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略有虚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实性是报告文学与生俱来的品质,同时也是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略有虚构”像幽灵一样游荡在报告文学创作的天空,它时时诱惑着报告文学作家,也警示着报告文学作家,是无法回避的。因此,研究新时期报告文学“略有虚构”的真正内蕴,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正>【主持人语】新的世纪,从中国报告文学的稳中有进,到美国非虚构写作的流行,以及德国尤利西斯国际报告文学奖的设立,都表明了这是一种全球性的重要的时代文体,值得学界对这一文体作深入的探讨。本期推出报告文学研究专栏,表示了我们对报告文学文体发展和理论批评的关注。这里刊发5篇论文。作者大多为活跃于报告文学评论界的评论家,论文的选题大多关涉报告文学创作和批评的重要存在。报告文学的理论批评既要守本,维护文体非虚构的写实伦理,强调去虚构是报告文学文体的底线和原则;又要吸纳提炼报告文学新  相似文献   

3.
赵瑜报告文学创作的鲜明特色之一,即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尤其对鲁迅、赵树理等现代大家的学习与继承。报告文学等非虚构文学不仅可以和小说等虚构文学一样,借鉴与吸收中国古典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同样可以学习和继承鲁迅、赵树理等小说家的现代传统。报告文学这一新兴交叉文体,正在古今传统和相关艺术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4.
谈报告文学中的想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的真实性特点 ,要求报告文学在创作中绝对不能虚构。但文学创作是离不开想象的 ,报告文学既然有文学的特性 ,在创作中也要借助于想象。当然 ,这种想象的运用必须是有条件的、合情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报告文学是不是文学,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又扯出另一个问题的争论,报告文学能不能虚构。实际上,这两个问题的争论,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就是报告文学的真实性问题。文学论者认为,报告文学是文学,当然可以虚构;新闻论者认为,报告文学是新闻,当然只能纪实。可以说,这何种意见都说对了一半,也都只说对了一半,因为报告文学虽然是文学,但不能虚构。它是一种不允许虚构的纪实性文学。  相似文献   

6.
“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与虚构的问题,长期争论不休。症结在“报告文学”的属性上。一贯的理论是,“报告文学”属于文学。其理由是:1、RePortage 翻译成“报告文学”;2、用形象来反映生活;3、运用文学的手法。笔者认为,“报告文学”非文学,并逐一批评了以上理由,提出“报告文学”是一种借鉴文学手法来真实反映社会生活的独立的报刊文体,并主张更名为“报告”。这就可建立报告独立的写作原则,解决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繁荣报告的写作。  相似文献   

7.
周霞 《林区教学》2011,(4):28-30
我国新时期纪实文学在新的中国语境下,以全新面貌崛起,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繁荣。但美国战后非虚构小说对促进我国纪实文学的影响却不容忽视。从介绍美国战后非虚构小说入手,并从译介、内容、创作、命名、写作手法上的影响分析非虚构小说对我国新时期纪实文学的影响,希望进一步发掘出这一文学新生态的文体建构原则、创作原则和独特价值,以期为纪实性作品的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新思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报告文学的繁荣,引起了人们对报告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的强烈兴趣。前几年,围绕了报告文学创作中是否允许合理想象和略有虚构的问题,曾引起过热烈的讨论。它的核心实际上是艺术想象在报告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某些文章把个别报告文学中的失实,归咎于合理想象和略有虚构上。从而对之大张挞伐,一时几乎很少有人再敢坚持艺术想象在报告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然而,报告文学创作实践上的巨大成就,却继续从事实上不断肯定着艺术想象在报告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八二年第九期上海《社会科学》上张万基同志的文章,重新提出了报告文学创作中应允许略有虚构的问题,而且指出了有的反对报告文学有任何虚构和想象的同志,自己却在创作实践中运用艺术想象的事实,证  相似文献   

9.
报告文学是新闻和文学结合的产物。作为新闻,它必须保持新闻的客观真实的本质,以写实为本;作为文学,它又与其他样式的文学一样,在写作中必须运用想像等形象思维的方法来增强文学性。但报告文学创作中的想像是再造性想像,本质上是一种对客观事实的“还原”,而不是虚构,因此它也是写实的。报告文学的想像与写实应当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0.
对于新时期非虚构文学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期待于自己的,将不仅仅是对新时期非虚构文学进行描述,更是对其进行反思。但“反思”往往得求助于“描述”,何况“非虚构文学”一词自身也还并未升格为一个专有名词,甚而一个不规范的习惯用语。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相信,从“非虚构”着眼,把批评宗们目前尚乐于分而论之的报告文学、纪实小说和口述实录体,作出整体性的历史反思,将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这种尝试会因为“非虚构”的多层次带来论述上的诸多不便。我们只好以“完全非虚构”和“不完全非虚构”把报告文学、口述实录体同有所虚构的纪实小说生硬地割开。至于有着纪实感。然而又确属虚构的“仿非虚构”作品,我们则把它置身于与非虚构文学相关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1.
报告文学的真实和虚构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作为新闻和文学的交集,报告文学应该坚持真实性,排斥虚构。如果有虚构,不妨转向写作社会问题小说,而不必非要是报告文学。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一般的文学创作允许或需要虚构,虚构必须借助想象,于是有以为想象必然是虚构的误会。有人甚至公开著文指责那种主张报告文学创作也需要想象的理论,认为正是这种“偏激”的理论导致了报告文学的“失真”。这种不利于报告文学创作而又有一定普遍性的误解,至少出自对想象功能的低估或将其  相似文献   

