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于特殊的历史渊源和民族关系,蒙古民族在有清一代的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蒙古贵族,曾为清朝统治阶级统一中国而驰骋疆场。后来,他们或进入中央台阁,或充任封疆大吏。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些蒙古贵族仍然同满洲贵族一起,为维护清王朝这个腐朽的大厦而竭忠效力,之死靡它。辛亥革命后,很多满洲贵族感到大势已去,甘作“贰  相似文献   

2.
《邢台学院学报》2020,(2):104-110
康熙初年辅政体制的形成,是特殊时期的产物。以鳌拜为首的部分满洲贵族趁机攫取了更多政治利益,擅权僭越,结党营私,排挤异己,欺压汉官,严重威胁到皇帝的权威,危及到清朝政权的统治。康熙帝基于客观政治需要,开始倚重汉官,积极学习儒家文化,进而形成了君主专制、"教化为先""崇尚宽大"和国家"大一统"的治国理念,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道光末年始,清王朝统治政策趋于保守、落后,云南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在生存空间、经济利益上的争夺也逐渐白热化;外国势力也开始在云南地区展开了领土和宗教的侵略。时代背景变迁下内外诸多层面的变化使得云南地区传统的民族关系格局逐渐开始向近代转型,满洲贵族统治下多民族多元化的基本格局进一步凸显为政治上要求趋同的多民族共同反抗满洲贵族专制压迫和外来势力入侵的近代民族关系格局。  相似文献   

4.
后金统治者进入辽沈地区之后,将该地区原明朝的军屯额田、官僚地主的荒弃地亩以及普通汉族人民的土地按每丁6日分配给满洲贵族、八旗兵丁以及归降的汉族官僚地主和一般民众,史称“计丁授田”。计丁授田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后金的政权建设,维护了满洲贵族及八旗官兵的政治、经济利益与特权地位(满洲贵族与八旗官兵可根据其占有的壮丁即奴隶数额多占土地),加强了对汉族官僚地主和一般民众的控制,并对后金乃至整个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清朝是以满洲贵族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多民族统一的封建中央王朝。与以往的封建王朝统治者相比较,满洲贵族中的政治家在处理民族关系及其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招生考试政策方面,更加具有政治远见。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分析清朝少数民族招生考试政策,并对清朝少数民族招生考试政策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满洲贵族定鼎燕京,由一个弱势民族转变成为强势民族,面临着多种文明的抉择。他们毅然选择了中华文明,采取多种措施,接续中华文化脉系,认同中原王朝法统。尊孔重道,"心崇正学",将此作为王朝的主导文化。在"中华"的名义下,糅合华夷文化,实现"满汉一家"、"中外一体"的一统思想,这有利于消除满汉等民族隔阂,促进大一统王朝的巩固。清代"中华"一词的普遍使用,不失为满洲贵族顺应历史发展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7.
清末的政治近代化努力 ,自戊戌变法始 ,历新政而至辛亥革命 ,经历了由改革到革命 ,由体制内到体制外的转变。本文主要说明我们在这些近代化努力的教学过程中亟需重视的四个问题。一、当时统治中国的是满清王朝 ,常以一己之私病天下 ,而进一步引发社会矛盾激化。尽管康熙帝以其雄才大略 ,确立以儒家思想为治国之本、皇权专制为官僚政体的核心 ,使清政府由满洲贵族政权转变为满汉贵族地主专政性质 ,但是其“非我族类”的“私心”从不见消失 ,其文字狱的严酷、其政权组织中满汉官吏的职位设置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的推出 ,都体现了满清贵族防止“外…  相似文献   

8.
劳合·乔治提出的"人民预算案"很有可能是他为上院贵族设计的一个政治阴谋,并取得了"一箭双雕"的效果。"人民预算案"也促使社会改革越来越成为两党政治斗争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三国干涉还辽”,使德俄法在极其矛盾的心态中联系在一起,迫使日本把已经割让到手的辽东半岛退还中国.此事件之成功不仅对欧洲国际关系影响深远,而且对远东和中国的外交政策的转变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中国满洲成为日俄争夺的主要目标和在中国攫取利益的一张政治王牌。“满洲”问题不再是中日俄三国之间的问题,而是上升到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相互较量的一个国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清初,降清的大批故明汉官成为清朝入关后政治、军事不断取得胜利和稳固统治的重要力量,清朝统治者一方面依靠、任用汉官,将其视为统治集团中的一员,另一方面在涉及满汉矛盾和动摇满洲贵族集团根本利益问题上,毫不犹豫地惩治汉官中异己分子。顺治帝亲政后大胆任用汉官,同时对降清汉官始终保持高度警觉,特别是对江南籍汉官的猜忌和打压尤为明显。严厉惩处江南籍汉官和严禁结社订盟的政策,表明顺治帝对江南文人崇尚气节、复明排满情绪以及可能出现蔓延之势的极度忧虑和恐惧。清初对江南缙绅的猜忌、提防和弹压,是在清朝入关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风俗冲突的反映。随着清朝统治的日臻巩固和关外守旧满洲贵族的逐步消失,面对新形势,清统治者对江南缙绅的政策也产生了某些变化。  相似文献   

