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一、高等教育领域引入竞争机制的必要性与目前竞争的状况1、引入竞争机制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包括采用自主招生政策促进高校自主办学,改革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等,这些改革促进了高校之间的竞争,提高了高校的办学效率。但从整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仍然是一种垄断程度较高,效率较低的市场结构类型。横向上,公立大学(具体来说是一部分国家重点建设的一本重点院  相似文献   

2.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实施,为具有创新潜能的人才提供了一条深造的捷径,也为高校提供了大量的优质生源。考察高校自主招生的成本核算问题,探究高校自主招生的公平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构建监督体系,有助于健全和完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阳光高考网站2009~2011年京、津、沪、渝四地高校自主招生简章为样本,通过对考生资格要求、考生如何被推荐并完成考试、考试成功后的资格获得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自主招生吸引着直辖市最优秀的高校参与,优势教育资源积极分享新政策给予的发展空间;考生拥有的优势决定了自己能否有资格参与自主招生;高校在自主招生中获得了比传统高考更大的自由,招生出现了竞争与联合;高校、中学、个人以及与之对应的国家、社会、家庭,在自主招生中体现着密切的优势传递关系;高校招生的自主是较为有限的自主,高校招生方式、方法的逐渐成熟带来了自主招生的多变,导致参与各方不断磨合,以求互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张焱 《教育探索》2011,(10):76-77
自2003年以来,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已推广至全国76所高校,但高校一直对此持谨慎态度,原因在于社会对招生工作的压力以及虽说是“自主招生”,但并非货真价实等等.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教育市场化和高校之间竞争的加剧,高校自主招生已是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浅谈如何完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招生改革是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选拔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3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选择22所知名高校推行自主招生以来,自主招生改革在扩大招生自主权、为全面发展或具有特长的考生提供更多入学选择机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完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因其公平价值取向偏离和选拔功能失效而备受质疑,陷入困顿。本文对困顿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缺乏合理的制度设计,缺少必要的制度实施环境,缺乏制度监督的法律保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要对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进行科学设计;开放高等教育办学体系,构建我国高校发展良性竞争机制;并尽快制定《高考法》。这些将是我国高校走出自主招生制度困境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7.
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完善招生录取制度肖润谋(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各行业处处要体现竞争的原则,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优胜劣汰。高等院校招生录取制度也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本文试通过...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高校在自主招生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难题,包括自主权无法扩大,自主招生积极性不高,培养意识不强,自主招生工作缺乏系统的组织、研究和评估,政府过于重视对权力的控制,但忽视对权力的监督,自主招生效率低,规模扩大存在困难等.从新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造成我国高校自主招生难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成了招生、考试和录取这一系列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忽视了自主招生的制度建设,在公共管理中出现了角色错位.今后政府在自主招生改革中应转变职能,从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转变为间接提供公共服务,进一步扩大自主招生规模,加快专业考试机构和招生机构的建立,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放松规制,赋予高校在一定范围内真正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9.
尹达 《考试研究》2015,(2):8-12
自主招生为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却无法通过全国统考的优秀学生提供了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自主招生联考的解体,标志着我国自主招生由"联盟时代"迈进了追求公平、公正和效率的"理性时代",使"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成为自主招生招考对象的考录标准和永恒追求。为此,在制度设计上要坚持针对性、自主性、科学性和担保性四大自主招生原则,宜采取"考核+面试"的形式;通过划分等级,给予"直接录取"、"上线录取"和"达标录取";通过建立"主体联管合作担保个人责任追究制",建构完善的高校自主招生考录机制,实现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自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以来,每年的自主招生考试竞争愈演愈烈,在这个竞争形式下,很多高校组成考试联盟,比如目前的“北约联盟”(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为主)、“华约联盟”(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为主)、“同济联盟”(以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为主)。  相似文献   

11.
由于大学生源急剧萎缩,高校将面临教育资源过剩的危机,各类高校只有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辽宁省是高等教育大省,高校资源丰富,分类办学和特色发展是其抢占先机的惟一选择。  相似文献   

12.
公办高校的生存竞争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计划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市场机制被引入高等教育,参与市场竞争是高等教育和高校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必然要求,高校间的竞争特别是学生和教师这两大资源之间的竞争日益显现.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公办高校欲增强自身的生存实力,就必须努力探寻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按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深化改革,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努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从呈现国际化趋势的高教理念、培养目标、办学模式、网络教育和教学评估 5个背景和结构调整、社会需求、可持续性、科教兴国和人才战略的国内 5个战略要求背景入手 ,分析了我国高教面临的传统观念冲突、国际竞争压力、教育层次差距、农村教育滞后、高校布局重组、资源需求矛盾、扩大规模障碍、筹资体制改革等 8大挑战的现状 .提出了把握高教理念国际化、办学主体多元化、人力资源市场化、高校重组社会化和教学评估系统化等 5个态势的对策 .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我国人力资源和高等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一流名校的经验,阐释了拔尖创新人才和一流名牌大学的具体内涵,提出了我国通过一流名校的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论广播电视大学对社区教育的介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使社区教育成为必然。社区教育存在缺资源、少机构,尤其缺乏实施高等教育层次的教育实体等问题,而地方电大在成人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也在为如何谋求新的发展寻找切入点,因此电大教育介入社区教育是广播电视大学的责任,事实上也是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本文从社区教育与电大教育的发展,电大教育介入社区教育的可行胜和电大教育介入社区教育的几点思考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试图为广播电视大学参与社区教育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面临着教育资源的激烈竞争,作为大学竞争手段之一的大学形象被各所大学所重视。大学形象也日益成为有效的竞争手段,吸引优质生源和社会支持。大学形象是学生取得对学校认同感的首要因素,学校认同感是大学生情感认同的核心内容。学生对学校的认同会对其产生激励的作用,促进其成才,同时大学也能够以优质的学生质量提升大学形象。  相似文献   

17.
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是现代大规模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其形成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而自然形成;二是通过政府的政策性机制而人为形成。我国难以实现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高等教育类市场化治理模式限制了竞争机制的作用、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强化了高校的办学层次竞争、“双一流”建设引发新一轮院校“同轨竞争”,以及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导向作用和文化传统的负面影响。要实现我国高校的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需要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理性地发展高等教育;需要遵循大学渐进成长发展规律和教育家办学规律;需要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8.
遍布全球的一流大学建设项目,催生了高等教育竞争的新样态:竞争不再局限于个人和国家间,研究型大学成为主要竞争对象,呈现出“个人-团体-机构-国家-国际”多层次且以质量为中心的竞争样态;竞争采用大数据等评判工具,不再仅凭个人主观判断,愈发体现制度化、规范化;竞争标志着政府由“管理”走向“治理”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按照市场规则配置资源的趋势更加明显;竞争影响范围广,从高等教育结构到机构内部各要素都受其影响。然而,新的竞争样态也导致了诸多问题。因此,应该进一步增强政府及高校内部治理能力,在竞争的同时,增进高等教育机构间合作,从而以“一流大学建设”项目带动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及教育服务市场的对外开放,民办高校正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要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民办高校迫切需要形成核心竞争力。民办高校的民办体制正是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民办高校必须从办学理念、战略决策、人力资源、组织管理等多方入手,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问责增加、竞争加剧和资源相对短缺等问题迫使地方高校必须完成从"管理"向"经营"的制度变迁。然而,从地方高校的运行实践看,其有效经营不仅面临着来自制度环境的约束,还面临来自技术环境的约束。为突破制度变革的困境,实现有效经营之目的,地方高校可以尝试从变革自身生存的制度环境和提高组织的有效性两个方面进行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