13.
就新时期的报告文学而言,《哥德巴赫猜想》可谓东风第一枝,它复苏了报告文学创作,开了一代新风.它的可贵就在于在新时期文学中第一次把知识分子作为文学作品的主人公来礼赞,如实地、形象地展现了十年内乱给知识分子带来的歧视和迫害,以及  相似文献   

14.
长期寄人篱下、依附散文,被人称做“二等文学”的报告文学,新时期伊始,竟成了时代的宠儿,异军突起,几度辉煌,用自己的创作实绩,结束了作为散文的附庸、“过去的报告文学,只被编选在散文特写选里”(张光年语)的历史,且蔚为大国,牢固地确立了自己独立的文学地位.新时期近20年来报告文学地位的确立和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堪称我国20世纪文学的又一伟绩!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以来,众多蒙古族作家对内蒙古的各方面进行了文学性的报道。然迄今为止,对于内蒙古新时期蒙古族作家创作的报告文学进行研究的文献为零,为弥补这一学术上的空白,本文以新时期以来蒙古族作家创作的报告文学为文本,通过研究具体作家及其作品来剖析新时期以来蒙古族作家在选取报告文学题材上的特性,进一步阐发内蒙古报告文学所折射出的内蒙古文化生态;最后,笔者通过对影响内蒙古报告文学发展的因素进行总结概括,从而得出研究内蒙古报告文学创作对于研究内蒙古地域乃至整体文化生态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题材、结构、叙述方式、语言四个方面描述了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认为新时期报告文学在题材形态上复杂化,并运用立体思维处理题材,报告文学的结构由微观走向宏观,其叙述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报告文学的语言则是多种文体语言的糅合。新时期报告文学实现了文学与非文学的有机兼容。  相似文献   

17.
<正> 如果把新时期的报告文学创作比作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那么,在这条大河中,曾经激起过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生在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初期,以一九七八年初的《哥德巴赫猜想》为起点,大约持续了四年左右的时间。大潮之后,报告文学创作进入暂时的相对的平缓期。此段时间,报告文学在沉默中修正、调整、积蓄,然后再度于近几年崛起。大约以《唐山大地震》为标志,新时期的报告文学创作从此掀起了第二次浪潮,迄今仍是方兴未艾,大波迭超。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里,报告文学前后掀起两次浪潮,其间定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可资鉴戒的东西。本文试图通过对两次浪潮的掀起和它们各不相同的主要创作特征的描述,来看看新时期的报告文学是怎样在扬长避短,不断修整的动  相似文献   

18.
当我又一次出发时,一位风头正健的青年作家疑惑地问我,为什么要写报告文学?我能感觉到他的惋惜,他的一片好心我也理解,一个正在走过天命的人,应该抓紧时间写几部属于自己的作品,譬如说潜心创作几部长篇小说,这才是文学的正途与大道。而报告文学,在很多人眼里从来就不是纯文学,甚至是文学的身外之物。必须承认,在很长时间我一直是一个职业虚构者,一个所谓的纯文学写作者,我也更愿意生活在虚构之中。  相似文献   

19.
你好!所寄《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论稿》收到,十分感谢,十分高兴.我认真地阅读了你的书,得到许多信息,也得到了不少启发.你作了一件很好的事,我向你的成功表示祝贺!令我惊讶的是你占有这么丰富的资料,跟踪报告文学的脚步是如此及时.在对报告文学认识、分析和理解的过程中,你的不少意见是给我启发.报告文学的崛起和持续发展繁荣,是新时期中国文学创作的一个突出现象.因为报告文学的表现,新时期的文学创作才显得更加富有生气,更加灿烂辉煌.报告文学在坚持真实性、现实性和文学性的原则基础上,对于新时期中国的社会生活进行了积极能动的参与和表现,是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文学笔记,是这个时代的社会心声,是社会生活同文学共同创造一种历史的恢弘景象.这是中国的文学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动人景象,也是报告文学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成功表现.对我这样的看法,你也许不会有不同的意见.可是,尽管对于报告文学的这种表现,人们是无法忽视的,但在认识和评判上却是各种各样.有人把报告文学的这种成功表现,看成是偶然的,不正常的现象,说是因为新闻不力导致了报告文学的兴起;在那些以诗歌、小说为文学正宗的观念影响下,有人至今对报告文学的文学地位表示迟疑.等等.这些不同看法的存在,或许正好说明,你我等人致力报告文学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王晖教授主要致力于现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现当代中外非虚构文学和影视文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其中以报告文学为主体的中外非虚构文学研究,在目前国内廖领域的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