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家教世界》2008,(3):19-19
小希:KXYG你好,有个人当面跟我很好,背后却把我告诉她的话翻给别人听,她还能算得上朋友吗?KXYG:爱"翻嘴",确实不是君子的行为。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她们的承受力比较差,你跟她说的话她心里搁不住。你说"这件事别告诉别人"的时候,其实她心里正在想:这  相似文献   

2.
有句话说得妙: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风姐。恨,骂,想简单的三个字,深切的勾勒出人们对她的复杂情感。王熙凤,红学界中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在她的身上,正邪兼备,善恶共存,贤愚同在,但不可否认,正是这综合的矛盾性塑就了她光彩夺目的不朽艺术形象。对于这个人物,作者是相当的欣赏与肯定,开篇就借助冷子兴之口对其大加赞赏:模样极标致,心机极细密,言谈极爽利,  相似文献   

3.
玻璃之城     
心情他已经两个星期没写信或打电话给她了。她一直沉默着,只是每次经过收发室会习惯性地看门外的小黑板,看看小黑板上挂号信那一栏里有没有自己的名字。他给她寄信总是寄挂号,她在的这所学校偷信的情况挺严重、他说他不希望只想说给她听的话被别人知道。她有他的传呼号码,但从未想过要在他的传呼上留下自己的姓。她只喜欢在蓝色的信纸上写自己的心情寄给他。她觉得有时写出来很美的语言在电话里说出来就会失去感  相似文献   

4.
7.凤姐赞赏红玉的语文品质. 语文品质评价的是语言作品如何使用语言(即语言用得怎么样)的品质,而不是对语言所表述出来的内容是否正确等的评价. 《红楼梦》写凤姐曾经很赞赏一个小丫头,叫红玉.这个小丫头把什么奶奶爷爷一大堆四五门子的话,说得齐全,说得利落,凤姐就很赞成,她说,我就喜欢这样子,我就喜欢‘声口简断’的,不喜欢哼哼唧唧的.(《名家正解红楼梦》,胡适等著,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上面是指红玉说话的“语文品质”高,和她所说的内容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不管是成名前还是成名后,王珞丹只做喜欢的事,只说想说的话,口无遮拦,我行我素。她接戏一直非常"挑食"。往往,名演员"挑食"证明自己的身价,那是"范儿",而她当时只是个小人物。但她的理论是:"一个角色红不红只有天知道,既然如此,我干嘛不挑自己喜欢的?只有演喜欢的角色才有冲动,才能演得好。"为此,她差点与《奋斗》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6.
常言道:"严父慈母。"在儿子面前,我就是这样一个"严父":只要发现儿子做错了事,就会恶狠狠地呵斥儿子。可是,儿子"屡教不改",总是不听我的话,这让我很头疼。你瞧,我刚关照过他"喂食多了鱼儿会胀死",儿子就向鱼缸里撒了好多好多的面包渣,把我养的几条名贵金鱼都给胀死了。还理直气壮地对我说:"我想检验一下爸爸的话是不是真的,所以就多喂了  相似文献   

7.
刘鑫洋 《下一代》2008,(4):18-19
妈妈是我心中的"超级英雄",她有一双火眼金睛,什么事情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假如你不相信的话,就请看下文吧!那是上个月的一个双休日的一天,妈妈让我在家做家庭作业,她说她出去给我买水果。我想好啊,她一出去,我就可以偷偷  相似文献   

8.
<正>她是我们班的"无敌学神"——刘美。"刘美",看似简简单单的姓名,却书写着令人羡慕的"留美"故事。她沉默寡言,总是文文静静的样子,每天泡在书山题海中。我真怀疑,她一年说的话都没有我一天说的话多。从初一刚开始,刘美的"学霸"形象就树立在我的心中。初一刚开学,学习任务还不算重,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11,(Z1):52
jingjing□□□□ly@126.com:我妈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从来不喜欢把事情想得很复杂。很多时候,我爸都说她太简单了,会上当。我没见她跟别人争吵过,只知道她一直很快乐。我爸说得对不对?你爸的话不是对不对,而是不适合用在你妈身上。你说你妈"一直很快乐",难道这还不够吗?你爸还要什么?非得要你妈去跟人勾心斗角,  相似文献   

10.
<正>一年级的老师问同学们:"花儿为什么会开?"第一个孩子说:"她想伸伸懒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第二个孩子说:"她想和小朋友们比比,看谁更漂亮。"第三个孩子说:"她睡醒了,想看看这美丽的世界。"第四个孩子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她摘走。"这时,一个孩子问老师一句:"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她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她,就仰起她的小脸,笑了!"孩子的回答是多么富有诗意和灵性,老师的回答又是多么高  相似文献   

11.
冷饮     
女儿读小学时,一个星期天下午,她突然大声对我说:"爸爸,我可以吃冷饮吗?"经她这声喊,我顷刻间有一种被唤醒的感觉:为什么女儿吃冷饮会想到向我"请示",而我喝茶或抽烟(假如我抽烟的话)就可随心所欲呢?除非她感觉到在家里,她没有这样的权利或处于这样的年龄没有这样的能力?可这两个似乎都算不上原因.  相似文献   

