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绝大多数化合物,有自己固定的熔点和沸点,大家都很熟悉。至于混和物是否也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呢?这问题少有人问津。有的混和物有固定的熔点,特称之为最低共熔温度,组成对应于低共溶温度的混和物,称为低共熔混和物。如NaCl-H_2O_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沸点与结构有关,有机化合物沸点决定于分子间引力(即范德华引力)的大小。这一认识早为人们所熟知。通常人们总是通过范氏引力中的定向力、诱导力、色散力等项以及形成氢键的强弱来解释或定性预测各种有机化合物的沸点变化情况。但事实上,这种认识是十分粗糙的,除一些简单有机化合物及其同系物的沸点问题能得到较满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分子内氢键的形成对有机化合物的熔沸点、化合物的构象、稳定性、酸性及红外光谱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关于有机化合物的鉴别与结构推证问题,是一类综合性比较强、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的练习题,在实际的工作中应用也比较广泛。之所以,本文就这两方面的问题发表一点拙见。 有机化合物的鉴别主要是根据化合物的物理特性或化学特性进行的。物理特性一般包括气味、颜色、状态、熔点、沸点、挥发性、比重、溶解度和分子量等。对于化学特性的选择则有一定的要求:第一选择化学特性及差异性反应时,应有颜色变化、气体产生、生成沉淀、原有沉淀溶解或分层、能使指示剂变色之一的明显现象产生。第二实验操作要简便安全,即反应比较容易进行,而且步骤也较少。第三在对物质进行鉴别时,可先采用一  相似文献   

5.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决定其性质,所以明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是掌握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关键.但许多有机化学教科书对杂环化合物及重氮化合物结构只是简略介绍,不利于学生对其性质的理解,笔者对杂环化合物及重氮化合物结构给以详细归纳,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常,物质的熔点低于沸点,而课本中乙炔的熔点却比沸点高。什么原因呢? 查物化手册55版,乙炔的熔点-80.8℃,沸点-84.0℃_(suh)~(760);在《Lange's Hand book of Chemistry》中,乙炔的熔点是-81.5℃~(891),沸点是-84.0℃~(760)。  相似文献   

7.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内容通常是完成某一化合物的合成或提取,缺少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检验。设计了"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综合性实验,在原实验基础上优化了提取工艺,使操作过程易于控制,提高了提取收率,并对产物进行了熔点测定,以及紫外、荧光、红外、核磁共振、质谱的分析,确定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通过对该实验的综合设计,不仅使学生掌握蒸馏、升华等单元操作,还能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确定过程,有利于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氢键是一种弱的相互作用,广泛地存在于多种化合物中,并影响着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主要阐述了有机化合物中的氢键及由此所引起的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为了帮助同学们进行全面复习,现将本学期的内容要点、基本要求概括一下,供大家参考。一、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结构理论是有机化学的基础,弄清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分析和记忆各类不同结构的化合物的不同性质。举下面几个方面的例子。1.键的极性和氢键对沸点的影响键的极性及分子间氢键的形成都能使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增大,因而使化合物的沸点增高。例如,醇、酚、羧酸的分子间由于有氢键,故沸点较高。醇的沸点比分子量相近的烷烃、醚要高得多。羧酸的沸点比分子量相近的醇还要高。醛和酮本身不能形成氢键,因而沸点比分子量  相似文献   

10.
由上表可见,卤化氢中沸点最低的是HCl,沸点最高的是HF;熔点最低的是HCl,熔点最高的是HI。沸点以HCl-HBr-HI-HF的次序升高,熔点以HCl-HBr-HF-HI的次序升高。下面,就以上数据,讨论两个问题:一、卤化氢的熔点和沸点变化的理论解释。影响卤化氢熔、沸点变化有两个因素是最主要的:一是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引力),二是氢键。在卤化氢熔、沸点表中可以看出:除HF以外,其他卤化氢熔、沸点都依HCl-HBr-HI的顺序升高,这是由于Cl、Br I的原子体积比F原子大,电负性比F小,它们的氢化物HCl、HBr、HI分子间都不能形成氢键,仅考虑分子间作用力(包括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对熔  相似文献   

11.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主要由化合物的结构所决定,但分子间的氢键对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光谱性质、有机化学反应、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等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浅谈分子间氢键对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主要由化合物的结构所决定,但分子间的氢键对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光谱性质、有机化学反应、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等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氢键的概念出发,分析探讨了氢键的形成对有机化合物的熔沸点、水溶性、结构平衡、酸性、反应活性及红外光谱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魏林 《初中生辅导》2012,(18):35-40
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物理性质,从物质的颜色、气味、味道、状态、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等加以了解;化学性质,是根据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了解反应规律。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复习应围绕这两方面并加以归纳和分类,能收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填空题(共23分,每空1分)1.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图1所示的两种模型中,_______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2.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量沸水的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卤仿反应对于制备用其它方法难于制备的羧酸以及鉴定含有 CH_3CO-结构的羰基化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弄清卤仿反应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关系就显得非常必要。国内大多数“有机化学”教材,把能够发生卤仿反应的有机化合物叙述为“凡具有CH_3—CO—结构的羰基化合物或能被次卤酸钠氧化为具有 CH_3CO—结构的化合物(如  相似文献   

17.
大家知道,一般物质的沸点都比其熔点高,但高中化学课本中给出的“几种炔烃的物理性质”表中,乙炔的沸点(-84.0℃)却比其熔点(-80.8℃)低。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乙炔的沸点和熔点在物理意义上与一般物质不同。高中化学课本中给出的乙炔的沸点(-84.0℃),实际上并不是常压下乙炔由液态转变成气态时的温度,而是乙炔在760 mmHg压力下由固态直接转变成气态时的温度。因此,确切地讲,-84.0℃应是乙炔的升华点。至于乙炔的熔点(-80.8℃),也并非是指  相似文献   

18.
1.金属羰基配合物的特点和性质金属羰基配合物是指过渡金属与配体CO形成的一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都有一个特点:每个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和它周围配位体提供的价电子数加在一起满足18电子结构规则,是反磁性的.对于Fe来说,它的价电子层构型为3d~64S~2,CO个数为(18-8)/2=5,铁的羰基化合物化学式为Fe(CO)_5,,Fe(CO)_5.是无色液体具有疏水性.熔点-20℃,沸点103℃,  相似文献   

19.
奇怪的沸点     
在高中化学教材第二册第85页,有一个快烃的物理性质表,在表中有一组数据令人感到奇怪;乙炔的熔点是-80.8℃(加压),而沸点却是-84.0℃,它的沸点怎么会比熔点还低呢?原来,乙炔的沸点是1大气压下测得的乙炔的升华点.这时乙炔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因此教材上乙炔的沸点值说法不准确.既然在1大气压下乙炔可以在-84.0℃时升华,那么在1大气压下乙炔就不会有熔点.要想得到液态的乙炔,必须采取加压的办法,当加压到1.2个大气压时,将固态乙炔升温至-80.8℃时,乙炔固体就会转变为液体.显然,乙炔的熔点沸点井不和大多数物质…  相似文献   

20.
正这里的"三点"指的是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代表了它们自身的某些热学特性,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一、熔点和凝固点的应用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这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液体在凝固成晶体过程中温度也保持不变,这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研究发现,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不同。物质的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两个因素对熔点影响很大。一是压强,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另一个就是物质中的杂质,我们平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