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提高消费需求,充分发挥需求的导向和拉动作用,有利于推动经济的稳健发展,有利于协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形成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本文通过对我国70年代末以来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动状况的分析,探讨了影响城乡居民消费不旺的主要原因,论述了启动居民消费需求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导向和拉动作用及如何启动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九五"期间,保定市经济增长的循环波动渐趋平稳,经济增长呈现投资消费双拉动特征;科技、人才等要素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保定市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广大农民的人均收入也随之增加,由此带动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基于近年来保定市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研究和分析保定市1995-2008年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趋势,同时探讨保定市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促进保定市农村居民消费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中的消费拉动悖论及其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必须从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入手。本文认为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我国近几年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净出口拉动的现实与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数据的结论出现背离,形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悖论。求解悖论的关键是在增大消费需求的常规思路基础上,创新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取向,提出通过降低投资与净出口以降低经济运行的成本与风险,从而提高资源配置和资金使用效率,增强消费需求拉动的资金及产业支持,达到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净出口的协调拉动。  相似文献   

5.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重大 ,该文着重分析阻碍消费需求增长的制约因素 ,并提出刺激消费需求扩大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论体育消费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立足点,着重分析了刺激居民体育消费需求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由于体育产业与其它行业具有较为密切的产业关联度,因而开拓体育消费可以带动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较小;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体育消费需求总体上将呈上升趋势。这些都表明开拓体育消费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是可以预期的,但从目前我国体育消费现状来看,期望体育消费在短期能对经济增长作出较大贡献是不现实的,文章提出对目前我国体育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应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经济学方法分析了烟台市居民消费结构与健康投资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在城乡居民的未来消费走向方面,边际消费倾向与实际消费倾向的比较结果、边际预算份额的分析结果、弹性分析的结果均表明,烟台市城乡居民健康投资的热点即将形成或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在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消费需求方面,烟台市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小康,但基本需求支出额的比例仍然较高,受居住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城乡居民主动进行健康投资方面仍显不足.  相似文献   

8.
为找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了解增长动力的演变规律,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从最终需求的角度解析消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动态变化;同时运用DEA方法,从要素供给角度分析中国各地区劳动、资本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合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双重角度,探讨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特征和问题.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来源由前期的消费转变为出口后,近年来又转变为投资,而资本要素一直是中国各省市增长的主要要素驱动力.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处在投资主导阶段,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伴随着效率下降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综合研究方法,对甘肃省城乡居民体育消费差距扩大的现状分析,认为影响城乡居民体育消费差距扩大的相关因素为:经济条件的差异,城乡居民体育消费观念、闲暇时间、场地、器材的差异及政府对城乡居民体育消费的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0.
文化消费包括文化娱乐消费和文化教育消费,文化教育消费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提高居民总体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Tobit模型,结合南昌市城乡居民文化教育消费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实证得出:收入、教育供给、示范效应、社会保障等是影响文化教育消费重要因素的结论,并提出增加城乡居民家庭总收入、完善教育供给、发挥示范效应的作用、完善社会保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兼爱"思想是墨家思想的精髓,至今仍然放射出璀璨的光芒。"兼爱"的伦理涵义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层次:感情层次和利益层次。感情层次就是要求人们相互地、平等地、普遍地爱;利益层次就是爱时必须给对方以利益,使对方在爱中得到利益。"博爱"是基督教教义中的重要思想,它要求人们彼此相爱,爱一切人。"兼爱"与"博爱"有两点是相通的:一是认为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大家应该彼此相爱:二是认为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知恩图报是人的一种本性,你爱别人,别人就会加倍地爱你。墨家的"兼爱"思想的人性基础与基督教是相同的,因此把它作为构建现代社会普遍伦理的文化资源,容易被西方社会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
魏晋与晚明是两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孤傲嵇康与狂痴李贽最有代表性。他们有共同的士人心态:才高气豪、狂放不羁、厌弃仕宦、离经叛道、置纲常礼法于不顾,分别以"师心谴论"与"别出手眼"的方式放胆为文,以特立独行的人格激烈反抗与批判虚伪的"礼法"社会。为统治者所不容,为世俗小人所不忍;从而因名祸起,因文字而致罪。他们的死,既是个人的悲剧,又是时代的悲剧,值得去反思。  相似文献   

13.
“体育大国”“体育强国”与“体育中国”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中国"理念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认为,在我国确立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战略以后,我国体育形象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建设具有独特中国特征和要素的"体育中国"。"体育中国"以民族性为典型特征,以属地精神和乡土气息为依托,以举国体制为体制保障,以中华体育精神为动力;是对我国独具特色的体育事业和发展模式的综合印象和描述,具有独特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14.
《莎菲》不能用简单的“道德主题”或“女权主义”概括,在爱情故事的背后,是乱世中先觉者以“边缘意识”自守,在庸俗与空虚的双重诱惑中拒绝沉沦、抵死挣扎的心灵历程.这一“深层结构”才是这篇小说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新的教育观念是培养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工具。培养活生生的人的方法有激活人的生命力、活跃课堂气氛、解放学生思想、活学活用、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等。  相似文献   

16.
当刘翔以12s91的最快速度取了2004年稚典奥运会的110m栏金牌后,“刘翔现象”就在神州大地轰然兴起。当刘翔及其教练“被迫”打算出国训练时,人们才开始意识到这种中国式的“后奥运虚耗”已经对金牌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这种“后奥运虚耗”现象已到了需要有关方面加以规范、引导的地步。期望能为减轻中国“后奥运虚耗”的不良影响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国学"与"新文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学评论》编辑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辑部及我校文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4月9—12日在我校举行。来自全国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出版单位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围绕本学科发展中“学术前沿的前瞻性意义与当下中国文化语境”、“学术前沿及其问题的梳理与原创性研究”、“现当代文学史料与学科建设”等话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探讨与交流。王富仁、范伯群、张中良、白烨、刘勇、王保生、陈子善、吴定宇、陈国恩、陈美兰、殷国明、李怡、王泽龙、陈方竞、周晓明、李继凯、闫庆生、张积玉、李震、史志谨、周燕芬、唐晴川等在大会发言,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思考和独到见解,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本刊本期特选择其中6篇各有特色的发言作为笔谈发表,以期引起同行关注与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8.
“总督河道”是我国明代中央政府派出的专门为疏浚、开凿、治理河道的钦差大臣,故亦称总督河道大臣,其原官位、官阶不变,遇事方派遣,事毕回京复命,为非常设之官员。“河道总督”则是我国清代始设的掌管黄河、运河、永定等河,堤防疏浚、治理事务的专职官员,官阶与掌管行省的总督相同,为正二品,加尚书或都御使衔者为从一品。  相似文献   

19.
《野草》富含鲁迅全部的智慧和生命的热力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在“呐喊”和“彷徨”之后的心灵抉择。鲁迅在和封建旧垒奋力抗争之后为自己在历史舞台上选定了“历史中间物”这一“影”的角色 ,《野草》记叙了鲁迅在“夜”的绝望和“梦”的希望之中的彷徨和奋进。于绝望中抗争 ,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这就是鲁迅得以不朽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自张炎在《词源》中提出"清空"与"质实"之说,"清空"与"质实"分别被看成是姜夔与吴文英词的主导风格。从意象、结构方式和炼字造句的不同等方面,可以发现"清空"与"质实"风格有不同的表现,而人品与个性、创作主张、师法渊源等方面的不同,是这两种不同词风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