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娟 《科教文汇》2010,(22):50-51
许渊冲教授在实践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提出"三美"论,对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翻译了大量的诗词作品,传播了中国文化,也提高了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本文旨在用"三美论"解读许老英译李商隐《无题》的上片,再现原诗中的"意美"、"音美",看译者如何"戴着镣铐跳舞",指出在诗歌翻译中以"三美"论为指导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日常教学过程中,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环,诗歌鉴赏这一环节做不好,直接影响文言文、文学类作品准确率,很多学生在诗歌鉴赏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笔者结合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把诗歌鉴赏中的心得进行分享交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许渊冲教授提出的“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理论在文学翻译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意美”最重要,是根本,是目的;而“音美”和“形美”为实现“意美”服务,是前提,是手段。本文以“三美论”---音美,形美,意美为着眼点,分析了许渊冲,吴钧陶,翁显良和John Tuner四个译本。该理论如果运用得当,不仅能非常指导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同样也适用于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文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闻一多的"三美"说,揭示了诗歌的声音美、色彩美和外形美,但是诗歌还有一种无声、无色、无形之美,这就是空白美。诗歌教学只有抓住空白美的规律,才能引领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5.
从"三美"看《春晓》四种英译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渊冲教授提出的“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理论在文学翻译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意美“最重要,是根本,是目的;而“音美“和“形美“为实现“意美“服务,是前提,是手段.本文以“三美论“--音美,形美,意美为着眼点,分析了许渊冲,吴钧陶,翁显良和John Tuner四个译本.该理论如果运用得当,不仅能非常指导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同样也适用于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文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陈斯金 《大众科技》2007,(12):162-163
闻一多的"三美"说,揭示了诗歌的声音美、色彩美和外形美,但是诗歌还有一种无声、无色、无形之美,这就是空白美.诗歌教学只有抓住空白美的规律,才能引领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7.
涂建忠 《科教文汇》2008,(35):138-138
诗歌鉴赏教学重点应是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本文结合诗歌鉴赏的理论及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提高中学生的诗歌阅读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爱素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160-160,150
卡尔·桑德堡有"人民诗人"的美誉,他在战争诗歌的创作中利用反讽的言语相悖的艺术效果巧妙地揭示诗歌的深刻内涵,表达强烈的感情。本文从反讽的获得、反讽的特征、反讽的存在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分析,揭示诗歌的反讽在诗歌主题表现和内涵挖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美国诗人埃德温·阿灵顿·罗宾逊的诗歌基本特点介绍为出发点,后以埃德温·阿灵顿·罗宾逊的诗歌Richard Cory为例,从该诗体裁、音律、用词、形象、意境及修辞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为英文诗歌的鉴赏提供了具体的事例,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相似文献   

10.
田薇  李新 《大众科技》2011,(4):197-199
文章试图以象似性为出发点、媒介,利用象似原则和隐喻理论来分析汉英象似性程度,通过对词根或字、词、句子、语篇这4方面的分析来论证汉语的象似性程度要高于英语。同时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证和说明引起大家对象似性的认同,并更广泛地将象似性原则应用到语言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
诗歌具有模糊性,其模糊语言创造模糊美。模糊美作为诗歌美的一部分在译作中应得到表现,译者的任务是在目的语中找到恰当的语言表达式,即能激发读者想象和联想的语言,再现原诗的模糊美。  相似文献   

12.
张红 《科教文汇》2010,(8):64-65
本文利用语文课堂指导学生了解咏史怀古类诗的特点,体会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情感,掌握鉴赏咏史怀古类诗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语文课堂指导学生了解咏史怀古类诗的特点,体会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情感,掌握鉴赏咏史怀古类诗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朱瑾 《中国科技信息》2008,(3):232-232,234
如何鉴赏古典诗歌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作者通过语文教学实践,认为:(1)诗人的身世分析和表达的象征相结合(2)尽量避免对诗歌进行纯理性或纯逻辑分析,在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现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为例,予以具体的鉴赏分析。  相似文献   

15.
黄萍 《科教文汇》2009,(29):252-252,275
许渊冲教授是著名的诗歌翻译家和理论家,他提出了诗体译诗的“三美”论标准,主张译诗在意、音、形三个层面上尽量传递和保存原诗的神韵。本文首先简述许渊冲教授古诗英译“三美”论,进而对许教授古诗英译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最终对许教授的翻译理论予以肯定,同时指出“三美”论的局限性,主张批判继承。  相似文献   

16.
郑友阶 《科教文汇》2008,(22):227-227
本文以美国诗人埃德温·阿灵顿·罗宾逊的诗歌基本特点介绍为出发点,后以埃德温·阿灵顿·罗宾逊的诗歌Richard Cory为例,从该诗体裁、音律、用词、形象、意境及修辞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为英文诗歌的鉴赏提供了具体的事例,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相似文献   

17.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将山水树木与人的仁、智联系在一起,山水树木便具有灵性和感情。这是诗歌一种绝妙的修辞手法,也为我们对旅美华人诗人的审美体验提供了一个可切入的角度。  相似文献   

18.
品读诗歌,理解诗歌意象,由象而境,由境而情是鉴赏诗歌的有效途径。扑捉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突破意象表层含义去体悟其内在意蕴,是顺利进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感情的关键。领悟诗歌主旨,从中获取不为自己所亲历的人生感悟,体悟另类情感,以提升自己生活品味,感受阅读的愉悦,是我们读诗的目标之一。由象而境,由境而情方能"曲径通幽"。  相似文献   

19.
卞之琳是现代派主智诗人的代表,他在30年代创作的现代主义诗歌既有中国古典诗歌的神韵之美,又有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艺术表现之巧。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其诗歌的“智性”探索,“非个人化”特征,发掘冷峻客观的诗歌表达中所隐藏着的对宇宙生命形式及人生哲理的思索。  相似文献   

20.
诗眼往往指诗歌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古代诗人读诗、写诗,都非常重视语言艺术,讲究用字艺术。我们阅读、鉴赏及仿写古代诗歌,不能不注意诗眼这个关键之处。对其所选词进行了分析。指出炼“眼”的关键是炼“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