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学习活动应当是主体积极参与的一种源自于内在需要的活动,是学生不断地积累经验、改变经验、重组经验。不断地更新自我、充实自我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着力于学生的学,鼓励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改变了学生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有益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而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王萍霞 《考试周刊》2014,(14):93-93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只要教师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创新兴趣,多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创新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教给学生创新的方法,总结经验,大胆改革,正确引导,及时点拨启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就会不断得到开发,创新意识就会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冯丽 《广西教育》2013,(9):32-3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目标。小学生学习数学是在教师指导下,不断尝试、思考,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都离不开数学思考。  相似文献   

4.
肖献力 《学苑教育》2012,(14):54-54
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探究、实践、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5.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究、不断发现、收获成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从中发现结论与规律,形成科学的思维品质,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发现、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在思维创新与探索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秦晓旭 《宁夏教育》2012,(10):30-30
数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出猜想和进行验证的过程,数学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学生思维能力和善于思考习惯得到有效培养的过程。数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是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现就如何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发现、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在思维创新与探索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钱和清 《成才之路》2009,(14):24-25
物理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提出并解决问题来获得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而高中物理又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我们要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创新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不断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去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过程。实践证明: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保证。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在精通教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围绕数学新课程标准,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质疑、交流、想象等情境,不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被动接受学习,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阅读中掌握新的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创新语文阅读教学的观念,不断探索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过程,就会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以探索和解决历史问题为特征,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实践活动。普通高中新《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谈几方面体会。一、问题设计要有探究性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问题是学生探究的…  相似文献   

14.
生态课堂要求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途径.只要老师能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和督促,注意方法的指导.学生良好预习习惯便能养成,自学能力也随之发展.  相似文献   

15.
探究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紧扣教学内容,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的一种自主学习活动。它使学生由被动、消极学习转变为积极探索、主动学习,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探索精神十分必要,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是一个以环境问题为背景的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拿出解决假设的实验方案,同时促进了学生环境意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李旺红 《考试周刊》2011,(85):193-194
英国科学家波普尔曾说:“科学知识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的问题的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解决问题,同时也不断产生困惑。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17.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两点看法。 第一,讲解要有启发性。教学过程是任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能力形成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质疑。  相似文献   

18.
<正>现代教育观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充分暴露学生在探究知识过程中的各种疑问、矛盾和认知障碍,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学生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创新成果.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增强其自主学习的实效性,是我们教师的重要职责.本文就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谈几点看法.一、目前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探究式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通过发现和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搜集、分析、鉴别和提取有效信息,并在应用相关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历,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和体验性。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在"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创新作为出发点,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获取新的知识的教学活动.在该教学活动中,师生围绕问题共同确定内容、选择方法以及为解决问题而相互合作与交流.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拓宽了知识面,获得了各种技能,从而获得成功.与研究性教学的内涵相一致,研究性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