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词人柳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咏妓词和思妓词。本文着重论述了柳永与歌妓交往并大量创作歌妓词的内因与外因,以求在还原作者社会背景、剖析作者才艺、情感的基础上,全面地解读柳永的歌妓词。  相似文献   

2.
北宋词人柳永经其一生创作了大量描写歌妓的词作,在两宋词人中首屈一指。在这些大量的歌妓词作中,柳永分别从三个方面去阐释着他内心的佳人情结:一是依红偎翠时期的佳人;二是执手话别之时的佳人;三是异域相忆时期的佳人。  相似文献   

3.
柳永在进士及第前创作了大量歌妓词,探究他创作的根源有三:一是受时代风气的影响;二是缘于他的音乐才华和浪漫个性;三是他对市民文艺深刻的心理认同。柳永歌妓词的创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市民文学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歌妓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存在, 对柳永的创作特点与风格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从而奠定柳永在中国词史上的特殊地位。本文试图从柳永与歌妓的合作、歌妓对柳永的创作特点与风格的影响、歌妓对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所产生的影响三个方面谈歌妓在柳永词创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柳永创作了很多歌妓词。幼时母亲的影响,唐宋词的书写传统以及宋代的社会世情都是其创作歌妓词的原因。依据这些歌妓情感心理诉求的方向,可以将其分为真爱痴情型、幽怨感伤型、自我放纵型三种心理类型。从这些歌妓类型中可以探究到柳永笔下歌妓的真实处境,能够还原柳永词中歌妓真实的悲剧人性风貌,探究歌妓生命历程,展现歌妓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而最终失败的悲惨命运。这些歌妓词既是柳永对自己不平人生的书写,也表现出他对下层歌妓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6.
柳永一生与歌妓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与歌妓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促使他写下了大量的独树一帜的歌妓词。与歌妓的交往同时也影响并改变着柳永的生活和价值观念:首先是女性观,其次是人生观,第三是爱情观。而所有这些都与“恋妓情结”密勿相关。  相似文献   

7.
柳永作为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艳词。他的艳词主要描写了歌妓这个群体对真诚爱情的执着追求,表达了她们的相思之苦;同时也写了她们对正常生活的渴盼,写了她们渴望摆脱“贱民”身份的愿望。除此之外,词人也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歌妓的同情之意,以及对某些歌妓的爱恋之情。  相似文献   

8.
柳永的词作以歌妓词为主,而且盛行一时。探求其写作原因对于研究柳词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首先是因为宋代歌妓制度已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次是因为柳永有着自身的特殊人生经历和出色的音乐才华。二者的完美结合,使得柳永的歌妓词创作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9.
柳永是宋代最负盛名的词人之一.他的歌妓词主要以市井歌妓作为描写对象,其中确实也不乏难登大雅之堂者,但大多数词作一方面真诚地赞美了歌妓们美丽的容貌、卓约的风姿、善良的品质以及多种多样的技艺,体现了作者较为进步的女性观;另一方面更赞美了歌妓们对爱情的追求、对自身境遇的抗争和独立人格意识的初步觉醒,显现了柳永对歌妓特有的人文关怀,成为词史上的另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10.
柳永是十大词人之一,开辟词境,成就卓异。他是北宋词坛上大力创制长调、发展慢词的第一人;他开创了描摹城市繁荣景象与市井风情的先河;他第一次全力描写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歌妓,对她们不幸之命运予以同情;他第一次以大量的口语、但语入词,以白描见长,体现了其词“以俗为美”、“雅俗共赏”的审美特征;他的词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堪称中国词人之最。  相似文献   

11.
女性形象一直是文人写作中的重要对象,柳永的一生与歌妓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与歌妓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促使他写下了大最的独树一帜的歌妓词。词的内容集中表现了女性生活、情感,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词人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刻画女性形象,如外貌描写、情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尤其是市井女性的心理描写,全方位地把女性的相思之情、离别之恨、遭弃之怨等种种喜怒哀乐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我们认识当时的女性提供了窗口。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教材上《雨霖铃》一词,是北宋杰出词人柳永的名作。词人继承并发展了民间词的优良传统,创制了“慢词”由于词人仕途坎坷、失意,流落江湖,所以长期过着羁旅漫游的生活.和歌妓.乐工们混在一起.并与歌妓产生了很深的恋情,因此恋爱歌妓和悲叹羁旅的思想感情往往交织在一起。课文就体现了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成就的特色.现赏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柳永是中国词史上一个很有争议的词人,其原因就是他混迹青楼的行为和歌咏歌妓的词作。如今,对柳永其人应该全面评价,对他的咏妓词也应重新认识,还其本来面目,让人们了解他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相似文献   

14.
郑玲 《培训与研究》2007,24(1):13-14,28
柳永是北宋的著名词人,善为乐章,长于慢词,以描写城市风光,歌妓生活及羁旅行役生活为词的主要题材。本文考察了意境的要素和内涵,运用比较的方法对词境的高、低作了简要分析,结合词史探讨了柳永在词境上的开拓之功。  相似文献   

15.
宋朝歌妓制度盛行,柳永天性浪漫并带着特别的人生感悟而流连于其中。再加上宋朝统治者以文治国,加强了对科举考试的重视。柳永虽出生在仕宦之家,但参加科举考试屡次不中,及第已老,走上仕途以后也坎坷颇多。歌妓因为爱其词名经常向他求词,他对那些歌妓也怀有深厚的感情。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其独特的生平,他一生之中创作了大量的妓情词。  相似文献   

16.
柳永本是“宋词革命的巨子”,但不少人对于他的词,特别是歌妓词,评价很低。主要是因为他的歌妓词中有一些低俗的内容。但这并不是柳永歌妓词的全貌。本文试图联系柳永生活的政治和社会文化环境,全面客观认识和评价柳永的歌妓词。  相似文献   

17.
(一)   柳永在我国宋代词坛,是一位作出了非凡贡献的著名词人,在我国词曲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简而言之,可用“三个第一“来概括:他是我国词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第一位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第一位开创俚俗词派的代表词人.   ……  相似文献   

18.
柳永是中国词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也是第一位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他从内容到形式对词进行了创新,开拓了词的内容,拓宽了词的题材领域。柳永词开创性地采用了铺陈的表现手法,在词的语言、结构与风味上,更多地继承、发扬了民间词的俚俗本色,对中国的通俗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宋代城市发达,很多词人作词对宋代的繁华都市和市井民生进行了描述,词人柳永也写下了诸多展现都市人情风物的词作.目睹了都市的承平盛景,柳永写下了描绘市井风情和节日盛景的词作;当离开汴京,漫游天下,他又通过羁旅行役词怀恋京华,对都市风光和市井风貌进行了展示.长期流连坊曲,柳永也作下为数不少展现红颜歌妓悲喜的词作为繁荣城市生活增添亮色.  相似文献   

20.
论柳永现象     
柳永是中国词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第一位大量创作慢词长调的词人,第一位俚俗词派的代表词人。他的出现在中国学史上是一个突出而罕见的现象,可称为“柳永现象”。“柳永现象”的出现标志着词的发展进入了慢词长调繁盛的时代,标志着中国学进入了通俗学与传统雅学分庭抗礼的时代,也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大为壮大、职业人开始出现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