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识<湖南教育>纯属一种偶然.2002年我刚调到宋市中学,一次去教导处交材料,看到教导主任高志勇(现已调长沙)在看一本杂志,便问他看的什么书?他说是<湖南教育>,挺好看的书,并找出几本过刊给我,让我回家看看.  相似文献   

2.
只要一提及<湖南教育>,我就忘不了<湖南教育>来湘西采访的记者.我任州教育局长的13年里,<湖南教育>密切关注湘西教育,采访报道了大批湘西教育的典型经验.我时常想,如果说湘西教育有了一点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湖南教育>促成的,是<湖南教育>的记者用自己的笔让山外人进一步了解了湘西教育.湘西教育也在他们的关心支持下眼界穿越大山,不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周扬 《湖南教育》2007,(1):46-46
初次相识<湖南教育>,那是四年之前;再次结识<湖南教育>,已是前年的十月. 在2005年第20期的封面上,一列并不起眼的字吸引了我的注意."本期封面:宁乡县道林镇鑫源村善山岭小学",一张纯真可爱的笑脸成了封面的主角.  相似文献   

4.
洪宗礼老师的名字我是熟悉的;他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教材编写方面的贡献我也略知一二,但是始终与他无缘谋面.2008年2月,在<母语教材研究>出版座谈会上我们才得以相识,让我从此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与詹振权先生相识,对他在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上的造诣有一定的了解.日前,他把厚厚的一叠<温州教育论稿>送到我案前时,却给我一个不小的震撼.从300余万字的研究成果中遴选出来的这近百篇论著,洋洋洒洒蔚成大观,字里行间无不跃动着他为温州教育事业发展而勤于耕耘乐于奉献的拳拳之心,使人感动,令人赞叹.  相似文献   

6.
80年代初,谟开同志担任吉林工业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时,就热心于高等教育研究工作,并在教育部东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高校干部培训班讲授<高等学校管理学基础>,那时已经知名了.我有幸拜读过他这本讲义和其他文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他担任吉林省教委主任,我们共同参与中国高教学会、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学科组等学术团体的工作,接触的机会就更多了.近20多年来南来北往,都是以文相会,可称得上是君子之交.近悉谟开同志<知>、<行>、<路>、<迹>四卷本文集即将出版,承惠各卷篇目和<我的教育探索>(自序).这是一位学者型官员为他终身奋斗的教育事业执著追求、开拓进取、充满奋斗与希望的探索历程.谟开同志嘱为文集作序,我欣然从命,并乐意向教育界同道广为推介.  相似文献   

7.
尊敬的各位编辑: 我们是长期在农村学校工作的一群教师,酷爱读书.但由于农村学校环境艰苦,比不上城市学校图书多,在为数不多的报刊中,<湖南教育>一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她陪伴着我们幸福地成长.<湖南教育>2006年全新改版,我们语文教师从此有了自己的专业刊物--<湖南教育·语文教师>,这是语文教育界的一件大喜事!  相似文献   

8.
与<黑龙江教育>相识已经8年,杂志刊登的<美丽的心灵>一文始终停留在我记忆最深处.这篇文章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去做班主任,也改变了一个学生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屈指算来,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10个年头了,与<河南教育>相识也刚好是10年了.由于长期阅读<河南教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营养,10年来,我在基础教育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多次被市、乡、学校评为优秀模范教师和先进工作者,所带的班级也连年被学校评为先进班集体.说句心里话,这都是长期阅读<河南教育>的结果,这也正是我对<河南教育>情有独钟的原因.要说我对她的感情,还真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来表达.我只想深情地说一句:"结缘<河南教育>,永远不悔!"正因为这样,几年来,我始终坚持自费订阅<河南教育>,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只要有空闲,总要拿起来看上一会儿.每当我阅读的时候,都感觉是在和一位良师益友牵手倾诉.  相似文献   

10.
在我的床头案旁,总会摆着<湖南教育>这本杂志,每一期刊物,每一篇文章,我都认真阅读.作为毛泽东亲笔题写刊名的唯一教育期刊,<湖南教育>定位为时政类教育新闻刊物,先后推介了一批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先进经验和人物典型,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湖南教育走向全国的重要桥梁,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阅读.  相似文献   

