一个重大的教育理论题,是我国在新世纪建设先进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无疑是科学与人文综合的先导.我校非理工科学生的自然科学培养还是一个盲区,非理工科学生受到的科学训练比较少.这不利于我校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所以对我校非理工科学生进行“人文与科学相融合”式的自然科学教育是很迫切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