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有4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这4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达尔文经过长期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  相似文献   

2.
生物进化理论,是生物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最重要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为此,在199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重点介绍了由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在19世纪创立的自然选择学说。这个学说不仅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而且还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不足的是,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性质,以及自然选择对遗传和变异如何起作用等问题,没有做出本质上的阐明。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设计理念 关于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评说其要点内容和局限性,然后由教师指出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是达尔文学说之前影响最大、最为系统的进化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本课教学的中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综合了生物学各学科的成就和多种生物进化因素建立起来的,因此,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学生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由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1 达尔文主义亦即达尔文学说 ,它是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等著作中 ,从分类学、形态学、胚胎学、生物地理学、古生物学等方面 ,列举事实证明不同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古代生物和现代生物之间有着共同的祖先 ;现代生物是远古少数原始类型按照自然选择的规律逐渐进化的产物。它是一个庞大的生物进化体系。在达尔文学说的科学体系中 ,最主要的是自然选择学说 ,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随后 ,英国的赫胥黎、德国的海克尔等称赞并接受达尔文主义 ,同时也在不同方面发展了达尔文的进化学说 ,成…  相似文献   

5.
在“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节的教学中,以达尔文的环球科学考察史为主线,通过比较、分析、建模、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理解并运用自然选择学说的概念,旨在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逻辑推理、批判质疑等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四点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是达尔文在多年的环球航行考察中发现的生物现象。这四种生物现象不是孤立的,达尔文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形成。这也正是本章教材重点、难点所在,也不太好教。经多年的教学实践,不断改进,编绘成下面图解(见附图),边画边讲,效果很好。其中要求学生掌握理解的要点是: 1、过度繁殖导致生存斗争,生存斗争是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及中断平衡学说,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自然选择学说"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一节中的核心概念,也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对学生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三大自然科学发现之一。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已经学过,已有初步了解,但由于遗忘和缺乏深入系统的体验和学习,很难正确理解和把握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和精髓。虽然教材给出了达尔文自然选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中叶,英国达尔文创立的自然选择学说主要阐述了生物界中的互斥关系即弱肉强食为主体的生存竞争。在此后的100多年中,人们一直用这理论观察与认识生物界。近年来,上海大学李难教授以一种新的目光和思维形式对生物界中互补现象进行研究,提出了新的科学论述,即一种新的生命观──互补学说。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物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构建模型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和建模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科学认知体系。虽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一节中给出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但学生仍对该学说的四点内容的内在联系模糊不清。巧用概念模型可破解"自然选择学说"的学习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消化"该学说的四点内容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12.
明代前期,骚体文学由抒写时代和个人命运的乱世悲音,转而成为服务于统治者统治、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道统、应制之文体,内容空洞、庸俗,虽多少仿得屈骚“惊采绝艳”之文辞,却毫无屈骚精神可言。  相似文献   

13.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场域、惯习和资本的互动作用构造了不同的实践理念,行动者的实践行为也因此不尽相同。外交部官方微博表现出的"双重人格"特性,与其所在场域的影响密不可分。我们不能以二元对立的观点看待这一现象,而应认识到这一创新形象的构建不是对外交部门政治形象的颠覆与破坏,而是一种创新和发展。如果政府部门能将开通新媒体传播平台作为契机,以顺应时代发展的崭新姿态与公众交流,大众也必将对其抱以真诚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试论太极拳在安阳市社区老年群体中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安阳市太极拳活动目前开展的情况,找出了当前安阳市太极拳活动在练习环境、媒体宣传及群众组织体系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的管理;重视太极拳活动站点的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太极拳指导队伍等.旨在让更多的老年人进一步认识太极拳,并积极地投身于太极拳的运动中去,从而促进太极拳在安阳市老年人群中更加广泛的开展,促进安阳市老年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由于市场机制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和农民自身的局限性,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对农民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予以引导和扶持,这对于现阶段搞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建设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司法审判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它动态地衔接着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两个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涉及诸多法律的或非法律的客观因素,影响着司法过程的始终,进而影响着司法终极理念的实现。法官如何权衡这些因素,笔者将结合司法实践,做一个浅薄的归纳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教育全球化也在如火如荼地涌动着。在教育的历史长河中,教育开放是世界各国发展教育、增进了解和交流的一项策略。从教育国际交流到教育区域一体化、全球化,教育开放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教育全球化的进程,教育开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开放战略要在全球化的视野里,主动扩大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教育交往,积极增强自身发展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教育的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化的转型期,中国教育近代化是在中与西、新与旧的氛围中展开的。在教育科学及思潮的传播变迁过程中,近代教育家充当了自身从传统到现代型的转换及西方教育思潮传播的双重角色。这一角色统一存在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百多年历程中。  相似文献   

19.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建国后至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统收统支、三级管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几个主要阶段。80年代以后至今在政府投入内部进行了重心下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和重心上移(乡镇与县)的关系调整、教育与其他部门关系的调整(预算单列)、政府投入及其与外部投入的关系调整。在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于1995年以后采取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方式进行特殊投入。经一系列制度变迁,我国已形成较有特色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相似文献   

20.
人物语言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部分,但有其自身的特点,因为它本质上是口语,与书面语有着明显的差别.为译好人物语言,译文应体现人物语言的口语特点,做到话如其人,语应其境,通顺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