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实现产学合作,能使职业教育紧贴市场需求。通过加强产学合作,让学生较快地适应企业岗位;接触企业老师的教育,开阔眼界;更新产学合作理念、创新产学合作模式、完善产学合作的保障机制等途径,构建职院校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缘何校"热"企"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学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模式,相对于高职学院对产学合作的强烈愿望,企业明显缺乏热情.本文分析了产学合作中校"热"企"冷"的原因,并提出了调动企业积极参与产学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健康稳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行业、企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支撑,产学结合关系到职业教育改革的成败。学校主动与企业联系,建立产学合作机制,注重产学合作方案的策划,才能把教改工作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民营经济背景下的产学合作是一项双赢的举措,但是其合作意愿总是受到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制约。高职院校与企业要实现产学互利共赢的目的,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引导产学合作,学校要积极主动与企业洽谈产学合作,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从而提高产学合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的教育,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合作."产学合作"双方的活动不仅是一种市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政府在"产学合作"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政府应在政策法律、公共服务、中介评价、监督和保障等方面为"产学合作"作出应有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产学合作,过去主要研究的是其合作模式和合作方法,这些模式主要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探索。随着产学合作向持久和深度融合方向发展,迫切需要国家层面法律制度的建立,从法律上保障产学合作各方的职责、义务和规范各自的行为。通过对我国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发展模式的回顾,借鉴发达国产学合作的历程和经验,我国应构建由国家、地方及产学指导机构构成的多级产学合作管理制度,并通过建立中介机构和遴选"产学合作"评价指标来监督和保证产学合作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7.
桑凤平 《教育研究》2012,(6):150-154
日本职业教育通过系统的职教立法,为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职业教育体系完善,专业设置紧契产业发展需求;推动企业内部职业教育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原动力;产学紧密合作,实现产业界和学校的互利互惠;终身职业教育理念,使员工更好地适应产业的发展。实现我国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应加快立法工作,实现职业教育的法制化;发挥各自优势,推动职业教育办学规范化;强化政策引导,推进企业内部职业教育普及化;推动校企合作,实现产学合作互补化;完善农村职教,推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缩小职教差距,实现区域职教特色化;转变职教观念,实现职业教育终身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福斯特理论的“非正规”在职培训、企业本位的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教育以及农村职业教育四个方面的阐述.说明福斯特理论对企业职业培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企业职业培训是属于企业、受训人、学校三方之间的活动。只有对职业学校进行改造.走产学结合的办学道路。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企业职业培训。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高职产学合作教育的发展出发,强调"产学合作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最大特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核心,以商贸管理系校内实训教学的实践为基础,探讨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提升高职产学合作教育层次等问题,促进高职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职高专院校推行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校企合作为表现形式、以产学结合为实质内容的职业教育模式,是贯穿学校与企业发展全过程的人力资源培养方式。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职院校探索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化的必然选择。校企合作的刚性和产学结合的弹性,使学校教育的职业教育模式具有物质化、开放化和柔性化的特征,使企业管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改善工作过程管理质量,放大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空间。"2 1"仍然是教学年制,"订单"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目标,工作过程导向是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组织形式,互惠互利导向是学校教育和企业教育资源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走产学合作之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产学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必须更新观念,创新专业,转变培养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实训基地;建立产学结合运行机制,加大订单式培养力度;实行职业资格培训,开辟广阔的就业市场,走产学结合的最佳道路,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和企业的全方位合作,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职业教育输送的符合企业需求的优秀技术人才。校企双方在互惠共赢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家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相继发布若干文件推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但实践中一些企业仍然存在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职业教育应建立多元化、多样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以促进新时代职业教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香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质量保障机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可概括为普通学校型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型职业教育及"产学研训结合"型职业教育,已形成由"政府、办学机构、行业企业"协同合作的"三位一体"的质量保障机制。其对内地职业教育的启示在于,建立人才资源需求预测机制,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加强校企合作,发挥行业企业"标尺"作用;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本文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产学结合的生产实训平台的建设为例,积极地探索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产学合作”是职业教育从根本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长期、稳定、新型的“产学合作”关系,应是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三重关系”模式。政府在这当中应发挥政策设计,宏观调控,组建中介机构,搭建制度平台,建立“评估”机制的职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机制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机制、课程及专业设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师资队伍的建设、产学合作等方面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机遇并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如何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来构建适应中国实情和德宏州实情的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由韩国政府主导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将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紧密联系起来,为职业教育注入了活力,对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以比较的视角,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四个方面分析韩国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我国的高职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黄炎培职业教育理念对创建职业教育新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炎培先生提出了"手脑并用、双手万能、做学合一"的职业教育的培养原则,是我国现阶段倡导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基础.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在总结"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自身办学的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校企合一、产学一体"的职教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9.
从“产学失谐”看高职院校师资紧缺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成高职院校学科与专业结构“产学失谐”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师资短缺,源头是产学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师资短缺问题,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要寻求与企业的利益平衡,创新人才观念,扩大兼职教师队伍,同时通过立法、税收等手段促进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相似文献   

20.
产学合作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途径。构建产学合作培养人才动力机制,推动政府、企业、学校和行业各方参与产学合作培养人才,是把产学合作培养人才落到实处的关键。我们从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各方动机入手,剖析当前各方参与产学合作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推动政府、企业、学校和行业各方参与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动力机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