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记是大家熟悉的字眼,但在老师、家长的眼中,它似乎是语文教师的“专利”。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时,偶然尝试用上它,觉得魅力无穷,收获不小。数学日记是学生学习足迹的记录,它把学生的实践、创造、发现等心理过程真实地记录下来,让学生倾诉成功的快乐,探索的乐趣。我把数学日记划分成四种不同的类型,即:(1)调查研究型:即对社会或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进行较为理性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2)反思评价型: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及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分析评价。(3)…  相似文献   

2.
异步教学理论认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大脑,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独立地掌握学习对象的,其它任何人和物都不能替代的认识过程。”它的群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体现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它要求教师用“五步指导法”通过三种(全体、分类、个别)不同的指导方式,指导学生用“六步学习法”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即“举三归一,以一反类”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一件事写自己最熟悉的人”教学设计黑龙江牡丹江市平安小学迟令统一、课前准备组织一次以《夸XX)为题的演讲比赛。要求;1.要求学生选择生活中自己最喜欢或印象最深的人作为“夸赞”的对象,并想一想他(她)的哪些优点最值得夸。2.指导学生回忆自己所“夸赞...  相似文献   

4.
冯群 《小学生》2010,(12):49-49
有效地运用关联词语,能增强语句的表达效果。例如有这么两个句子:(1)情况十分紧急。(2)一分一秒我们也不能耽误。用上了关联词语就成了一个句子:情况十分紧急,即使是一分一秒我们也不能耽误。这样读起来,语气连贯,朗朗上口,表达效果大为增强。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准确地应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呢?可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一要求遵循了语言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在课堂活动中,尽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氛围:(2)迁移运用,让学生大胆地用英语说“自己”:(3)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培养学生用口语交流的自信心;(4)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一  相似文献   

6.
李蔚 《湖南教育》2006,(1):25-25
新颁《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课的“阶段目标”中规定:第四学段(七至九年级)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同时,在阅读课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里反复强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而不是以教材或老师的阅读代替学生的阅读,希望学生从众口一词的理解中读出不同,这就对习惯了接受现成答案的初中学生的质疑和创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课程标准》指出:“教材无非是教学内容的一个范例,教师应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认真研读了教材和教参,对比以前关于“统计——以一代多”教学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后发现一个问题:无论是统计学生喜欢的小动物,还是为引起学生兴趣而统计学生喜欢的颜色、水果或特长等,由于教师课前无法知道学生的选择,所以就不能预测最后的统计数据。在一些失败的课上常出现这样的隋况:有些选项只有几个甚至没有学生选择,而其他的选项有超过一半或更多的学生选择。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就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局面:在教学统计图的完成中,教师为自己或学生准备统计图“以一当二”的格子不够用了。  相似文献   

8.
王文青 《青海教育》2014,(12):23-24
如何解决学生“乐于写”(兴趣)、“有写的”(积累)、“写得来”(方法)等问题,始终是习作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习作教学的重难点。现以中年段习作教学“人物描写作文指导”为例,谈谈运用多媒体手段与范例教学法相结合,整合人物描写习作的指导,旨在探索运用多媒体创新习作教学基本的指导策略。师:同学们,猪小戒的叔叔齐天大圣孙悟空从国外给他带来了英国作家安东尼·布朗的绘本《我爸爸》,同学们想看吗?(课件出示绘本节选图片。略)  相似文献   

9.
造句是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形式,也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途径。有些教师由于对学生造句的指导不明确、不落实、不得法,导致学生造句时出现内容雷同,句式单调等不少问题。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造句呢? 1.拓宽词义。即引导学生用多义词的不同意恩造句,如用“滥竽充数”造句时,教师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引导:(l)原意与寓意结合:铜管乐队里也有滥竽充数的人,(2)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些不法商败,在烂苹果的烂点贴上“优质”的标签,滥竽充数,高价出售;(3)自谦的说法:爸爸在科技方面有所建树,当别人夸奖他…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究的能力,把“不待老师教,自己能学习”变成可操作的程序,我们在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基础上,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导学卡,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目标与学习进程,学会研究发现。导学卡的内容利用导学卡学习的基本程序与时间分配:1.学生明确要研究的问题,教师提供研究材料,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4-6分钟)。2.学生把研究过程写下来(10-12分钟)。3.研究发现。4.师生讨论(8-10分钟)。5.巩固练习。6.学生自我目标检测。包括概念掌握、法则理…  相似文献   

