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正>"随文练笔"是作文教学有效的辅助手段,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引写,以写促读,目标达成率高。但要使"随文练笔"有效高效,就得注意找准"点",精心"导"。一、找准有效"落点"定方  相似文献   

2.
"随文练笔"是一种以写促读、以读引写的习作训练形式,负担小、效率高,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自由式、放鸭式的练笔是低效的,有时甚至是无效的,在阅读教学中,找准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点"很重要。 一、文本典型处仿写——提高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随文练笔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巧妙选择相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小,效率高,是作文教学的一种有效的写作辅助手段。近年来,颇受教师的青睐。但是,现实教学中由于理解偏差等原因,随文练笔流于形式,效率不高,看起来"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这里笔者试着为其诊断,以探求随文练笔存在  相似文献   

4.
“随文练笔”是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利用文本的各种空白点进行写作的方式。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小,效率高,因而颇受师生欢迎。但在阅读课堂中,不难看到低效甚至无效的随文练笔。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随文练笔设计不够精致而导致的。如何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呢?经过多年随文练笔的实践与研究,笔者认为如何巧妙的设计,是随文练笔是否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读与写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离的两个主体,读和写互相促进,相辅相成。语文教学中实施随文练笔,能够让阅读教学锦上添花。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美文随文仿练;结合趣点随文练笔;体会情感随文续练;以说促写随言练笔;课外阅读拓展练笔,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文练笔"是一种以写促读、以读引写的习作训练形式.负担小、效率高,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自由式、放鸭式的练笔是低效的,有时甚至是无效的,在阅读教学中,找准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点"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卞荣艳 《文教资料》2012,(24):58-59
"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能融读写为一体,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效果。"随文练笔"伴随着阅读过程,贴近学生当下的阅读感受。以课文为习作的突破口,把习作训练有机地纳入阅读教学体系,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学以致用,实现读写结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涂卫国 《小学语文》2014,(11):30-33
随文练笔也称课堂练笔、小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小,效率高,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受到众多教师的认可与追捧。随文练笔是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有度、适时地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使读写相得益彰。随文练笔对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它显现出一种角度丰富、细水长流、经常训练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的进程,引导学生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写作的一种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兼具人文感悟和语言表达功能.反观当前的阅读课堂教学,虽然写“挤”进了课堂,但由于教师对课堂把握的差异,随文练笔的效益大相径庭.纵观多个案例,失误在于学生忽视了“情境”二字,忽略了情境创设、情境拓宽、情境相似等因素,因而使练笔生涩,体验空洞.本文尝试通过透视几组课堂教学课例,与大家共探“情境因素”在随文练笔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所谓随文练笔,是指挖掘和利用课文内容或者写作方法进行习作训练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它往往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能融读写为一体,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效果。因随文练笔伴随着阅读过程,贴近学生当下的阅读感受,题型单一、针对性强、思维空间大,故学生易于驾驭,写起来得心应手,即使是水平较落后的  相似文献   

11.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小、效率高,是阅读教学常用的、有效的训练形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随文练笔训练也容易出现随意性大、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导致训练低效甚至无效。笔者认为,随文练笔,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的运用、句段的模仿,在学习言语形式上下功夫。常规的教学方法是在学生理解、领悟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之后,让他们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某种语言形式,去模仿、练习、创新,发展书面表达能力,去转换、丰富、发展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2.
随文练笔是一种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在分析随文练笔地位、作用的基础上,找准随文练笔的支点,能更有效地发挥随文练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文练笔莫让“情境因素”缺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的进程,引导学生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写作的一种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兼具人文感悟和语言表达功能。反观当前的阅读课堂教学,虽然写“挤”进了课堂,但由于教师对课堂把握的差异,随文练笔的效益大相径庭。纵观多个案例,失误在于学生忽视了“情境”二字,忽略了情境创设、情境拓宽、  相似文献   

14.
金云如 《教师》2010,(27):75-7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随文练笔”是一种融读写为一体,以读引写、以写促读的写作训练。由于其“短平快”、学生写作负担小、效率高的特点,近几年来颇受老师们的青睐。那么,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切实提高随文练笔的效率呢?  相似文献   

15.
随文练笔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习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小,效率高,因而深受老师们欢迎。然而,目前随文练笔设计、使用随意性大,基本处于教师各自发挥的状态,缺乏规范,致使训练效果参差不齐,制约了随文练笔的推广与应用。本文试就随文练笔的规范化问题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读写结合,随文练笔,因其寓写于读,以读促写,既能为习作提供现成的素材,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备受一线教师的青睐,是语文教学的有效经验,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如何在课堂中精选练笔点,让随文练笔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7.
随文练笔是指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对语言的理解,也可以作为作文教学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反观当前的阅读课堂教学,虽然"写"挤进了课堂,但由于教师们理解上的偏差,随文练笔效益低下,流于形式.笔者试着为其诊脉,探求随文练笔存在的误区并提出提高其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文练笔是促进小学生读与写能力双重提高的重要途径。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对随文练笔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充分利用。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偏离文本的误区,造成随文练笔流于形式、效益低下的现象。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让随文练笔回归文本本位是十分重要的。要基于文本语言、文本空白、文本情感引导小学生进行迁移性练笔、想象性练笔、个性化练笔,从而让小学生在随文练笔中获得阅读与写作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现行人教版的中段阅读教材中,有许多贴近生活实际的文章,而且也提供了许多可以补白、延伸、迁移、仿写、改写的点。一时间,随文练笔成了阅读教学的重头戏,在各类公开的教研课中,教师们不约而同地安排了随文练笔的内容。但是,是不是只要有随文练笔的内容就真的能取得已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效果呢?不尽然,从学生本身的学段特点来说,随文练笔有许多的困难;对于许多教师来说,设计练笔时也出现了为形式而写、指导不到位、评价不及时等现象。让随文练笔的有效性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相似文献   

20.
随文练笔是一种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手段,有助于促使学生增加语言积累,从而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在分析随文练笔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情促写、读写结合、选好训练点、分步训练的策略,以便让随文练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