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脓疮草复合体(Panzerina lanata complex)隶属于唇形科脓疮草属,原有6个合法学名。通过从内 蒙古、陕西、甘肃、宁夏及新疆等5个省或自治区的22个居群取样,进行野外和移栽后的对比观测及性 状分析,并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从不同水平和角度对复合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复合体的根、茎   等都是环境可塑性很高的性状,叶次之,而花部、果实和种子性状的可塑性较小。以往划分复合体类群   的叶裂程度、茎叶被毛及萼齿形态等几个鉴别性状在天然居群中连续变化,以此划分的几个“种”,不过   是连续变异的极端个体。再结合地理分布的特征,将P.alaschanica、P.kansuensis和P. albescens归并   在P.1anata中,同样可证明P.argyracea不存在。对22个居群11个形态性状的统计学和主成分分析   与性状分析结果一致。研究表明,该复合体小坚果表面具疣与否、花冠超出萼筒的多少及花干后变色与   否等是其分种性状,以此分种标准该复合体可分为2种:Panzerina lanata(L.)Sojak和Panzerina  parviflora(C.Y.Wu et H.W.Li)Y.Z.Zhao.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狭叶沙参复合体进行居群(共46个)采样、引种、栽培实验,生物学特性观察,染色体观察 (已发表),杂交、同工酶比较、形态性状的定性定量分析、茎解剖和花粉形态的观察,发现:(1)该 复合体主要进行异花授粉,实生苗第二年才抽茎生花;(2)32个居群的染色体计数表明,在辽宁东部、 辽宁西部(绝大部分地区)和山西霍县的居群都为二倍体(2n=34),而其它地方的居群为四倍体(2n 68);(3)叶的酯酶同工酶的变异大,和一些形态特征,尤其是叶的形态和大小的变异相似,而种子的酯 酶同工酶则相当稳定;(4)通过9个居群的杂交试验,在狭叶沙参和石沙参四倍体居群间得到了一 些F1种子,而辽宁西部二倍体与上述的四倍体居群间的杂交未产生任何F1种子;(5)性状分析(包括 聚类分析与主成份分析)和茎解剖的研究,揭示了它们在叶、果实、花和种子的形态、髓纤维组织的有无、 叶锯齿和花萼裂片齿的有无和多少等形状上的变异幅度,并据此分辨出8个宗。其中辽宁西部的二倍 体宗形态上相当独特,被提升为种的等级。  其余7个宗,根据不同的分化程度被处理为三个种和5个 亚种;(6)运用杂交指数法分析了石沙参和狭叶沙参在太行山一带杂交的可能性;(7)分析讨论了复合体内各类群的起源和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PCR直接测序方法,对来自沙参属全部2组7亚组的10个种和作为外类群的风铃草属2个种的核糖体DNA ITS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在重点探讨裂叶沙参分类地位的同时,分析了ITS片段序列在沙参属系统发育重建中的价值。结果表明,在沙参属中,ITS片段在长度、GC含量和位点变异量上均比较一致;长度539bp~541 bp,GC含量57%~60%,信息位点只占总位点的3.9~6%。采用PAUP软件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裂叶沙参A.lobophylla与大花盘亚组的A.himalayana组成一支,而不是象以往形态学和杂交试验所推断的与泡沙参A.potaninii或A.stenanthina近缘。可见,ITS序列进一步支持将裂叶沙参移出泡沙参复合体甚至移出有齿亚组的推论,但同时也表明将其作为A.stenanthina的近缘种是不适宜的。尽管本研究所测定的类群已涵盖了整个沙参属,但种间序列的两两比较表明,沙参属种间在ITS片段上的分化很小(0.0~3.9%),相比之下,沙参属类群与风铃草属类群间的分化却很高(17.8%~19.2%)。这大概和沙参属起源较晚、遗传分化较小有关。本文还就ITS片段在沙参属和桔梗科系统学研究中的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从表型可塑性、生态型到药用植物化学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回顾与总结了表型可塑性、生态型研究的成果,重点介绍了表型可塑性的表现形式,表型可塑性对环境的适应性.表型可塑性的遗传基础,表型可塑性的生物学意义,以及生态型的产生,以及生态型的概念、生物学本质及划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化学型的概念及研究现状。根据生物学的基本定律,表型变异:遗传变异+环境饰变,系统分析了化学型与表型可塑性和生态型的关系及其形成机制和生物学本质,指出表型可塑性、生态型及化学型形成的机制都是遗传变异与环境饰变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区别是前者更关注环境饰变,而后二者则同时关注遗传变异与环境饰变的共同作用。