11.
1547年6月伊凡四世授意,“重臣拉达”着手国内司法改革,其主要成果是《1550年法典》及其后一系列法规的制定实施。此次改革对君主、世袭领主、修道院、封地贵族、地方行政长官、农奴等各方的经济关系和行政隶属关系做出重新梳理和调整。《法典》的核心思想是打击、限制世袭领主和修道院势力,扶植封地中小贵族这支亲沙皇的新生政治力量,以树立首代沙皇的权威。  相似文献   

12.
政治权力的产生与存在,归根结底在于服从。政治权力的活力在于人们的自愿服从,而这种自愿的服从离不开道德的作用。政治权力与道德所具有的同源性、差异性和共生性表明,政治权力与道德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共同统一于人们自身的利益需要。重视政治权力与道德两者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对于我们今天的政治体制改革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帆 《巢湖学院学报》2007,9(5):108-112
光荣革命后的很长时期里,土地贵族和金融寡头通过控制议会而掌握国家政权;到十九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资产阶级财富增多,中等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参政意识觉醒,他们要求改革贵族寡头把持国家政权的旧制,分享权力。1832年议会改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对旧制度的反叛是改革的根本原因。面对澎湃兴起的改革浪潮,统治集团的审时夺势和适时退让是改革法案最终生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18世纪改革的悖论性导致了俄国贵族等级社会心理的矛盾化:贵族个性的发展——君主、国家概念的混淆;与传统价值观的背离——绝对服从又怀疑否定;理想之路——嘲弄时政、离群索居;贵族对农奴制度的矛盾心理。这种病态的社会心理破坏了贵族等级的团结,延缓了俄国公民社会的形成,致使俄国现代化进程冲突迭起,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各种动力因素问相互交织和更替的规律性特点。以制度变迁为视角,纵观30年政治体制改革的轨迹,基本经历了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利益多元化”、从“单边行动”到“多元主体”、从权力基点下的“强制性变迁”到利益基点下的“诱致性变迁”的动力变化过程。民主化的价值取向构成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成为贯穿政治体制改革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6.
教师组织是西方发达国家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和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组织目标的角度看,教师组织所关切的事务不仅仅是教师自身的工作权益,同时还有教育工作者对于教育事务的公共性、政治性和伦理性的自觉意识.在一个利益多元、权力相对分散的社会中,大多数教师组织都倾向于采用集体谈判、罢工、政治活动、会员服务活动等运作策略借以达致其组织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工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世界教师组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春秋时期,国君们与世卿争夺权力的斗争十分激烈。逐渐失势的国君利用各种力量与强势的世卿抗衡,嬖臣是国君为了维护君权所依赖的重要力量之一。嬖臣的出身来源比较复杂,社会地位较低,依附于君主。他们的出现,是周代宗法制和分封制松动乃至混乱的结果,也是下层社会成员向上流动的表现。嬖臣自身的局限性和国君力量的孱弱,最终导致他们的失败。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把持外交大权的满族权贵在外交上奉行既要维护国体,又要避免与西方国家作战的指导思想。他们心目中的“国体”,就是清朝传统的对外关系体制。也就是与闭关自守政策相联系的惯例和体现所谓天朝上国之尊的程序与礼仪形式。这种指导思想对维护国家主权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造成国家权益的惨痛损失。  相似文献   

19.
政治制度的缺失与农民权益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动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必须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这就要求加强政治制度建设,让农民能充分行使政治权力,保障他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政治制度建设作为维护农民权益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成为俄罗斯政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俄罗斯利益集团在利益的驱动下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参与主体,对俄罗斯的政治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双重影响。其积极影响有:对政治参与扩大和政治社会化进程的促进;对政治权力的分立与制约;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和探索;推进俄罗斯外交决策的转变;其消极影响有:消解中央政府的权威,形成寡头政治;利益集团的游说和俘获成为俄官员腐败的重要外因之一;地方利益集团的兴起造成地方分离主义和诸侯割据的局面;寡头政治参与使得转型时期的俄罗斯政局更加动荡;阻扰俄罗斯的立法公正和重大决策;充分认识其双重影响,对于积极治理利益集团,处理好政府和利益集团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