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汉、英谚语来源的分析来对比谚语的文化含义,对谚语在反映宗教思想、反映道德观念、反映对自然的认识和反映生产经验等方面的情况加以研究,从中发现,不同民族的一些文化因素蕴涵在谚语中,在谚语中认识民族文化,比较文化异同,不仅是研究语言的方法,也是研究民族文化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折射现实的一面镜子,它不但反映社会,而且反映生活。而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最凝炼的语句总结各种社会生活经验的语言艺术的结晶。它在表达上也渗透着该民族的民族特征与民族文化。本文从自然环境、生产活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感情等几个方面去了解语谚语中反映出的一些民族特征与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3.
谚语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一种语言或一个民族的特色,从一个民族的谚语里可以发现这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含义相同的汉语和俄语谚语从一个角度说明了人类文明的同一性,说明了不同民族的思想意识、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和道德文化的相通之处。研究不同民族之间的谚语也必将会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4.
英汉谚语与民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谚语是英汉民间文学艺苑中的两朵奇葩,它们不仅凝聚着民族的经验和智慧、表现了英汉民族创造语言财富的艺术才华,而且由于谚语依存于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民族的特定历史、生活习惯、信仰,自然环境等密切相关,因而英汉谚语还形象地反映了各自民族独特的文化。本文从宗教、动物、农业与航海、酒和龙凤文化几个方面对英汉谚语所反映的英汉民族文化作了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英谚语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道德观念和标准,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很多英汉谚语反映了中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观念,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谚语中所反映的不同道德观念,可以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提高正确理解、翻译和使用英语谚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谚语是文化宝库中绚丽多彩的瑰宝。短短的那么一句话,寓意深刻,韵味无穷。它既蕴含着思想智慧的光辉,也闪现语言艺术的光彩。世界各民族的谚语都是反映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定规律的,而客观世界的规律不分国度和民族,因而各民族的谚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反映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共同性。然而,由于世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一致性以及它们  相似文献   

7.
谚语是反映一个民族生产生活、社会历史、育人哲学的语言形式,也是一个民族伦理思想和民族特性的承载体。普米族谚语类型丰富,涉及族群发展、德行教养、为人处世、婚姻家庭以及农事活动等方面,在普米族日常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普米族谚语在保留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吸纳了中华优秀伦理中的孝老敬亲、修身践行、以和为贵等思想内容,同时普米族谚语也反映了本民族的政治意识、家国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较高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8.
谚语是一个民族生产、生活经验和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的生动体现。文章试图从文化语言学的视角,对比分析在汉维谚语中的六畜所反映出来的两个民族间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9.
谚语是语言的特殊形式,是熟语的一种。古往今来,人们对谚语的评价向来很高。有人曾言:谚语乃语言中的盐,一束智慧的花。作为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语言真实地反映了各种社会习俗和价值观念。谚语作为语言的精华,浓缩了文化的内涵,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侧面反映了各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因而中西方文化中对女性带有贬义的看法和评价在汉英谚语中就会有所反映。笔者将以女性主义为视角分别探讨性别歧视在汉英谚语中的体现、性别歧视的根源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宁涛 《文教资料》2012,(8):59-60
谚语来源于生活实践,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反映了本民族绚丽多彩的语言特色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本文从英汉谚语这一民间文学语言的共同点、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美学原理方面论述了其三个方面的形式美,即简明美、形象美、均衡美。  相似文献   

11.
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总结了人类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经验.它源远流长.在古老的时代,谚语大抵出自一个个部落的智者之口,奥妙的哲理和优美的言辞,获得了远近人们的赞赏.于是,转辗流传,一代代习诵下来.到了文化逐渐发达的时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们作品中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精彩语言,亦像插上彩翼似的,很快飞入万众之口,丰富了各民族谚语的宝库.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一个民族的天才、机智和精神,都可从这个民族的谚语中找到.”谚语又是一种文学样式,它以民族文化为滤色镜来反映客观世界,所以不同民族的谚语,都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印记.汉谚语的内容积淀了丰厚的汉民族的风土人情,生产经验及人生哲理,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汉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本文主要从汉谚语的语言风格、句式及修辞手段方面,考察汉语谚语修辞同汉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谚语作为一种历史长、使用普遍的语言艺术,从一定的意义上讲,代表着一个民族语言的基本特点。无论是维吾尔语还是汉语,都是有丰富的谚语的语言,谚语较完整地反映这两个民族民族特点和他们的民族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特点。本文对维汉谚语中部分专用名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初步对比。  相似文献   

13.
谚语不仅反映文化,而且其形成和发展必然受到所处文化的影响。谚语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更是反映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人们只有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英汉谚语丰富独特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汉蒙谚语中都有取材于"马"的谚语,它们数量丰富、涉及范围广泛,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汉蒙涉"马"谚语鲜明的民族文化印记是汉蒙两大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差异的体现,也是两种文明——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独特性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围绕日本的谚语来进一步分析谚语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背后隐藏有关日本人、日本民族在内的日本文化特点。文中重点选取了日本人实际生活中常用的谚语用例,旨在探寻其中反映出的日本人独特的文化心理及富有大和民族自身特色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谚语同文学作品、诗歌一样是语言的精华。谚语是对各种生活现象进行综合概括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运用的,谚语的极大部分是劳动人民对长期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谚语是富于色彩的语言形式,一般具有生动形象、喻义明显、含义深刻,用词精炼的语言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英语谚语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而汉语谚语反映的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7.
谚语是人民口头创作的短小题材,其包含丰富的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谚语所反映出的自然风貌、乡土习俗、神话传说等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本文通过壮汉谚语的比较,来探索谚语的民族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谚语是人类语言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单位,汉英谚语反映了汉英民族各自的语言结构特点,二者在语言演变过程中都产生了适合各民族言语表达的谚语变体。但无论是谚语本身还是产生的变体,它们在句式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汉语句式主要以"竹式"结构呈现,而英语句式主要以"树式"结构呈现。研究发现,正是因汉英句式结构的不同造成了其谚语以及变体句式结构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藏族民间谚语反映了藏民的生活方式、历史背景、宗教信仰以及民族文化,是民间口头创作和文化遗产中的珍贵宝藏。在搜集大量藏族谚语的基础上,浅析藏族谚语的句式结构、韵律修辞、语言风格等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0.
日本谚语典型反映了日本民族特征,凝聚着日本民族特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同时也折射出本民族特有的一些国民性格。学习日本谚语对于深刻理解日本文化,了解日本民族特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