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关键,现已进入攻坚阶段。然而国有企业改革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企业以外的因素,也有企业本身的因素。本文就国有企业本身因素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出发,提出调整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从而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增强企业活力,但如何使国有企业更具有活力,具体的改革途径是多方面的,我们要对国有企业、全民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有一个新的认识,只有如此,才能使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者存在双重性的目标激励,即企业薪酬目标和政府职务目标.这样双重目标的产生是源于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的安排,同时也是受制于企业的双重目标,即微观经营效益目标和政府宏观经济目标.然而,双重性目标激励的存在是国有企业效益低下,治理行为不规范的重要原因.因此,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需要对这一目标激励进行调整和转变.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主体是国有企业自身.但在我国,政府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在历史上又是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这种特殊的关系和地位,决定了政府必须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5.
论国有企业负债经营侯传贵一、问题的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面临不少的障碍。其一便是国有企业的超负债经营。探寻其原因,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企业经营失败的因素。党的十五大再次明确坚持发展和完善公有制结构,规范股份制和大力发展股份合作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6.
传统国有企业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起来的,因而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进入市场后普遍患市场不适应症,表现为经济效益大滑坡。国有企业经过多年改革尚未完成的原因不能归结于两权分离思路,而在于根据两权分离思路设计的具体体制没有落实。国有企业继续改革的方向为:中小国有企业进行民营化改革,凡是进入竞争领域的中小国有企业都可以改革成为民有民营企业和国有民营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模式进行改革,改革的关键在于产权制度,实现产权明晰化。只有这样才能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18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从改变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为主的改革思路,向以全面实现企业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改革目标模式的转变,体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和宏观改革的配套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必将出现新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因为它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改革目标.而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之一就在于如何处理好国有企业中的代理问题,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本文拟从现代企业代理关系角度,探讨解决国有企业代理问题的思路与措施.一、现代企业代理关系的形成与代理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关键的问题是加快大型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度,是判断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进度的基本标志。2000年是完成党中央提出的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的决战之年,取得国有企业改革的决战胜利,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虽然已进行了20多年,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国有企业现状,研究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研究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对策。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仍然存在着如政企职责划分不明确、债务负担过重、资产负债率过高以及内部管理不善等问题。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制度原因、管理水平低、技术设备落后、产品老化、市场开拓不力等。国有企业要想走出困境,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转变观念;二是真正做到政企分开;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四是改善资产负债结构;五是建立健全机制,培养中国的企业家队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至今已经经历了二十八年的历程。回顾这二十多年的历程,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使我们认识到解决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直都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也使我们认识到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亟需我们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但由于国有制存在着巨大的局限性,使国有企业难以摆脱困境。国有企业的改革应以不同的改制目标要求为出发点来选择合适的改制方式--小型企业以经济效率为优先,实行股份合作制较为适宜;大中型企业则以社会目标或资产保值增值为优先,选择政府狮资,控股和优先股权作为改革方向较为适宜。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的改革,还必须解决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的行为模式分为内生行为模式和外生行为模式。决定内生行为模式的关键因素是国有产权结构。即国有企业契约关系中的责、权、利规定及其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安排。而国有企业外生行为模式的目标,则是社会福利最大化。由此决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以企业的目标模式为依据,实行“抓大放小”的战略。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的行为模式分为内生行为模式和外生行为模式。决定内生行为模式的关键因素是国有产权结构,即国有企业契约关系中的责、权、利规定及其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安排。而国有企业外生行为模式的目标,则是社会福利最大化。由此决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以企业的目标模式为依据,实行"抓大放小"的战略。  相似文献   

14.
1.改革的方向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2.改革的目标到“九五”计划末,在全国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中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改革的基本方针(1)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3)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以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4)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家经济,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改革以来,我国的国有经济规模和比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容否认的是,国有企业仍然面临着严重的问题,经济效益普遍不高的局面并没有根本好转;国有企业改革目标与现实进展之间出现的巨大反差,主要是由于改革初期制定的单一的市场化改革目标不符合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特殊功能;我们必须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总体思路进行重新审视,切实贯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和“抓大放小”的战略思想,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国有企业存在的范围,根据企业的性质和市场化程度的不同,选择区别对待的分类改革战略,即对于公共产品和垄断性国有企业,应在以国有制为主的基础上建立现代化的组织形式和合理的经营机制,而对其他非主导部门的竞争性企业则应逐步实行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的行为模式分为内生行为模式和外生行为模式,决定内生行为模式的关键因素是国有产权结构,即国有企业契约关系中的责、权、利规定及其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安排。而国有企业外生行为模式的目标,剐是社会福利最大化,由此决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以企业的目标模式为依据,实行“抓大放小”的战略。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石,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近几年来,经济学界对我国国有企业如何深化改革,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明显的制度成就,但是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角度上看,改革后的 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系列的制度缺陷。因此,必须通过继续推进政企分开,重组企业产权制度,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创新企业管理制 度,才能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角度看,我以为《通知》进一步指明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第一,《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深入改革的正确方向或目标,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或"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1992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提出要"通过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1993年11月的忡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20.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有企业改革实质上就是国有企业的内环境和外环境如何构建的问题。所谓内环境是指国有企业的内在构成要素及其所形成的结构;所谓外环境是指国有企业赖以生存的市场条件、政府政策、经济状况、人文环境等外部因素。因而,我们把企业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的构建看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