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之一。也就是说,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通过构建轻松、自主、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来促使学生在自主操作、亲身参与中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同时,也促使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愈来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教育工作者要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以满足大数据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实现生态化教学平台的构建,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引入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本文深入探究生本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生态课堂的构建,以期提升信息技术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0,(76):114-115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了高中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大作用。然而就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随着新时代教学理念的改变,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侧重点也将发生变化,教师应该要更加注重课堂合作学习,利用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其合作探究精神,进而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文章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合作学习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4.
陈鹏霄 《成才之路》2011,(22):88-88
“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指明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是师生平等交流、学生自主发现的创新课堂。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加呼唤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STEM和创客教育进行融合,为学生打造更加生动和灵活的课堂,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凸显小学信息技术素质教育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提高其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内容更新换代很快。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研发信息技术课堂中教与学的新策略、新模式,将每一堂课真正转变为培育学生信息素养的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达到全面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于金华 《考试周刊》2014,(68):130-131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旨在培养和提高全民素质的新课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分析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不断创新和改革信息技术教学。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并提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学生在技术上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处世需要素养,教师更需要教育出有素养的人才。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对学生们的素质教育也是更加凸显出来,学生们的素质教学再次被提到信息技术教学的日程中。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已然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的一门专业课程,教师必须重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让教学回归生活,积极应用生活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其综合素质.文章深入分析生活化教学设计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社会形态的发展,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各类现代化操作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是现代化人才必须具备的基础素养。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促使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项目式学习法受到教师重视。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重视以教师为中心,但现代教育强调落实学生主体地位。项目式学习以任务为引导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或合作探究,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还可以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刘梅英 《教育》2011,(28):52-53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一项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2.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传统的课堂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下学生的发展了,信息技术课程也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文章主要针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问题,探讨构建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模式的方法:教师必须要从教学方法的创新角度来优化课堂;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学生对信息的获取,锻炼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转变教学方式,联系实际生活。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知识。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对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有巨大的作用。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保证将所有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所以,如何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呢?当前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在小学数学课堂构建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实践,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效率,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实现教育的多媒体化、教学的网络化和管理的标准化,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深入学习信息技术能力的学生,已经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职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素质教育,加强基础性;要凸显创新教育,激发探究性;要加强文化教育,增强主导性。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树立较强的信息意识,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于俊丽 《教育》2011,(10):52-53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一项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影响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特殊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与标志之一.正在迅猛地发展着。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课堂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使他们在实践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这对条件相对于落后于城市的农村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提高信息技术课课堂实效性:其次信息课的课堂上.需要师生共奏和谐的乐章,让课堂教学兴趣盎然;再次.需要多种课堂有效评价,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时效性:最后.有意义的课堂延伸,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力提高。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探索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走进了学校教育,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信息技术是小学教学的基础课和工具课,学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拓宽视野,了解更多的新兴科技,还可以提升获取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具体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还要深入研究课堂管理方法,不断改进教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基础教育阶段,深化素质教育的直接体现就是新课程改革,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深入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课堂组织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是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 ,就是开发学生创造潜能、优化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改革课堂结构对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课堂结构 ,一般说来是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这种课堂结构的教学 ,只有教师的教 ,没有学生的学 ,是教师的一言堂 ,教师代替学生思考 ,学生围着教师转。传统课堂结构的教学 ,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谈不上能力素质的培养和创造潜能的开发。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去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