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阅读教学的对话与交流中,教材文本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信息源";教师既是主导者,又是一个特殊的"对话主题";学生既是主体者,又是一个真正参与者,双方共同成为建构动态课程的主人.阅读教学的互动环节--对话,不仅是教学手段,更深层的价值是一种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2.
赖斌 《语文天地》2013,(13):64-6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对话式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阅读教学过程中灌输与被灌输的主客关系,注重教师、学生、文本间的  相似文献   

3.
詹燕娟 《广东教育》2006,(11):35-35
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相似文献   

4.
吴君 《考试周刊》2013,(52):36-36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语文教师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阅读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动",即在阅读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这既是建构新的模式的基本点,又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乃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全面互动的对话关系。《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学生"语用"经验的生长之道。通过生本对话,学生的"语用"经验得到了个性化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苗艳 《教书育人》2011,(10):57-58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儿童是阅读教学的主角,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儿童自己的行为。因此,展开阅读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将阅读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直接去面对、去阅读、去感受、去体会、去学习语言。如何使感受性阅读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言呢?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以学生的亲身实践替换教师的繁讲冗析。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的关键是从"美"入手,通过激情导入,画出"美";初读课文,接触"美";沉思默想,感知"美";再读课文,感受"美",使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得到有效的链接。  相似文献   

8.
马正兵 《教师》2015,(4):65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简洁明了的一句话,却给人许多思索:阅读是什么,阅读教学又该如何面对,对话又是什么,如何对话?作为实践层面的一线教师,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感到"对话"的教学方式给我和我的学生都带来了巨大的快乐。1.新课程给"对话"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阅读应该是人生的一部分,阅读与人的思想和感情、与人的精神和灵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提高“对话”的质量,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关键的一步。文本是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既是一种凭借,教师就要在阅读教学中真正体现文体;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既是多元又是开放的,教师在备课时既要理解教科书编者的意图,又要深入解读文本的内涵,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真正意义上实现多重对话,从而真正彰显阅读教学的本色。  相似文献   

11.
董卫国 《天津教育》2013,(16):47-48
“对话”是新课标的一个关键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语文教学引进了对话,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同时,课堂上的“对话”也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认真分析,及时矫正.  相似文献   

12.
一、教师的职业角色及其实现随着学校功能的日趋复杂和多样化,教师的职业角色越来越多元化。现代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习者"、"研究者";既是"教学者"、"管理者",又是"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既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又是"学生的知己及朋友"等,这些角色统一于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3.
孙建锋 《云南教育》2002,(28):16-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既是一种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又是一种阅读教学实践的新形态。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关系有多种,笔者试从“教学对话的内涵”、“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三个维度阐释学习体会。一、教学对话的内涵何谓对话?奥地利著名哲学家马丁·布贝尔认为,“对话”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他看来,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对话关系,一种“我—你”的关系。对话的过程就是主体之间相互造就的过程,对话的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精神上的相遇。何谓教学对话…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实施建议中又指出,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既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适时引导,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呢?一、在对话中感悟,激发学生的质疑力阅读的对象是文本,它需要融入主体的理解,方能把潜在的文本变成现实的文本,这一过程就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的作用在于对学生唤醒引领和提升,包括主导主体与文本的对话、以"问题"为纽带的主导与主体的对话。  相似文献   

15.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对话"的过程就是"共享"的过程,在"对话"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建构者。 一、平等对话,使课堂有创造活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兴趣、权利和需求,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阵地。  相似文献   

17.
《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一个多重对话过程,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对话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话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对话的过程。本文试图在阅读教学中,寻求出处理好这些对话关系的方法和途径,以推进阅读教学高效展开,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课堂上的对话、交流、启发、探究……归根结底又是始终围绕着文本内容展开的。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智慧地借助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使得阅读教学由传统的讲授型转变为富于时代性的对话型。《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主要有四种:教师与文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阅读教学所承载的任务最重,所占课时最多。课程改革必须学习阅读教学的新理念,探索并掌握阅读教学的新策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一、学习阅读教学的新理念理念,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点,也是一种行动。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前瞻性。《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法》阅读教学有如下新理念应学习掌握。理念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是在认知和再认知学习目标以及教学活动中,将教师和学生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共同活动。新课程理念下的“对话”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