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第20期《人民教育》教学板块发表话题“学科间的大门被推倒以后……”的两篇文章,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编辑的电子信箱里陆续收到了大量的相关来稿。其中,对于学科观与教研文化的关注最为集中,思考也颇为深刻。本期编发一组文章,一是与更多的读者共享;二是希望能继续引发更多富有意义的话题讨论。  相似文献   

2.
今年第20期《人民教育》教学板块发表话题“学科间的大门被推倒以后……”的两篇文章,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编辑的电子信箱里陆续收到了大量的相关来稿。其中,对于学科观与教研文化的关注最为集中,思考也颇为深刻。本期编发一组文章,一是与更多的读者共享;二是希望能继续引发更多富有意义的话题讨论。  相似文献   

3.
今年第20期《人民教育》教学板块发表话题“学科间的大门被推倒以后……”的两篇文章,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编辑的电子信箱里陆续收到了大量的相关来稿。其中,对于学科观与教研文化的关注最为集中,思考也颇为深刻。本期编发一组文章,一是与更多的读者共享;二是希望能继续引发更多富有意义的话题讨论。  相似文献   

4.
今年第20期《人民教育》教学板块发表话题“学科间的大门被推倒以后……”的两篇文章,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编辑的电子信箱里陆续收到了大量的相关来稿。其中,对于学科观与教研文化的关注最为集中,思考也颇为深刻。本期编发一组文章,一是与更多的读者共享;二是希望能继续引发更多富有意义的话题讨论。  相似文献   

5.
今年第20期《人民教育》教学板块发表话题“学科间的大门被推倒以后……”的两篇文章,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编辑的电子信箱里陆续收到了大量的相关来稿。其中,对于学科观与教研文化的关注最为集中,思考也颇为深刻。本期编发一组文章,一是与更多的读者共享;二是希望能继续引发更多富有意义的话题讨论。  相似文献   

6.
《今日教育》2007年第10期刊发了一篇题为“有感于英国教师有权‘体罚’”文章,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的讨论。读者们围绕“教育惩戒”这一话题各抒己见,产生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本期,我们精选两篇文章,希望通过文章中的争鸣性观点和话题拓展,引发更多读者对此话题的兴趣,从而进行更深入的追问、研讨。  相似文献   

7.
《今日教育》2007年第10期刊发了一篇题为“有感于英国教师有权‘体罚’”文章,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的讨论。读者们围绕“教育惩戒”这一话题各抒己见,产生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本期,我们精选两篇文章,希望通过文章中的争鸣性观点和话题拓展,引发更多读者对此话题的兴趣,从而进行更深入的追问、研讨。  相似文献   

8.
“偏科”,是指学生的学习兴趣偏向某一门或某几门学科,而不是学好每一门功课。本文并非谈论这个话题,而是讲另一类“偏科”。在谈论这个更大的“偏科”话题之前,我想和读者朋友共同学习一段温家宝总理日前的一次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9.
本刊自今年第3期推出《振兴东北,你想到了吗?》专题后,陆续又收到大量读者特别是海外留学人员读者的来稿,表达他们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话题的独到观点和参与愿望。本刊七、八两期将陆续摘登这些来稿。另外,我们还将在“神州学人网站”上开辟“留学人员与振兴东北”专题,并扩充这方面活动和话题的报道和评说量,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和参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中国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0.
<正>一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多可以关注的视角,可我却想提醒大家关注一个看似平常的话题,即教师的学科素养。小学教师必须对任教学科的学科素养有足够的重视,因为对学科本身的认识深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品质和内涵。当前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注,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法  相似文献   

11.
我有话说     
Hello,大家好!对于上期的讨论话题,大家很有感触哦。话题刊出以后,每天小编都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读者的来稿。大家的热情支持实在让小编们感动不已。在此,小编衷心感谢“粉丝”们的大力支持!Warmly welcome to continue shouting out and sharing!为了聆听更多读者的心声,继续增强读者和小编之间的互动,以后每期讨论话题的优秀来稿将不定期选登,以便  相似文献   

12.
今年本刊已连续4期(2012年第4~7期)讨论学案教学走向何方,这个话题不仅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和深入思考,而且在与读者的互动中,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学案只是一种工具,学案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模式,如果说学案或学案教学出了问题,更多地还得从教育者本身找原因。  相似文献   

13.
古诗赏析     
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内容的综合使得学校不同学科间教师的交流变得经常,反映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知识结构随之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我们开设学科交融这一栏目,旨在提供科学与其他学科教师交流的平台和窗口,可以让科学老师更多地了解其他学科,同样地,也为其他学科教师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推进课堂中“大科学观”的建设,希望有更多的读者朋友参与进来。  相似文献   

14.
古诗赏析     
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内容的综合使得学校不同学科间教师的交流变得经常,反映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知识结构随之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我们开设学科交融这一栏目,旨在提供科学与其他学科教师交流的平台和窗口,可以让科学老师更多地了解其他学科,同样地,也为其他学科教师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推进课堂中“大科学观”的建设,希望有更多的读者朋友参与进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上期,我们从学理的角度讨论了过程性评价'与课堂教学融合的重要意义。本期,我们将借助不同学科中的案例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话题。尽管这些案例不能覆盖需要关注的所有问题,其中的某些尝试也比较稚嫩,但我们还是希望这些探索能够激起更多的共鸣,引发更多的探讨。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参与进来,和我们分享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劳动其实就是为生活创造美,所以即使是中学生作文,也肩负有创造美和把美的感受带给读者的义务和责任。考试作文仍然不可逃避这种义务和责任,而且,话题作文激励着考生扩充原来的作文笔触空间,本身也在鼓励学生能通过一篇作文活动,尽可能地把更多的美的感受带给读者和社会。作文的美不光是内容上让读者心灵得到享受,还要令读者眼睛也得到享受。写作中,“耐读”与“好看”应该是一对彼此相依的兄弟。自然,“耐读”是内在的美,这是很重要的,但是“好看”却一点儿不可忽视。“好看”其实就是作文文面带给人的美好印象。但…  相似文献   

17.
正《高中生》杂志自创刊以来,一直重视跟读者的沟通和交流。现在,《高中生》·高考网已经上线。为了倾听更多读者的声音,我们每期会以有奖评网评刊的形式跟读者进行互动,在读杂志、浏览《高中生》·高考网回答问题的同时,读者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你们的每条建议都有可能帮助《高中生》杂志走上一个新台阶,欢迎大家踊跃参与。以下问题需要你的回答:1.想写出与众不同的话题作文吗?本期介绍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2009,(4):27-33
本刊上期推出《让教学“回家”:以学论教,少教多学》这个专题后,在读者中引起广泛反响,许多读者来信、来电表示自己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希望本刊能围绕此话题做更深入的讨论,更多地介绍学校实践层面的经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这是各学科教学一个不变的话题.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研究也同样面临这一主题:如何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让信息技术课散发特有的学科魅力,使学生花更少的时间,收获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不断改善信息技术课堂环境,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会合作与分享,真正实现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20.
对于语文这一学科而言,本身就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任务之一。因此,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实际开展中,也应注重这一点,并善于借助教材素材,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锻炼等,将学科价值展现出来,使得学生得到更多。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策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