最后,借鉴表型可塑性、生态型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化学型的研究策略:首先.认为药用植物化学型的研究中应重视研究样品的全面性和代表性,化学型与其它表观性状的相关性,化学型的地理相关性,化学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等问题。然后,针对种内化学成分变异是否呈现明显或较明显间断分别给出了化学型的分类原则,对化学成分变异存在明显或较明显变异的物种,要求其化学型的划分尽量做到与某个有明显变异的表型性状相关,与空间地理环境相关,与物种的遗传分划相关;对于化学成分呈现连续变异的物种,可借鉴农学上的“等级系列划分法”,不把生态型截然分开,而将其看成一个变化系列来考虑。最后,初步提出了化学型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化学成分明显变异的发现一化学成分变异幅度及规律的系统分析→化学型的初步划分→表型相关性、地理相关性及遗传背景分析→化学型划分结果的修正→受控试验→化学型的确定→药效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0,(2)
水分和氮素都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关键生态因子,二者对植物表型塑造有着重要影响。为预测新疆降水和大气氮沉增加背景下对入侵植物意大利苍耳表型性状的影响,研究模拟了水分和氮素增加条件下意大利苍耳的表观性状应答。结果表明,随水分和氮素增加,意大利苍耳的各表型性状指数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果实在数量和质量上增加最为明显。意大利苍耳各部分配比例变化趋势为,根和叶生物量比明显降低,茎生物量比明显增加,果实生物量比变化不明显,表明其繁殖能量分配策略并没有随实验条件的改变而变化。降水和大气氮沉降增加将有利于入侵植物意大利苍耳在新疆生繁。  相似文献   

6.
Nooteboom和Peter Raven都认为中国的分类学家往往持有狭隘的物种概念,而这是由于他们缺 少足够的标本,尤其是模式标本,因而不能充分研究种的变异性。Raven说这使他相信中国植物分类学 中真正的物种概念颇有模式概念的色彩。他们的说法不无道理。的确,中国的植物区系中可能有大量 的种其真实身份还有讨论的余地。根据单个性状或完全按营养器官性状来命名新种是常有的事。有些 学者甚至把发表新种作为其分类工作的主要目标。现有的、为数非常有限的关于中国植物变异式样研 究的证据证明有些“种”实际上是生态宗(Clinopodium)、地理宗(Cunninghamia和Indigofera)或呈地形 梯度变异式样的分类群(Lespedeza和Rhododendron)而已。根据表型的可塑性变化而命名的种曾经或 仍然被作为“好种”对待(Rorippa)。具各种不同叶形特性的种间杂种的分离系被命名为不同的种 (Ilex)。分类学上本来就已经很复杂的无融合生殖复合体由于新种的不断增加而变得更加复杂 (Malus)。对一个具有复杂变异式样的种的精心研究导致对25个种名的归并,其中有10个是80年代 由中国分类学家发表的(Clematoclethra)。诸如此类的例子随着研究工作的扩大而势必大量增加。传统 植物分类学主要或完全以形态性状为依据。外部形态性状具有比较容易观察和记录的优点。分类学种 概念能满足多种用途分类的需要。但如果把分类学种概念说成是完全凭分类学家个人的主观判断或甚 至偏爱而很难有是非之分就颇成问题了。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有条件对种这个分类阶元作客观的解 释。正确的物种概念来自对植物变异式样及其分类学价值的正确和充分的理解。因此,作为标本室分 类学家,首先要研究尽可能多的标本。其次,尽可能收编来自其他方面的证据是十分可取的。这些证据 即使不是很有用的分类性状,对更好地了解或解释类群的变异式样往往具有重要的意义。分类学家可 借以发现他所寻找的分类群在表型或基因型变异上的间断。对这两种间断的合理应用将导致在许多属内种级水平的更加合理的分类。  相似文献   

7.
高寒植物对气候和环境变化十分敏感,而其叶片形态性状能反映其适应气候和环境的生存策略。为揭示高寒植物叶片形态性状对海拔变化的响应,对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南坡4400~5200 m之间7个不同海拔样地的钉柱委陵菜(Potentilla saundersiana)叶片进行采样,测量了叶片长度、宽度、周长、面积、长宽比、周长/面积比等,探讨其叶片形态性状随海拔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海拔升高,叶长、叶宽、叶周长和叶面积均呈降低趋势;(2)叶片周长/面积比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增加,而叶片长/宽比无明显变化趋势;(3)叶面积和周长/面积比与生长季气温和土壤养分含量显著相关。研究表明,钉柱委陵菜为适应高海拔的低温环境,主要采取减小叶片面积的对策,同时使叶片周长/面积比趋于增加,使植物趋于保温和保水的方向发展,这将有利于其将资源最大化地投入到自身生长发育中。  相似文献   

8.