11.
下课了,担任我班语文课的王羽老师走进我的办公室:“陈老师,不怕你笑话,这是你班陈小昂的笔记,你看看吧!”我接过一看:(0~3分钟)“嗯”12次,“这个”8次,“啊”5次。解说:口头禅运用频率正常,姿势依旧,双手叉开按在讲桌上,一脚后抬蹬在教室墙上。(4~15分钟)“嗯”32次,“这个”18次,“啊”21次,“那个”2次。解说:口头禅运用次数之多、密度之大空前,新生事物“那个”出现,额头有汗。(16~30分钟)各种口头禅均为0次。解说:学生默读课文,老师中场休息。(未完,待续)我明白了。本想安慰一…  相似文献   

12.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掌握的知识应包括陈述性知识(关于“是什么”或“为什么”的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有什么用”和“如何用”的知识)。衡量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标准是学生能否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学生能够运用知识迅速地解决问题,是时代对当今学生提出的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教会学生如何用,在何时运用程序性知识解决问题,乃成了当今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指导发现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去探究发现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一般步骤是:提出要求解决或研究的问题十以实验、观察为基础(或通过阅读有关材料),寻求问题的解答~讨论、分析~结论~实际运用。现以“茎的输导作用”一节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和体会。一、教学实录(课前准备好实验材料、器具、挂图等。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略)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探讨水、有机物在植物体内是如何输导的。l.水分的输导(1)输导途径实验一:取一根新鲜带叶的凤仙花枝条,切去下端一小段,迅…  相似文献   

14.
为改变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的弊端,近年来,笔者试着设计并运用了“启发──探究式”四步物理实验教学法。具体做法如下:   1说(演说)   说,就是让学生说实验。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课本上的实验内容,在上实验课时将预习所得以及自己对实验的创意或改进思路用口头表达出来。   演说的内容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要求,实验器材,实验装置(包括改进或自制的实验装置),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的重点难点,实验用到哪些理论,自己有什么创意以及实验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等。要求学生在演说以上各项内容时要特别突出一个“…  相似文献   

15.
所谓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为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本文将以“归因理论”为指导依据,具体分析“归因”在学生学业成败中所起的作用、地位及其相关理论。一、韦纳的“三维”归因模式根据心理学家韦纳的研究成果,人们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取决于四方面的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以及运气。这四个因素可以按三个维度来划分:(1)从来源上分为内部与外部因素;努力与能力属于内部因素,而难度与运气则属于外部原因;(2)从稳定性看,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导法·引思     
导法、引思是手工制作课教学的两个重要环节。教师应指导学生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使教学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指导学生掌握制作方法。教师应抓住学生制作欲望强烈的最佳活动时机,及时指导学生掌握制作方法。例如“不倒翁”的制作方法如下: 1.做底部。底部可以用一个破损的兵乓球或蛋壳制作。先用剪刀把破损部位剪掉,剪成一个圆圆的开口,然后用胶纸把小铁块或其他重物固定在兵乓球(蛋壳)的底部。 2.做上部。把上部的扇形纸样剪下来。 3.组装。在上部圆锥的内侧底边处涂上胶水,将上部粘贴在底部上。学生自己制作, 20多分钟…  相似文献   

17.
语言教学中,运用迁移方法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更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要使迁移的过程成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具体方法如下:一、增加思维量,培养学生立体思维能力。分析比较是学习词语的常用方法,我在引导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实现迁移时,注意‘调物导语”和“异物同语”的训练。如,为什么同是描写荷叶,(荷塘月色)用“亭亭的舞女的裙”作喻体,而(荷花淀)却把它比作“铜墙铁壁”?为什么同样是对泥土发出的动作,(回延安)用“抓”(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而(土地)却用“捧”(让我们捧起一把泥土来…  相似文献   

18.
李彦璇 《云南教育》2008,(11):36-36
一次,我问一个上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关于统计都学过些什么?”孩子想都没想就回答:“涂格子。”吃惊之余,我就“统计”这一学习内容在本校一部分低年级学生中进行了调查,结果还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统计的第一反应(或印象)最深的就是“涂格子”。诚然,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条形统计图非常形象和直观,再加上学习统计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最喜欢做的事,  相似文献   

19.
在作文教学时,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审题,可使学生准确地把握作文题目的含义。如果学生能把《这也是课堂》与《这是一堂最精彩(或最乏味)的课》进行比较,就会发现这两个题目的含义是不同的:这里的“课堂”不等于“一堂课”。如果把《这也是课堂》与《这是课堂》进行比较,就会发现,《这也是课堂》中的:课堂”与《这是课堂》中的“课堂”含义不同。后者是指本义,即用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室;前者用的是其引申义,指除了教室外的场所,如工厂、农村、市场等等。文章应写在这些场所发生的事或进行的活动给人的启发。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教学过程: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下面我们来当一个小小统计员,一起来把我们班同学的生日做一个小小的统计。(师生互动,现场调查全班同学的生日。)(实物投影仪显示统计表,现场记录。)师:现在你拿出作业纸,把全班同学的生日做成一张统计图。生:老师,我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吗?师:当然可以了。(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并上台展示自己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