11.
<正>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精髓理论是生活教育理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教育是为了让生活更加充实,更加积极向上。生活使教育更上一层楼。自从阅读过陶行知先生的书籍,我在幼儿教育教学方面也得到了极大的帮助,让我知道了爱是一切的源泉,教师更加应该做引导者而不是幼儿的主宰者。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想要受什么教育,变须过什么生活。"这句话说明了环境对于教育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说  相似文献   

12.
<正>崇敬的徐贵祥先生:您好!原谅我无理地称您为"先生",而非"前辈"。这并非对您不尊重,反而是我的敬仰表达。最简单的原因是:您为我们的故乡取得了荣耀,让大家知道在中国这张地图上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霍邱。与您的相识纯属偶然,那一次我在图书馆选  相似文献   

13.
<正>《我的老师》作者陈桥驿先生,是浙江大学一位德高望重的终身教授,他在年届九旬时清晰地回忆了自己从私塾到大学的28位老师。细细品读《我的老师》,感受诸位老师对陈桥驿先生的言传身教,能让我们了解陈桥驿先生的学习史,窥见民国时期的教育史。首先,为陈桥驿先生的勤奋好学点赞。他的学习可以用"轻轻松松"形容,在上学期间经常看"与学习无关的书",但成绩却名列前茅.这并非说他是天才,  相似文献   

14.
<正>多年来,在我自己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把怎样的教育理念传达给学生,把怎样的语文带给学生呢?教育的对象是人,她要培养人,让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对于人的定位决定了教育和语文教育的所有方法和策略!一个人,他应该有一种情怀,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个人的心,要更多地专注在做事上,而不能专注在名利上,这样,他的人格就会升华,他的境界就会趋于高尚,他的人生也因而有别一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15.
<正>先生犹如宇宙星际的一颗星星,默默地注视着我们,亲切地指引着我们,向我们眨眼,对我们微笑,永远陪伴着我们成长!我与李小文老师相识于2004年年底。当时我正在准备博士毕业前的博士后工作联系,并怀着忐忑的心情给李老师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想跟着他做博士后的愿望。没想到一个星期后,他亲自打电话给我: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有幸读到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让人耳目一新,颇有感触.作为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文质先生长期扎根民间,深入基层,关注一线教师的生存与成长,关注教育改革在中小学课堂的展开与困难.  相似文献   

17.
儿子正读初一,老师说他看问题常有独到之处,受此鼓励,为父的我打定主意:让他多看看<杂文报>.当我将新年的第一张<杂文报>交到他手里时,叮嘱说:"好好看看人家是怎么看问题的."第二天他晚自习回家,来不及换鞋,就捧上了日记本,说:"老爸,我写了篇杂文,瞧我是怎么看问题的."我不屑地说:"只看了一张<杂文报>,就写起杂文来了."接过一翻,一个蛮有杂文昧的题目赫然在目:<教育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孔子教育方法的借鉴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毕生从事教育活动,建立了丰功伟绩.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培养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并倡导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教育格言,成为万世师表.<论语>一书,可以让我们从中领略他的哲人风采,感悟他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改革风起云涌的今天,学习<论语>的教育思想,挖掘它的教育精华,吸收它的教育方法,对深化和推进我们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对改进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在离家乡10公里的一所农村中学教书.学校很简陋,但还好有一间教师阅览室.在我的记忆中,教师阅览室有限的报刊中,唯一的一本综合学科类刊物就是<江西教育>.我是教师阅览室的常客,每期<江西教育>我都会认真阅读,遇到好的文章,还会做一些摘录.<江西教育>让我在闭塞的乡村,第一次比较系统地了解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在<江西教育>的启迪下,我心底萌发了做一名优秀教师的念头.  相似文献   

20.
<正>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陶行知先生也指出小孩子只有在动手操作中才能获得成功,让小孩子有动手的机会,小孩的好奇心才能得到满足。我们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中,吸取营养,把他的教育思想运用到幼儿美术活动中,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提升幼儿的各种能力。一、"生活教育"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陶行知先生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便是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