Corylus mandshurica Maxim. & Rupr. 和 C. sieboldiana Blume 在中国和俄罗斯一直被处理为独立的种。本文对来自不同标本室的这两个种的腊叶标本及野外采集的大量叶片进行了形态学分析,以确定形态分化是否足够成为建立种的依据。对采自中国、韩国和日本覆盖两个种分布区的153份标本的18个形态学性状进行了统计,以构建数据矩阵用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包含C. sieboldiana 复合体的数据单位(entities)在所有的形态学性状上均呈现出广泛的重叠区域。叶片和果实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类群间缺乏分异性。基于形态学性状不足以把 C. mandshurica 从C. sieboldiana 中分离出去,并给予种的等级,也就是说这两个类群在形态上没有完全分化,而且它们的分布区也是相连的。 因此,应该把C. mandshurica作为C. sieboldiana 的种下分类群处理。C. sieboldiana在韩国南部和日本的具短总苞的植物常常被处理为独立的种或变种,但实际上应该作为C. sieboldiana 内的变型处理,因为总苞性状高度变异,即使在同一个体上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查阅瘤足蕨属馆藏标本,同时结合野外不同居群及同一居群不同个体的形态解剖特征比较分析后认为,该属分类时所采用的植株大小、羽片数目、叶柄和叶轴绒毛的有无、叶柄上瘤的多少及有无等特征在不同个体中变异较大,不宜作为物种划分的依据;叶柄中部横切面、叶片为羽裂还是羽状、叶片顶部为奇数羽状还是羽状深裂、叶为革质还是草质、叶片下面是否灰色或白色、基部羽片是否缩短及是否向下反折等特征在不同个体中较稳定,这些形状可以用于种的分类。此外,瘤足蕨、耳形瘤足蕨、镰羽瘤足蕨和峨嵋瘤足蕨的叶片为羽裂,其基部羽片缩短或突缩短成耳形,基部羽片也向下反折或强向下反折;这些种的叶片的羽裂与基部羽片缩短或基部羽片向下反折是相关的;密叶瘤足蕨、灰背瘤足蕨、华中瘤足蕨和华东瘤足蕨的叶片为羽状,其基部羽片为不缩短也不向下反折,这些种类的叶片的羽状与基部羽片不缩短或基部羽片不向下反折是相关的;这些性状的相关性在不同居群或同一居群同一种的个体中是稳定的,对种的分类和野外识别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近缘广布种泡沙参为对照,对濒危物种裂叶沙参进行了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裂叶沙参的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型,细胞含两核。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胚珠倒生,单珠被,薄珠心,大孢子四分体为线形排列,胚囊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中两极核在受精之前融合为一个大的次生核。当胚囊发育至单核胚囊时,珠被的最内层细胞发育为珠被绒毡层。濒危植物裂叶沙参在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中,未见有败育及其它异常现象;与对照种泡沙参相比,也未见有差异,这说明裂叶沙参的致濒原因不在于有性生殖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文章报道了13种蜘蛛抱蛋属植物的染色体核型,并对属内核型进化规律作了总结。作者认为随体染色体和第1对染色体可以作为本属核型的特征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变异与花部式样密切相关。本属植物原始的染色体基数为x=19。此外,对非整倍性变异的主要机制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对欧亚百里香的根、茎、叶的结构进行了形态解剖研究,旨在阐明其内部结构的特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石蜡切片法,番红-固绿双重染色。对百里香属植物内部结构的形态研究从分类和合理利用上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采自泡沙参复合体整个分布区的15个天然居群进行了等位酶 分析。7种酶系统共10个等位酶基因位点的检测表明,本复合体植物具有高水平的遗传变异性,居群 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指标分别为:多态位点百分率P=0.40~0.70,等位基因平均数A=1.5~2.5,平 均期望杂合度He=0.102~0.291。3个类群在居群水平上的平均多样性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A. wawreana(A=2.10,P=0.63, He=0.237),A.lobophylla(A=1.85,P=0.60,He=0.204)和A. potaninii(A=1.83,P=O.60,He=0.188)。居群遗传结构和交配系统的分析表明,本复合体植物的大 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之内,Fst=0.176(A.wawreana)和0.115(A.potaninii),并以异交为主,异 交率估计值分别为t=0.86(A.wawreana),0.74(A.potaninii)和0.63(A.lobophylla),这是本复合 体植物具有丰富遗传变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15个居群的遗传一致度(I)值进行聚类分析发现, 15 个居群可分为明显的2支,由A.lobophylla 2个居群构成的一支与由A. wawreana 和A.potaninii 13 个居群构成的一支在遗传上的分化十分明显,而6个A.wawreana 居群和7个A.potaninii 居群间的 遗传差异不明显,是两个分化不充分的类群。因此,本文的等位酶证据说明,A.lobophylla是遗传上独立的好种,同时不支持将A.wawreana 和A. potaninii 分别作为独立种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国产远志属的分类系统和外部形态(特别是花部、种子和种阜的形态)及花粉粒形态   的研究,结合地理分布,首次确认国产远志为3亚属、4组(其中2新组),41种8变种。  相似文献   

15.