12.
先说《红楼梦>中的一个片断。宝玉骑马跟随给秦可卿送葬的浩浩荡荡的队伍出了城。久居深宅大院的宝玉,突然来到蓝天下广阔的田野上,对大自然的一切都感到非常新鲜。如果这时不让他骑马,真比劝他读书要难许多倍。此时马车里的凤姐忽然想到:这会儿仆人的话恐怕都成了宝玉的耳边风,万一宝玉落马受伤,自己怎么向贾母、王夫人交待?于是凤姐叫来宝玉,几句话就把宝玉说得服服帖帖地下了马,让宝玉上了她的车。且看《红楼梦》是如何描写的:"凤  相似文献   

13.
每次上课,一看到那个角落,我就会想起那个可爱的“小豆豆”。
  她---一个让我和所有老师伤透脑筋的孩子。课堂上从不停歇,任何东西在她手里都能成为可以吸引她及她身边孩子的玩具。她的话的确很多,一天到晚似乎不用休息,而且她总在你上课讲得津津有味的时候,突然冒出一两句与课堂教学毫无关系的话,不是打乱了上课的节奏,就是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好多老师都为此教训过她,但她依然是我行我素,毫不收敛。我也找她谈过,我问她为什么会讲那些无关紧要的话,她说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讲,只是自己想到哪就说到哪。后来经过了解,原来她们家是做酒店生意的,家里常来常往的都是一些客人,在她很小的时候,店里一来客人,见她可爱,总是逗她玩,她也特别喜欢和别人说话。时间一长,她的话就越来越多,仿佛是不说话就会憋坏似的。我觉得这不是坏事,能说会道总比问了一千遍却一句话也不回答的要好得多。  相似文献   

14.
一记耳光     
常常会想起我的老师来,想她现在忙着什么呢?上次电话里,她居然没有问起我又写了什么没有,只是问:你现在身体好吗?我回答说好着呢,胖了,很难看。她笑了,听着她的笑声我忽然怀疑她是不是自己有了病,所以才来问我,但我没有问她,我知道她不会告诉我。我的老师一定是病了。她苍老的声音断断续续,似乎气力不够,我不忍多说什么,但似乎说的话都不能代表我想说的。我想让她高兴,但所有的话,似乎都不够让她高兴——我没有让她高兴的事告诉她。想想,我就悄悄地给了自己一耳光,那记耳光在我的脸上留下红色的印记,仿佛青春的颜色。老师能看到我现在的样子…  相似文献   

15.
爱在不言中     
六年前的一个清晨,她带着他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孤伶伶地在那里呆望着。在前一天晚上,她问我说:要不要和我在一起,你到那边会不习惯的。我只是冷冷地说:"不用了,迟早都一样。"她怔住了,这不像是一个八岁的小女孩会说的话。而她对我的叮咛只有一句话:你长大了。  相似文献   

16.
母亲一辈子都生活在农村,虽然识字不多,但她有时说出来的话足可以让我品味一生,我知道,她的哲学都是从平时的劳作中琢磨出来的,包涵的全部是对子女无私的爱……  相似文献   

17.
小山 《小火炬》2013,(Z1):12-13
一棵不足五寸高的艾蒿,忽然看到了对面楼顶上另一棵野蒿,她好吃惊:"哇,那才是高度啊!"的确是。那楼顶上的野蒿脚下是七层楼,抬眼是一无遮挡的浩瀚夜空,好像星星们都在对着他笑……"想不出来他是怎样爬到楼顶的?也想不出来他在那里是否会头晕?"艾蒿自问。路过的黑猫,听到了她的话,在她面前站住了,用又冷  相似文献   

18.
品读     
<正>徐寅生讲打乒乓球要"看、想、闯"。向古人学习,就首先要看,但看了之后是否一定懂还是个问题。徐寅生能把别人打球中有什么新的手法都看出来,我们学书法也同样应该如此,某一笔画人家写出来了,为什么我就写不出来?这就要"想",想了之后有些懂了,但懂的是否正确,还得去实践,也就是"闯"。不去想,不去闯,就不会有进步。  相似文献   

19.
《同学少年》2008,(2):52-53
这一天,偏僻的小山村里突然开进了一辆汽车。这可是件新鲜事,全村人都围了过来。从车上走下来几个人,其中一个穿黑皮夹克的中年男子问大家:"你们想不想演电影?谁想演请站出来。"一连问了几遍,村民们都不说话。这时,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站了出来,说:"我想演。"她长得并不漂亮,单眼皮儿,脸蛋红扑扑的,透着一股山里孩子特有的倔强和淳朴。"你会唱歌吗?"中年男子问。"会。"女孩子大方地回答。"那你现在就唱一个。""行!"女孩子开口就唱,一边唱还一边  相似文献   

20.
张翔 《高中生》2012,(34):23
我有一个很有个性的朋友,她从小到大都住在城西的小平房里,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这座城市。用她的话来说,她就喜欢这座古幽幽的老城。我这个同学的笑闻很多。比如她从小学习成绩很好,还跳过级。就在大家都期望她考上清华、北大而为校争光的时候,她却报考了西安的一所大学。成绩出来的时候,她的分数远远超过了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大家都问她怎么犯傻了,她却很羞涩地说":我就喜欢西安,不想去别的地方。"据说校长都忍不住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