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时龄     
1941年生,中科院院士,建筑学专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96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1993年获工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2.
潘云鹤院士 1 946年 1 1月出生 ,浙江省杭州市人。 1 970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 ,1 981年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系获硕士学位。1 986年至 1 988年在美国卡内基 -梅隆大学计算机系机器人研究所做访问学者 ,1 991年 9月至 1 994年 7月任浙江大学计算机系主任 ,1 994年 7月至 1 995年 5月任浙江大学副校长 ,1 995年 5月起任浙江大学校长至今。 1 994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 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共第十六届候补中央委员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中国图形图像学会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  相似文献   

3.
如今的上海变化真快!水变清了,天变蓝了,地变绿了,到处是现代化的建筑——壮观和美丽的建筑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也改变了市民们的居住环境,给现代化的大都市增添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这要感谢建筑设计师的辛勤耕耘。此次我们有幸采访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郑时龄院士。  相似文献   

4.
肖称萍 《职教论坛》2004,(7S):42-42
6月12日-13日,由中国职教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办的首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原国家教委副主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王明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顾问、中科院院士贺贤土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浙江师范大学校党委书记李鲁到会并致辞。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20余所院校、职业教育研究机构、杂志社的3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6月12-13日,由中国职教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办的首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原国家教委副主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王明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顾问、中科院院士贺贤土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浙江师范大学校党委书记李鲁到会并致辞.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20余所院校、职业教育研究机构、杂志社的3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寄语     
《中国研究生》2009,(7):1-1
王仲奇 中国工程院院士,热力叶轮机械专家。1932年出生于河北省唐县,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62年获原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系汽轮机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席、黑龙江省力学学会理事、哈尔滨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等。  相似文献   

7.
李国豪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杰出教育家、著名学者和社会活动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同济大学副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任国家科委力学、建筑学科组组长.1958年任南京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1977年"文革"结束以后,任同济大学校长,期间,他以无私无畏的勇气,迅速恢复了学校教学秩序.他辛勤耕耘,教书育人,学生桃李满天下.他提出了"两个转变"的发展战略,奠定了同济大学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基础.在国家重大课题的决策与咨询上,他亦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李国豪  1 91 3年 4月生 ,广东梅县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著名桥梁结构、结构与力学专家 ,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名誉校长。 1 93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 ,1 940年、1 942年先后获德国达姆斯塔特大学工学博士和特许任教博士学位。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荣誉委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中国工程学会联合会名誉主席 ,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 ,上海市政协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先后受聘为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技术委员会委员和主任、宝山钢铁总厂工程技术委员会首席顾问、上海南浦大…  相似文献   

9.
院士风采     
《大学教育科学》2007,(3):F0003-F0003
钟训正1929年生,湖南武冈人,著名建筑学家。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先后在湖南大学建筑系、武汉大学水利学院任教。1954年调入南京工学院建筑系(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现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师学会名誉理事、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钟训正院士毕生从事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和研究。他在高校从事建筑教育近半个世纪,已培养硕、博士研究生120余名。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他作为系学术带头人之一,身体力行,承传了老一辈建筑教育家杨廷宝、…  相似文献   

10.
吴启迪,1947年8月出生,浙江省人。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1年在清华大学获硕士学位,1985年在瑞士联邦苏黎世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德学院院长、同济女子学院院长、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系统仿真学会理事长,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上海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微电脑应用学会副理事长、会刊主编,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IE…  相似文献   

11.
王建国     
<正>王建国,1957年7月出生于江苏常州。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世界人居环境学会(WSE)会员。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78年进入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学习,1989年获东南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先后在建筑研究所和建筑系、建筑学院任教,历任副所长、副系主任、系主任  相似文献   

12.
高校任你点     
《中国高校招生》2006,(12):13-13
同济大学艺术设计中有无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这一专业?怎样参加专业考试? 四川成都盐道街中学高三 李可刚[编按]  相似文献   

13.
吴敏 《上海教育》2010,(12):7-7
本刊讯 5月29日,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学报杂志社、同济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共同主办的“《建筑结构学报》创刊30周年纪念暨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召开。研讨会就改革开放30年来建筑结构领域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与梳理,围绕结构设计基础理论研究、结构设计创新与实践等议题开展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4.
李国豪教授是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上海同济大学名誉校长。他毕业于同济大学,后获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以后在同济大学担任教学和领导工作半个多世纪,并曾任上海市科协主席、政协主席,可谓德高望重。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令人刮目,他的人品也有口皆碑。  相似文献   

15.
8月17日,全国30多个省市150余所中等职业学校的近180名来自建筑、园林、服装、计算机、动漫、机械、电子等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相聚同济大学,参加为期一周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此次培训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主办,同济大学企业数字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具体承办,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1月3日至6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在重庆大学召开了2011年全体理事会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李茂国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学会理事长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副理事长兰州大学副校长安黎哲、吉林大学副校长赵继、郑州大学副校长宋毛平、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顾问北京大学原副校长王义道、北京大学副校长王恩哥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罗俊院士以及来自全国50余个理事单位的100余位代表参加了大会。学会理事长、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主持了本次全体理事大会。  相似文献   

17.
院士风采     
郭孔辉男,著名汽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35年7月出生于福建福州市,1956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汽车拖拉机专业。1994年5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郭孔辉院士现任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交通与安全科学协会》(IATSS)专家顾问,《国际车辆动力学》,(VehicleSystem Dynamics)编委、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邀理事。曾任美国密执安大学运输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国际太平洋汽车工程学会…  相似文献   

18.
顾牡是同济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博导、凝聚态物理专业教授。在同济辛勤耕耘13年,他已先后获上海市原子核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工程物理研究国防预研基金三等奖等3项大奖,并发表论文57篇,通过省  相似文献   

19.
管理类专业设置和分类之我见同济大学黄渝祥我国工科院校设置管理类专业始于1956年我校就是在1956年开始招收建筑经济与组织专业学生的(本科五年制)。当时的摸式是三年半的工民建(土木)加一年半经济管理,培养的是经济工程师,还是偏重于工程。此后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20.
郭光灿院士     
郭光灿,1942年12月出生,汉族,籍贯福建惠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65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81年9月~1983年9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做访问学者。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信息科学学部院士,200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理事,全国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量子通信与量子信息技术"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