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论语·季氏》载孔子语:"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联系《论语》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孔子的思想,借鉴历代儒者的解读,可知"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困而不学"者分别指圣人、君子、小人和民;"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中的"之"之所指,也即认知的对象、内容是"仁"。至于"生而知之者,上也"等等,所涉及的决定人在认知上的差异的根源是什么,孔子未曾言及。  相似文献   

2.
"问学课堂"以"问"引学,以"学"促问,"问"与"学"相互促进、同构共生。通过"问",开启学生的心智,通过"学",砥砺学生的能力,"问"与"学"相长,"问"是"学"的发端,"学"是"问"的积极践行。在"问学课堂"中,学生永远站在"课中央","问学"的学习方式是合乎学生天性、顺应学生天性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3.
儒家君子文化由孔子立基,孟、荀各自深化发展。如果先抛开孔孟之间不谈,专就孔荀之间而言,孔子、荀子的君子思想既有共通之处,又存在明显差异。如果聚焦于"学"论视域下来看,两者的共通之处主要表现在:在君子养成上,都重视"学"的作用;在学习内容上,都注重对"六经"的学习;在学习方法上,都强调知行合一和仿效贤者。两者的差异之处主要表现在:在学习目标上,孔子认为圣人很难达到,"学为君子斯可矣",而荀子则认为"圣可积而至",主张君子要学为圣人;在学习内容上,孔子主张"博学于文",而荀子则主张"学至乎礼而止";在学习方法上,孔子重视君子"为仁由己"的内在自觉,而荀子则强调君子要外求于礼义师法的规范和引导。从"学"论视域来看,孔、荀荀子思想的异同大体如此。它们之间的这种异同,既反映了孔、荀之间儒家君子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也表现了孔、荀对儒家君子文化确立的奠基性贡献。  相似文献   

4.
孔子伦理道德的核心思想是"仁","仁"对我国数千年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立足于方法论,探讨孔子的"仁"学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借鉴意义。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仁"已经成为衡量人际关系价值的基本原则。儒家思想主张慎独与自省的教育方法,并在不断更新中探讨出知仁、求仁和成仁的教育方式,这对当代德育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当代德育工作者应积极从儒家"仁"学思想中汲取营养,将前人提炼的精华合理地运用到现代教育实践中,为德育注入强大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历来有人认为孔子在知识的来源问题上是坚持"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的"二元论"者,这是对孔子"学而知之"思想的一种误解。实际上,孔子的"生而知之"、"学而知之"等划分是讲人的智力类型和认识能力的先天差异,并不是讲认识、知识的来源问题。孔子认为人类知识来源于对"经验"的学习,其主要途径是"学"与"思",在学、思结合的基础上,孔子还重视"行"对一个人的"学"具有重要作用。孔子关于知识的来源可概括为"学而知之",这一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论语》中,颜回作为孔子的得意门生,是在其中的记述中受到孔子称赞最多的一个。孔子不仅赞其"好学不怠",以"仁贤"相许,更是对颜回的"不改其乐"的精神赞赏有加。后代学者不仅对颜回之"学"推崇备至,而且对于颜回之"乐"也极尽探寻,使得颜回的形象和地位在历史的长河中越来越突出。通过介绍颜回好学不怠和不改其乐的优秀品质,来重点探寻一下,颜回之"学"的内容、目的以及颜回之"乐"的所在和境界,以此来解释英年早逝的颜回为何会受到后世如此的推崇和爱戴。  相似文献   

7.
古籍数字化研究发展前后,"学"与"术"的分合与内涵都发生着变化,"学"与"术"曾连属为一名词,随后渐趋分野。随着古籍数字化的兴起,"学"与"术"的内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从古籍数字化产品的生成看"学"与"术"的结合、古籍数字化体现的"学"与"术"关系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8.
现代关于"学""习"的诠译,把孔子的学问视作服务于实践的理论、知识,而非活生生的生命智慧,实则其思想是对三代文化诚敬存养践形之后的心得体会。从字源学出发,"学""习"隐蔽的生存事实是:"学"是教和学的合一,不仅涵盖学、觉、效等现实性层面,还具有教学相长、一以贯之等具体特征;通过分析先民"习卜"和许慎"鸟数飞"的生存论意义,"习"蕴含习养、习与性成、修身等义,体现着修身养性和积习成俗的功能。具体观之,孔子学以修己,因礼乐之道自成生活习俗,在全幅生命活动中贯彻始终,从而垂教后世。  相似文献   