 藤山柳属Clematoclethra(猕猴桃科)是中国特有属之一。本文作者研究了该属植物的   外部形态,统计了473张标本,结合地理分布,得出本属是一个单种属,并且是一个多型种的结   论。此种分为4个亚种。这与中国植物志的作者将本属分为20种和4变种不同。  本文作者   虽强调标本室分类是生物系统学研究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但这种分类,其方法上必须   根据大量标本,从研究性状变异开始,然后确定各分类群的划分和等级,最后才根据植物命名   法规的模式方法,给予它们正确名称。作者还根据本属的姊妹群猕猴桃属和它们的外类群水  东哥属的地理分布,推断本属是一个新特有属。  相似文献   

16.
山鸡椒是樟科木姜子属植物,山鸡椒根、茎、叶和果实均可入药,有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健脾消食、抑菌之效。功效作用差异来源于其化学成分各异,山鸡椒不同器官山鸡椒精油的成分也不尽相同,可以从山鸡椒根,茎,叶,花,果实五个部位中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该植物主要含有生物碱、黄酮类化学成分,且在药理作用体现在抗菌、镇痛、类风湿关节炎、抗哮喘、抗肿瘤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稻属分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属(Oryza L.是禾本科中重要的植物类群,该属含2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未来水稻育种的重大突破还将有赖于对稻属基因库中丰富种质资源,特别是野生稻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由于稻属植物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众多的植物分类学家、遗传学家、育种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的广泛研究。稻属自Linnaeus于1753年建立以来的200多年中,无论在物种的数量和分类系统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多位学者对稻属的属以下等级和种间的分类都做了详细的工作,对稻属现代分类系统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oschevicz(1931)对稻属全面深入的研究为后来的稻属系统分类奠定了基础。Sharma &; Shastry (1965) 建立的稻属分类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受了 Roschevicz(1931)工作的影响,对属以下种以上的分类等级也处理得较合理,但是他们对稻属的分类定义较为广泛,包括了好几个如今已不放在稻属的物种。Vaughan(1989)对全球的稻属标本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查证和研究,他建立的稻属系统不仅在属的界定上更为合理,而且对稻属中各物种的形态变异、地理分布和种间的关系,都有更清楚的描述。遗憾的是,Vaughan (1989)采用的属下等级——“复合体”(complex),不符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的规定。Lu(1999)在对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对稻属的研究成果并包括了近年来发表的一些新种,建立了稻属3组7系24种的分类系统。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对稻属作了进一步的修订,列出了以形态特征为基础的分种检索表,并对稻属分类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国产葱属Allium 8个种的14个居群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其染色体基数均为x=8,其中7个居群为二倍体(2n=2x=16),6个居群为四倍体(2n=4x=32),1个居群为多倍体复合体(2n=4x=32,2n=6x=48,2n=8x=64和2n=9x=72)。并发现随体染色体十分活跃,在多倍体中其数目并不都与其倍性相对应,并有“串状随体”现象出现;在有些类群中其形态变异较大,而随体染色体杂合形式的多态现象也较普遍。本文重点讨论了随体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变异及杂合现象在葱属进化中的作用,认为随体染色体形态变异及杂合现象的出现是葱属中遗传变异的重要源泉之一。并对葱属中的染色体基数及种内多倍性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以浙江省薯蓣科全部植物——薯蓣属17种和1变种为18个分类单位,以形态为主兼顾组织结构、化学成分及地理分布,列出72项性状,对这些植物进行了数量分类。用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甲、中间距离法乙、重心法、类平均法以及离差平方和法的系统聚 类,探索了这些植物彼此间的亲缘关系,认为以前对它们的经典分类处理基本合理。由于”薯莨”性状明显特殊,建议成立新组——薯莨组。  相似文献   

20.
莎草属植物营养器官高度一致,小穗、花极小,难以解剖,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分类学疑难类群。很早以前科学家们主要利用解剖学、孢粉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的证据来解决莎草属植物分类学问题。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扫描技术观察莎草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以及果实表皮微形态来研究莎草属植物并对其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