9.
石镇雄 《考试周刊》2014,(64):51-51
<正>孔子自己就是"学而时习之"的代表人物,读《易》,韦编三绝,读了一遍,心有所悟、所惑,再读一遍,又有新的感想,反复再三,可孔子犹未满足,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见,孔子对"学""习"的态度。对于"习"有不同解释。一种意见认为此处的"习"为温习、复习之意;一种意见认为此处的"习"是实践、实习之意;还有一种意见是二者之意都有。站在教师的立场,我更喜欢将"习"理解为既要练习,又要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2):30-31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教"与"学"的重要性一直是众多教师及相关教育工作者讨论的重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能够发现,"教"与"学"之间有着相互依存、辅助和制约的关系,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保持二者间的平衡非常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首先要保证学生居于主导的位置,将自己定位为引导者和合作者,使"教"和"学"相映生辉。  相似文献   

11.
"以学为中心",我们要研究学习方式的变革,更要做好"教"与"学"的对接,不能顾此失彼。"以学为中心",切忌形式主义,要让课堂上的"教"真实对接学生的"学";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做甩手掌柜,而要该出手时就出手;教师不应囿于教学的经验,思维定势,而要依据学情,"因学设教"。"教"与"学"的适配和对接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为中心"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2.
孔子礼学合理性基础何在?揆诸先秦史料可知,"礼坏乐崩"的时局背景是孔子礼学诞生之时代要求;援"仁"入"礼"是孔子对周礼的合理改造;"性与天道"则成为孔子礼学得以最终建构的双重理据。  相似文献   

13.
《论语》是被后人尊称为"圣人"的孔子的经典著作。他在《论语》中体现出来的关于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基本内容、培养目标等内容,至今仍有极高的价值,是教育工作者的必读"圣经"。以《论语》为指导,在十余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扶"、"放"、"教"、"学"、"创新"、"反思"这八个字。  相似文献   

14.
儒家最重礼学,用之以"齐家"、"治国","礼"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相沿,而孔子的礼学思想是儒家礼学的核心,它在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礼"是孔子各方面思想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难怪有人认为"孔学主要是礼学"了.作者认为孔子一生都在为实现"礼"制的理想社会而奔波,本文主要从孔子礼学思想产生的渊源、孔子礼学对周礼的发展、孔子实现"礼"的途径三方面来论证孔子礼学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稳定有序、和谐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程振海 《考试周刊》2015,(52):136-137
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在2010年《人民教育》第23期《教学改革决不能止于"有效教学"》一文中提出教学的根本性变革在于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是"让学"。文章指出,"让学"就是让学生学,只有让学生自己学,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教学才能根本性得到变革。本文阐述了"让学"教学理念,"6+4"的"让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对初中化学教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校的主要任务之首是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教"与"学"。高校的"教"与"学"分为三个层次:校级层次、院级层次和教师级层次。不同的层次,"教"与"学"的内涵是不同的,怎么搞好三级层次的"教"与"学",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述了孔子认识论思想的性质、内容及其特征,着重分析了孔子"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命题在众多研究结果中的分歧,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科举运行及其影响有多久,科举学的历史就有多久。以研究对象、范式与方法论为依据,科举学可分为"新科举学"与"旧科举学"。"旧科举学"停止于1905年,而"新科举学"则诞生于此时。"旧科举学"是"分科应考之学","新科举学"是"研究分科应考之学",前者关注科考的内容与偏好,后者聚焦科举运行的规律。由于科举及其运行具有先天的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所以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是"新科举学"呈现出的典型方法论特征。本文认为,"新科举学"研究对象独特、方法论层次分明,跨学科视野可以成为解决其学科建设过程中概念系统和方法论核心问题的独特路径,并能从学理和逻辑上证实新科举学学科群的分化与整合符合学科制度化的外在规律(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内在规律(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学"即"效",也就是模仿,通过模仿求得知识技能."学得"即以获得某种经验为目的的活动."习"指鸟频频起飞,即反复学飞,也就是温习、练习,通过与某事物的经常接触而熟悉该事物.由此可见,"习得"时,个体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有时甚至是无意识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在《论语》学说中,德性成为关切的中心、人们生活的主要目的。在孔子那里,人生的一切生命实践、为人之道,皆为“学”也。《论语》中“学”的范畴充分诠释了一个人一生所成就的全部就是德性的实践,以“学”的范畴辐射到“仁”、“道”、“礼”等主要范畴。因此,《论语》中的伦理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依照“学”来构建的。“学”贯通“礼”、“仁”、“道”,是诠释孔子伦理思想的最根本范畴,具有独立的意义价值。“学”的过程即是成仁(人)的过程,而成人的层次是不断提升的。“学”可谓是生命本身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